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果糖基生物质为原料制备富含阿洛酮糖高果糖浆的方法》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 陈方
  • 发布时间:2019-05-09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以菊芋、菊苣等果糖基生物质为原料制备富含阿洛酮糖的高果糖浆的方法。果聚糖是继蔗糖、淀粉之后,植物中第三大储藏性碳水化合物,菊芋、菊苣等抗逆植物富含果聚糖,是果糖的天然来源。本发明公开一种以果糖基生物质为原料,通过外切菊粉酶和阿洛酮糖差向异构酶双酶偶联,一步法制备富含阿洛酮糖的高果糖浆的方法。获得高果糖浆产品中阿洛酮糖占总还原糖的20%以上,具有低热量、降低血糖、促进血液健康、改善脂肪代谢等特殊生理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功能性食品、保健品、饲料等领域。

相关报告
  • 《一种连续发酵制备高光学纯度D-乳酸的方法》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陈方
    • 发布时间:2019-05-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发酵制备高光学纯度D?乳酸的方法,具体为:将有机废物注入中温水解装置内进行第一阶段中温水解;第一阶段中温水解结束后,将发酵液移至高温产酸发酵罐,投加零价铁,进行第二阶段高温发酵;每1?4d从高温产酸发酵罐内移出部分发酵混合液,同时在高温产酸发酵罐中补充水解混合物、零价铁,持续高温发酵产酸过程;将取出的发酵混合液进行泥水分离,部分固体物质经悬浮振荡器回用至高温产酸发酵罐,所得上清液即富含高光学纯度D?乳酸。本发明综合利用了剩余污泥中微生物的多样性、有机废物中的高有机质的特性以及零价铁的生物催化作用,并可以连续获得附加值高的D?乳酸,是一种高效、低能耗的废物资源化方法。
  • 《宁波材料所在催化果糖脱水制5-羟甲基糠醛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姜山
    • 发布时间:2017-06-20
    • 来源: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衰竭、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亟需寻找一种可再生资源来替代化石资源。生物质资源具有储量大、可再生、环境友好等优点,被认为是化石资源的理想替代品,其开发与利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5-羟甲基糠醛(HMF,5-hydroxymethylfurfural)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平台化合物,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比如,HMF可以作为原料,经加氢、醚化、C-C偶联反应可制备柴油、汽油等生物基燃料,还可经氧化反应可合成2,5-呋喃二甲酸,后者可替代依赖于石油的对苯二甲酸来生产聚酯类化合物。   当前,HMF主要是在酸性条件下由糖类(果糖、葡萄糖等)选择性脱水而得,其中以果糖为原料来生产HMF 的难度较小且易获得较高的收率。催化剂和溶剂是影响果糖脱水反应的两个重要因素。尽管水是一种廉价、环境友好的溶剂,但以纯水为溶剂会促使生成的HMF水解生成乙酰丙酸和甲酸,从而降低了HMF的收率。离子液体具有挥发性低、稳定性好、毒性低等优点,还可以有效抑制HMF的水合反应,被认为是果糖脱水制HMF反应的绿色溶剂。以分子筛为代表的固体酸催化剂具有易分离、可循环利用、低腐蚀性等优点,使其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以ZSM-5、Beta、HY、Mordenites等分子筛催化果糖脱水反应时,HMF的收率普遍低于70%,大量副产物的存在不仅增加了产物的后续分离难度,也极易导致催化剂失活。因此,开发高效催化果糖脱水制HMF的催化剂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非金属催化团队张建研究员、王磊研究员与呋喃类化学品团队张亚杰研究员共同合作,以具有一维孔道结构的非酸性KL分子筛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铵离子交换的方式,制备出了不同酸性的KL分子筛并将其应用于催化果糖转化制HMF反应(离子液体体系)。研究表明,酸性KL分子筛在果糖脱水反应中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性能,其中在KL-80oC-1h催化剂上获得了99.1%的HMF收率,这主要是由于该催化剂具有适宜的Brönsted酸强度促进了脱水反应的发生以及较少的Lewis酸性位抑制了聚合产物的生成。此外,该催化剂在多次套用实验中未出现明显的失活现象,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ChemSusChem(2017, 10, 1669-1674 DOI: 10.1002/cssc.201700239)上。   上述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相关人才计划、青年基金、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的资助。   KL分子筛的酸性表征(NH3-TPD (a), Py-IR (b))和催化果糖转化性能(果糖转化率(c), HMF收率(d))   KL-80oC-1分子筛催化剂的套用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