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羟基黄烷酮有希望用于肾癌的防治》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 杜慧
  • 发布时间:2015-05-21
  • 肾癌,也被称为肾细胞癌 (RCC),在美国是十大确诊癌症之一,并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尽管药物疗法已有了较大改进,但如果不在其早期发现并移除,肾细胞癌仍为致命的恶性肿瘤。肾细胞癌具有高度耐药性,以至于尽管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仍未研究出有效的延长生命的疗法。肾细胞癌也具有高度抗辐射性,对防止局部复发或控制转移性疾病的绕过疗法也有抵抗。近年来,针对植物源性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用作抗癌剂已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本篇文章重点描述2'-羟基黄烷酮用于肾细胞癌的防治。肾细胞癌通常由VHL基因突变引起,占所有肾细胞癌的75%。这些基因突变与吸烟,暴露于烟草致癌物,N-亚硝基二甲胺和苯并芘有关。体外试验及临床前动物试验表明,2'-羟基黄烷酮可保护 VHL 基因座和防止 VHL 突变癌症的发展。2'-羟基黄烷酮单独或与化疗药物联合用药的人体临床试验尚未进行。2'-羟基黄烷酮及其衍生物用于肾细胞癌的防治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植物源性癌症疗法的发现,如 2'-羟基黄烷酮,为高度耐药性癌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相关报告
  • 《Nature | 肾癌基因组中突变暴露的地域差异》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5-06
    • 2024年5月1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基因组流行病学处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期刊Nature上发表了题为Geographic variation of mutagenic exposures in kidney cancer genomes的文章。 许多癌症类型在发病率上的国际差异表明,传统流行病学尚未发现的致癌物质暴露对癌症负担有重大影响。在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中,肥胖、高血压和吸烟是风险因素,但它们并不能解释其发病率的地域差异。通过对不同发病率人群的癌症基因组进行测序,并检测体细胞突变模式的差异,可以推断其根本原因。 该研究对来自 11 个不同发病率国家的 962 例透明细胞肾细胞癌进行了测序。不同国家的体细胞突变情况各不相同。在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泰国,马兜铃酸化合物的突变特征出现在大多数病例中,但在其他地方却很少见。在日本,70%以上的病例中发现了原因不明的突变特征,但在其他地方则不到 2%。还有一种原因不明的突变特征无处不在,但在肾癌发病率较高的国家,突变负荷较高。已知的吸烟特征与烟草消费有关,但没有任何特征与肥胖或高血压有关,这表明这些风险因素是由非突变机制引起的。 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存在多种地理位置不同的致突变暴露,这些暴露可能会影响数千万人,并说明了通过大规模全球癌症基因组学研究对癌症致因进行新认识的机会。
  • 《癌症与感染性疾病的免疫防治态势分析》

    • 编译者:袁子焰 杜然然 齐燕 李玲 殷环 孙晓北
    • 发布时间:2024-06-17
    • 免疫系统是多细胞动物特化的一个系统,是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并维持人体 健康的防护系统。而免疫疗法,则是通过调节和操控人体免疫系统,实现其功能 增强或恢复,达到对特定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的方法。免疫防治的发展和应用 几经起落。从 19 世纪末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巴斯德(Pasteur)研制出狂犬疫苗 治疗狂犬病,到 20 世纪初美国外科医生科利(Coley)细菌混合物治疗肿瘤,再 到刚刚过去的新冠疫情中诸如细胞因子、分子靶向药及疫苗等免疫制剂的综合使 用治疗急重症冠状病毒感染者,免疫疗法经历了蓬勃;其间,由于抗生素和各类 抗菌药物的出现,以及免疫疗法难以回避的脱靶、细胞毒性和由此引发的免疫相 关不良事件(AE),免疫疗法又陷沉默。不过,免疫理论的革新和科学技术的进 步从未停滞。随着现有药物耐药性问题,慢性感染性疾病、肿瘤以及自身免疫疾 病的治疗需求的日益凸显,免疫疗法再次成为当今一个具有创新发展机遇的领域。 传统免疫治疗的经典应用是癌症治疗,自 2017 年美国 FDA 获批首个商用 CAR-T 细胞治疗疗法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来,已有多种疗法被证实对治疗特定形 式的癌症具有疗效,并在临床实践中被证明具有治疗获益。细胞治疗技术的发现 和改进使得癌症的治疗效果大为提升,同时,靶向免疫检查点 PD-1、PD-L1 和 CTLA-4 等的分子靶向药物(ICBs)——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被用于激活免疫系 统以攻击癌症细胞。在常见疾病领域中,免疫疗法的应用也与日俱增。例如,利 用生物制剂 TNF-α抑制剂、IL-6 抑制剂、B 细胞抑制剂等进行类风湿性关节炎这 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又如,接种疫苗或免疫球蛋白预防新冠、流感、肝炎 等感染性疾病等。 总言之,免疫防治从产生到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传统疫苗技术防治疾病 的初尝期、免疫调节理论融入实践的探索期、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期, 以及基于免疫细胞和基因工程技术的革新期。近年来,随着分子免疫理论体系的 扩增和完善,免疫治疗在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防治上取得了长足 的进步。理论的创新为技术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患者提供了更优的治疗选 择。未来,免疫防治与基因编辑技术,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和应用,将 继续推进更加高效、个性化的治疗方式产生,免疫治疗将有望为治疗多种疾病提 供新的思路和手段,并为未来的医疗产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本文围绕癌症及感染性疾病的免疫防治主题,从技术发展情况入手,对免疫 防治的政策环境、技术原理、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主要的应用场景进行回顾。 而后以肿瘤防治为侧重点,按照疫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过继 性免疫细胞治疗、细胞因子疗法五条技术路线,对免疫防治技术在文献、临床试 验、产品研发方面的发展情况进行追踪,分析并总结免疫防治技术在该领域的发 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