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光气田深层气藏动用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6-17
  • 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天然气开发研究所承担完成的”深层礁滩相储层精细描述与滚动评价有效动用技术“项目,近日顺利通过中国石化专家组审核。专家组鉴定该成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台缘滩暴露溶蚀型滩相气藏有效动用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是研究人员针对普光气田海相深层台缘暴露溶蚀型滩体等不同类型的礁滩相气藏,在储层刻画和储量动用方面的难点和关键问题,开展地质、气藏工程一体化攻关。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形成了三项关键技术,整体落实天然气地质储量297亿立方米,为普光气田稳产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 原文来源:https://gas.in-en.com/html/gas-3659407.shtml
相关报告
  •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普光气田铁北1侧HF井刷新我国纪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5-16
    • 喜讯 5月13日 油田部署在普光气田的 铁北1侧HF井 试获日产31.45万立方米高产工业气流 该井垂深超过5300米 水平段长达1312米 刷新了我国页岩气井垂深纪录 这次突破将有力推动普光地区 形成新的规模增储效益建产阵地 也将为四川盆地超深层页岩气勘探 提供借鉴经验 助力四川盆地超深层页岩气大发展 在数千米深的地下“穿针引线” 在数千米深的地下“穿针引线”。普光气田是我国首个投入规模开发的特大型深层高含硫气田,已高效开发20年。为实现长期稳产目标,油田不断寻找新的资源补充,将目光锁定到普光二叠系。 普光探区二叠系超深层页岩气资源量丰富,但资源大都分布在埋深超过4500米的超深领域,地表、地下“双复杂”导致地层速度变化快,追踪难度极大,被业界视为“深地禁区”。 为攻克这一“重量级”难题,油田持续展开攻关,探索形成创新处理技术,实现了水平段优质页岩钻遇率100%,钻探精度堪比“在千米深的地下穿针引线”,最终,成功钻探铁北1侧HF井。 在高压地层中开辟出“人造气路” 自主研发压裂装备,在高压地层中开辟出纵横交错的“人造气路”。 针对铁北1侧HF井超深层页岩气藏存在的地层压力高、应力差大及灰岩夹层多等改造难点,攻关团队采用超高压高排量穿层扩缝等改造模式,“一段一策”现场动态优化参数,在地下5300米的高压地层中开辟出一条纵横交错的“人造气路”。 超深水平井体积压裂的顺利实施,可将气藏最深、最远处的资源全部收入囊中,助力实现气藏效益开发最大化。 油田首席专家彭君表示,目前,油田开始着手编制普光探区二叠系页岩气整体勘探开发方案,推动实现资源高效转化。同时,随着超深层地质评价、物探技术和压裂工艺的持续升级,也将进一步提升普光地区勘探开发效率,让“深地禁区”加速转变成为“深地粮仓”。
  • 《普光气田加氢催化剂机器人卸剂先导性试验成功》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7-12
    • 7月5日,普光气田加氢催化剂机器人卸剂先导性试验成功,该试验创新采用“机器人+机械臂”卸剂新技术,利用卧式反应器专用卸剂机器人,科学设计机械臂活动半径,大幅提高催化剂卸剂效率,有效降低卸剂无氧作业风险。 在普光气田,全面提升检维修能力水平,安全是前提,质量是根本。为不断提升检修风险管控能力和组织效率水平,创新应用机械化、智能化、自动化技术手段逐步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普光分公司在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尝试、推广上极为重视。 “加氢反应器属于高温低压设备,催化剂为硫化态,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会出现比表面积下降等现象,影响克劳斯尾气加氢反应和水解反应效果,所以我们需要在检修期间对催化剂上床层进行撇头作业。装置停工后反应器内为无氧环境,催化剂撇头还在无氧有毒环境中进行。”该厂副厂长周健说,以往卸剂工人需要携带便携式气瓶和双路供气系统的长管空气呼吸器进入容器内进行作业,作业空间狭小,卸剂期间灰尘较大,视线不好,从而导致卸剂效率低,人工卸剂也存在人身安全隐患。 为降低无氧作业风险,2022年,该厂积极了解当前国内卸剂设备使用情况,结合联合装置生产实际情况以及卸剂作业存在的各种风险,分析研判采用抽吸式卸剂机器人较为合理。今年上半年,该厂首次在第六联合装置检修中开展履带式卸剂机器人先导性试验,首次解决卸剂设备在容器内行进困难问题,改履带式为机械臂式,同时在机械臂前段增设摄像头,设计出较为合理的机械臂式卸剂机器人。 今年,按照普光分公司天然气净化厂第三联合装置检修总体部署,本次检修期间,要对第三联合一系列加氢反应器中加氢催化剂进行全部更换。7月5日,在该厂第三联合装置尾气处理单元中,相关技术人员将机械臂式卸剂机器人在反应器人孔安装并调试完成后,机械臂缓缓展开至反应器内作业面进行作业,不仅成功规避了人工在罐内卸剂的施工风险,还大大提高了催化剂卸剂效率。 据悉,下一步,普光分公司将做好“机器人+机械臂” 催化剂卸剂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探索推进容器清淤机械化作业,最终实现本质安全,确保装置长周期安全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