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黄酮和体外霉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雌激素效应之间的组合》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 lixiaoman
  • 发布时间:2016-10-17
  • 异黄酮,在大豆相关的食品和膳食补充剂种,由于其雌激素的潜力被大家知道。除了植物的雌激素,食物中通常也可能包含如如玉米赤霉烯酮或交链孢霉菌毒素的雌激素功能,因此本文针对这些外源性雌激素的潜在的综合影响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通过玉米赤霉烯酮和交链孢菌的组合的雌激素效应对人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表达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组合比例和浓度范围将金雀异黄素和玉米赤霉烯酮或动态组合,显示在ALP协同和拮抗作用。
    我们证明了植物和应用雌激素的混合效果可能对消费者带来的意想不到的风险。我们的研究通过强调考虑未来风险评估的组合效应的必要性。在体外的研究设计中的应用了一个成本效益的筛选方法,发现将互动的雌激素作为一个基本的决策工具,优先风险评估。

相关报告
  •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对玉米中霉菌毒素的解毒作用及其对分子完整性的影响进行全面研究》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李晓妍
    • 发布时间:2019-07-31
    • 对霉菌毒素等有害污染物的安全和优质食品的需求是一项持续而复杂的挑战。冷大气压等离子体(CAPP)有可能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本文评估了CAPP对食品和饲料中发现的六种最常见霉菌毒素的去污效力。 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和伏马菌素B1的浓度降低高达66%。 仅在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情况下检测到降解产物,并且在人肝癌细胞上进行测试,未观察到细胞毒性的增加。对处理过的玉米的分析揭示了基质的小分子量组分的显着变化。虽然CAPP在霉菌毒素解毒方面显示出前景,但有关食品基质营养和安全状况潜在变化的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
  • 《污水中基于酶活性分析的硫酸雌酮雌激素效应》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18-02-14
    • 在污水处理厂尾水中,雌酮(E1)和硫酸雌酮(E1-3-S)分别是赋存浓度最高的自由态雌激素和结合态雌激素.E1-3-S难以被生物降解且雌激素效应有限,但环境条件适宜时可在芳基硫酸酯酶(AryS)作用下通过水解释放出具有雌激素效应的E1.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利用AryS活性值和E1-3-S酶促水解动力学参数计算E1-3-S半寿期的方法.根据现场取样分析得到了重庆市某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构筑物内混合液,合流制管道溢流口与尾水受纳水体底泥中在冬、春、夏3个季节的AryS活性值,其均值分别为417.41~941.14,91.55~179.42,28.11~59.64μg对硝基酚/(g·h).在20℃的实验室条件下,E1-3-S的酶促水解遵循一级动力学模式(P<0.01),且水解速率Kd与AryS活性呈线性正相关(R2=0.9774).根据春季的AryS活性数据和实验室条件下E1-3-S水解速率与酶活性的线性回归方程推算,得到了在污水处理厂生物构筑物内、合流制管网溢流口和污水厂尾水排放点附近水体中E1-3-S在对应环境温度条件下通过酶促水解的半寿期分别为33.5,153.0,410.0h.该方法可用于评估硫酸型结合态雌激素在水环境中的雌激素效应释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