《改善异烟肼耐药结核病检测和治疗对耐多药结核病患病率的影响:一项模型研究》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 蒋君
  • 发布时间:2019-01-29
  • 介绍

    耐异烟肼、利福平易感肺结核(INHR-TB)是全球最常见的耐药结核病形式。采用标准一线疗法治疗INHR-TB与多药耐药结核病(MDR-TB)的高发病率相关。我们模拟了INHR-TB检测和适当治疗对MDR-TB患病率的潜在影响。

    方法

    开发了决策分析模型,以比较三种不同的TB检测策略(AFB涂片,Xpert MTB / RIF和线性探针分析(LPA)),并结合适当的治疗。评估的人群是具有全球代表性的新诊断、药物敏感(88.6%),异烟肼耐药(7.3%)和多药耐药(4.1%)肺结核患者。我们的主要结果是通过首次尝试诊断和治疗后在2年内患有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比例。次要结果是:1)检测到结核病患者患MDR-TB的比例,2)初次尝试诊断和治疗后死亡的患者比例。

    结果

    在初步尝试诊断和治疗后,与Xpert(1.84%; 95%UR 1.82-1.85)和AFB涂片(3.21%; 95%UR 3.19-3.26)相比,LPA结合适当的INHR-TB治疗导致较低比例的MDR-TB流行(1.61%; 95%UR 1.61-1.65)。与Xpert(0.67%; 95%UR 0.65-0.67)和AFB涂片(0.68%; 95%UR 0.67-0.69)相比,LPA在检测到TB的患者中获得的MDR-TB病例较少(0.35%; 95%UR 0.34-0.35)。)。在所有策略中,获得性耐多药结核病的大部分来自INHR-TB的治疗。与LPA(2.93%; 95%UR 2.91-2.94)和AFB涂片(3.21%; 95%UR 3.19-3.23)相比,基于Xpert的策略导致死亡比例较低(2.89%; 95%UR 2.87-2.90)。

    结论

    与Xpert MTB / RIF策略相比,使用LPA对INHR-TB进行准确诊断和定制治疗导致获得性MDR-TB相对减少近50%。继续依赖忽视INHR-TB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可能会导致MDR-TB的进一步产生。

相关报告
  • 《氯法齐明治疗耐药结核病的研究进展》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李阳
    • 发布时间:2016-07-05
    • 现有抗结核药物耐药率的增加为多重耐药结核病(MDR-TB)的治疗带来了诸多困难,使得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迫在眉睫。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氯法齐明用于治疗结核病(尤其是MDR-TB)的效果较好,且与其它抗结核药物几乎无拮抗作用,可被视为治疗MDR-TB的一种药物。基于此,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的3位研究人员系统综述了氯法齐明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抗麻风活性、抗结核活性以及抗分枝杆菌复合群(MAC)/HIV活性,其相关成果发表于《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年第39卷第5期。 文中指出,氯法齐明的抗菌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其抗结核活性已得到部分研究的证实;氯法齐明脂溶性强,具有极强的疏水性,通过注射给药吸收很慢,目前多通过口服给药。口服给药后,氯法齐明血浆中的浓度很低,主要沉积于脂肪组织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此外,氯法齐明半衰期较长,单次给药消除半衰期约为10天,连续给药消除半衰期至少为70天;氯法齐明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抗结核杆菌活性,与其它抗结核药相比不易产生耐药性,而且可防止结核杆菌对异烟肼发生耐药;氯法齐明不仅可用于治疗MDR-TB,也可用于治疗艾滋病患者的MAC感染。 文中最后还谈到氯法齐明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虽较好,但也存在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最常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与剂量相关且可恢复。 总而言之,氯法齐明对结核病的治疗,尤其是对MDR-TB和XDR-TB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中在MDR-TB治疗过程中可能有防止耐药增加和改善预后的作用,而在XDR-TB治疗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界定。其不良反应主要是皮肤色素沉着但可逆,相对其它抗结核药物来说不良反应轻微,但如何控制和减轻其不良反应还在研究中,因此可以说对于氯法齐明治疗MDR-TB的治疗方案、疗程、剂量及不良反应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儿童耐药结核病的全球负担:一项数学模型研究》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李阳
    • 发布时间:2016-06-27
    • 在感染结核杆菌之后,儿童群体发生结核病的风险正在逐步增加,这对于诊断而言是一项挑战。新的针对儿童群体的预测方法使得结核发病率与结核通报数之间的差距拉大,且异烟肼耐药及多重耐药结核病的实际发病数要多于发现的病例数量。此外,当前尚无方法能够量化耐药性感染的负担及解释其它类型的耐药感染或是一些不确定的样本。基于此,来自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健康与相关研究学院的3位学者合作构建了一种针对儿童结核病的数学模型。该模型通过分析耐药类型可以输出国家、地区层面以及全球范围耐药性感染和发病数量的预测值,其相关成果于2016年6月21日发表在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上。 研究以WHO抗结核药耐药监测全球项目数据及1988至2014年间的调查和监测报告为源数据,从通过贝叶斯法确定的结核发病及结核菌感染流行国家中按照1:10的比例从每个国家抽取样本,采用自行构建的数学模型对国家层面的异烟肼单耐药、利福平单耐药、多重耐药(MDR)、耐氟喹诺酮类多重耐药、同时对氟喹诺酮类及二线注射型抗结核药产生耐药性的广泛耐药结核发病比例进行预测。 研究估计2014年全球共有85万儿童发生结核,其中58000为异烟肼单耐药性结核、25000为多重耐药结核病、1200为广泛耐药结核病;6700万儿童感染结核杆菌,其中500万儿童为异烟肼单耐药、200万为多重耐药、10万为广泛耐药;非洲及东南亚的儿童结核病例数最高,而WHO东地中海地区、欧洲地区和西太平洋地区由于其高耐药比例,也大大增加了全球儿童耐药结核病的负担。 综上所述,儿童耐药结核的发病数远多于确诊数,且耐药性感染人数要更多。该模型的构建对于世界上一些地区开展的结核经验性治疗和预防性治疗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针对该研究的评论见: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inf/article/PIIS1473-3099(16)30164-5/fulltext?rss=y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