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来西亚马尾藻类海草中提取的褐藻素》

  • 来源专题:食品制造与检验技术
  • 编译者: huangzheng
  • 发布时间:2016-04-26
  • 硫酸化多糖,主要由岩藻糖产生,通常发现在褐色海藻。在这项研究中,从马来西亚海藻中提取的随后的特征。研究发现,Fsar的化学特性比商业食品级酶(Fysk)和先前的研究是不同的。核磁共振分析建议的主要结构Fsar→3)fuc-2-OSO3−(1→3)fuc(1→。分子量(47.87 kDa)和硫化度(0.20)Fsar高于Fysk,分别在27.98 kDa,0.15。然而,Fsar多分散性指数(1.12)和海藻糖含量(34.50%)低于Fysk,分别为1.88和43.30%。Fsar和Fysk显示类似thermo-gravimetric属性有四个质量损失,非晶在自然界和消极的光学旋转。结果表明,Fsar不同结构形态的基本特征即糖苷联系和硫酸盐团体取向的变化。

相关报告
  • 《藻类数据库(AlgaeBase)》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7-03-14
    • AlgaeBase数据库包括陆、海生及淡水生物的信息,以藻类信息为主, 也包括开花的海草。本数据库系由民间企业及合作者共同赞助及运维。于1996年开站, 目前共收录13.5万种藻类之种或种下名、1.7万张照片、近5万篇文献、22.3万笔分布资料。可以通过网站中提供的目录进行检索。通过检索,您可以得到各种藻类的种属,俗名,图片和有关文献等信息。 数据库链接: http://www.algaebase.org/
  • 《马尾藻场碳汇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熊萍
    • 发布时间:2025-08-31
    •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胡超群研究员团队在大型海藻惰性溶解有机碳(RDOC)形成机制及其碳封存能力精确测算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Accurate Accounting and Molecular Composition Analysis Reveal Sargassum Beds as a Major Marine Carbon Sequestration”为题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环境科学与技术》),并被选为封面文章。硕士研究生余宿中及其导师研究员任春华、广西科学院研究员姜发军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员胡超群和研究员陈廷为共同通讯作者。 温室气体的持续排放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海洋碳汇因其巨大的碳封存潜力,被视为缓解气候变化的重要负碳排放途径。长期以来,大型海藻生态系统因其碳汇机制研究有限和碳汇贡献量化困难而未被纳入海洋碳汇的评估范畴。研究团队以涠洲岛马尾藻场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监测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马尾藻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生物量变化,首次开展了南海马尾藻场RDOC形成机制及其碳封存能力研究。结果表明:RDOC是海洋长期碳封存的重要载体,马尾藻通过自身代谢及微生物作用可向海域输送RDOC,其中马尾藻的代谢活动在RDOC形成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马尾藻通过代谢活动向水体释放的溶解有机碳(DOC)约占藻体碳储量的17.95%,其中高达64.29%的DOC最终转化为RDOC。同时,研究建立了精准的马尾藻RDOC碳封存量的估算方法,估算出涠洲岛马尾藻场RDOC的碳封存量约为 9.17 g C·m?2·yr?1,并借助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技术(FT-ICR MS)与三维荧光光谱技术(EEMs)在分子层面上进一步揭示了马尾藻释放的DOC成分及其稳定性。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大型海藻在碳封存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且为大型海藻碳封存的定量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2YFD2401301)和广西科学院创新团队启动资助项目(CQ-C-202301)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Yu SZ#,Ren CH#,Jiang FJ#,Jiang X,Zhuang JL,Pan WJ,Qin Z,Huo D,Tu YK,Liu Y,Wang X,Liang JX,Chen T*,Hu CQ*. Accurate accounting and molecular composition analysis reveal Sargassum beds as a major marine carbon sequestration. Environ Sci Technol 2025 59: 16985-96.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5c02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