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的 3D 打印组件质量》

  • 来源专题:智能制造
  • 编译者: icad
  • 发布时间:2024-09-05
  • 3D 打印在制造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例如,它可用于生产航空用仿生轻质部件,从而显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在“Enabl3D”项目中,研究人员正在开发足够的质量保证。

    3D 打印机的航空航天部件?对于这些和其他高度安全关键的部件,在线质量保证是基本的。毕竟,在将组件安装到客机和货机上之前,必须对其进行仔细检查。问题是相同的打印部件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异,因此材料样品测试的结果不能 100% 转移到其他组件上。由于对资源和能源的高要求,迄今为止很常见的破坏性测试不再是一种选择。这同样适用于 X 射线等复杂技术。

    使用 6 轴工业机器人进行机器人辅助硬度测量未来,3D 打印机的每个组件都可以进行无损测试:使用 Imprintec GmbH 与弗劳恩霍夫增材生产技术研究所 IAPT 和 VisiConsult GmbH 合作在“Enabl3D”项目中测试的测试方法。通过渗透测试、过程监控和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快速可靠地记录在成品部件上的质量特性。在子项目“硬度测量技术的整合”中,该团队还邀请了来自弗劳恩霍夫制造工程与自动化研究所 IPA 的专家。目标是将传感器与 6 轴工业机器人合并,以实现自动化应用。“我们与 Imprintec GmbH 一起进行了初步测试和可行性研究,以便能够通过机器人将测量头集成到批量生产中”,Fraunhofer IPA 的科学家 Lukas Werdin 解释说。挑战:虽然测量系统牢固地放在测试实验室的桌子上,但由于机械臂的原因,可能会出现不准确的情况。因此,研究人员研究了机器人手臂是否可以到达部件上所有所需的测量点,以及可以重复测量的精度。“我们的主要关注点是定位能力、定位精度和测量质量,”Werdin 指出。结果始终是积极的。这意味着所有需要的测量点都可以用机器人进行控制和检查,并且测量质量也非常好。“偏差在个位数百分比范围内——对于与机器人交互的首次应用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果,”Werdin 说。

  • 原文来源:https://www.ipa.fraunhofer.de/de/presse/presseinformationen/sichere-qualitaet-3d-gedruckter-bauteile.html
相关报告
  • 《Dyndrite和Elementum3D合作提供具有可控渗透性的金属3D打印》

    • 来源专题:智能制造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25-03-14
    • 通过我们的领英社区了解AM精彩世界中发生的一切。 增材制造的好处之一是它可以用来生产多孔金属物体。AM的主要优点之一是这种孔隙率可以通过数字方式控制。Dyndrite和Elementum3D正在合作,使工程师能够做到这一点,并创建具有可控渗透性的组件。他们最新开发的PermiAM与Dyndrite LPBF Pro无缝集成,可以精确控制单个金属部件内的冷却剂流动路径。这一进步消除了对多个组装步骤的需要,减少了潜在的故障点,提高了关键应用程序的整体性能。 PermiAM是与Astrobotic合作开发的,现在可以通过Dyndrite的LPBF Pro软件获得。它允许工程师在零件的不同体积内应用不同的参数策略。冷却液流量可以在保持结构完整性的同时进行优化,这一特性对于需要热效率和机械强度的行业尤为重要。 探索Dyndrite和Elementum3D如何利用PermiAM进行先进的增材制造,以优化冷却流道。 金属3D打印中可控渗透性的集成对一系列高性能行业具有重大意义。在高超音速飞行中,它改善了以极高速度行驶的车辆的热管理。对于火箭发动机,它优化了冷却通道,以提高效率和耐用性。在数据中心,它提供先进的散热以支持更高的计算能力,而在下一代推进系统中,它提供关键的热保护以确保可靠运行。PermiAM通过精确控制渗透性,增强了这些苛刻环境中使用的组件的功能和寿命。 Elementum3D已获得AFWERX合同,开发一个自动化工作流程,使用Dyndrite的软件将PermiAM集成到复杂的几何形状中。这一举措旨在简化流程,使受控渗透性更容易应用于现实世界的组件。该项目的重点是提高效率,减少人工干预,并加快在需要先进增材制造解决方案的行业中采用这项技术。 Dyndrite和Elementum3D积极寻求国防和航天领域的行业合作伙伴,参与这项革命性技术的第二阶段开发。通过与这些领域的关键参与者合作,他们的目标是改进工艺,并在金属3D打印中释放更大的可控渗透潜力。
  • 《3D打印提升铁路安全性》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17-11-23
    • 近年来,3D打印技术发展迅速,已逐步向人们的日常生活靠拢。近日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LTA)和私营铁路运营商将实施3D打印技术,以及机器人和虚拟现实,以提高东亚城邦铁路系统的可靠性。 持续的维护对保持列车网络的功能和效率非常重要,目前影响新加坡长途运输协定和铁路运营商的这一领域的主要后勤问题之一是更换损坏或损坏部件的时间以及成本参与其中。目前的选择是在现场生产和储存大量的备件,在储存,制造和劳动力成本方面昂贵,或者等待很长时间来从海外交付部件。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LTA决定尝试使用3D打印技术来解决,因为它能够快速和便宜地生产替换零件。LTA报告说,使用增材制造工艺可以在一夜之间生产四列火车车厢门把手。除了直接更换外,LTA还可以使用3D打印快速对设计进行原型设计以改进零件。测试和试用更大的设计和概念也将变得更容易和更实惠。 图 1 3D打印把手(左)原装把手(右) 据悉,新的AR/VR计划和3D打印系统的概念验证试验将于明年在大士车站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