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阿:让中医药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 来源专题:中医药情报监测平台
  • 编译者: 李亦嘉
  • 发布时间:2024-08-01
  • 夏夜,在山东聊城市东阿县的东阿广场熙熙攘攘,“弘扬国医精粹 共享健康聊城”中医药文化夜市活动在这里举办。来自东阿县各医疗机构的医务工作者开展了名中医药专家义诊、中医药膳展示、中医膏方及慢性病预防、疫苗接种以及食品安全宣传等项目,让群众利用晚上闲暇时光在沉浸式“逛街”中体验中医药文化,学习中医药知识。


    今年以来,围绕中医药文化“两创”,东阿县依托阿胶的道地优势、丰富的中医药传承基础、千载难逢的中医药传承创新政策,统筹推进中医药、黄河和乡村振兴三大战略,全力争创全国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先行区。


    发掘阿胶文化,让中医药真正走近群众、惠及群众,也是东阿一直探索的课题。在历史传承上,东阿县推出了全国唯一以单品种中药材为主线的中国阿胶博物馆,在阿胶城建设中草药种植园等项目,20余家企业设置膏方馆等平台,形成以东阿阿胶为重点、阿胶城为支撑、阿胶企业多元布局的宣教体系。在体验升级上,将毛驴养殖、产品研制、健康体验贯通,搭建阿胶世界、黑毛驴科技园等“两馆三园”旅游框架。在精神弘扬上,编写《阿胶历史文化通典》,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开发“东阿有艾”文创产品,形成人人“知中医、爱中医”的浓厚氛围。目前,东阿阿胶世界入选首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深挖阿胶价值,丰富中医药文旅产品供给。东阿坚持做大做强阿胶及“阿胶+”产业,相继建设中医药大健康、捷承医药、正元本草、东阿阿胶健康消费品等产业园区,引进大健康企业25个,阿胶制品企业达到109家,阿胶产业入选全省特色集群。立足自身优势,东阿努力讲好医养故事,打造“齐鲁康养打卡地”。该县积极邀请国家、省市名中医坐诊,开展名医带徒弟活动,培养更多的中医传承人,推动中医进基层,实现全县镇(街)国医堂全覆盖,打造精品国医堂2家、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48家。


    在东阿县相继举办的中华老字号中医药发展大会暨首届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会议、尼山世界中医药论坛东阿行暨中华医圣故里行启动大会、2024山东(东阿)中医药文化旅游体验周等系列活动,进一步让东阿县的中医药文化品牌熠熠生辉。(王金虎)

  • 原文来源:https://www.zyctd.com/zixun/204/1061051.html
相关报告
  • 《“图书馆 ”模式,让社区活起来》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xuxue
    • 发布时间:2020-05-15
    • 目前,虽然新厦门人图书馆还没有完全恢复对外开放,孩子们只能通过图书借阅来满足阅读的欲望,但是场馆的线上公益课程却丰富了他们的在家学习时光。 思明区城市义工协会秘书长、前埔新厦门人图书馆馆长陈伟介绍说,作为思明区第一家城中村图书馆,疫情就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图书馆适时在线上开展了第二期《生命教育》课程,课程围绕人与己、人与环境、人与生命进行,引导儿童认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坚强面对生命的成长与挑战,建立积极、乐观的生命信念,在爱中活出价值,活得真实、自在、美好。 民营公助 平台汇聚多方资源 陈伟介绍,早在2018年7月,思明区城市义工协会就开始筹划这一项目。“城市义工协会成立8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志愿服务的模式,目前已经设立了12个固定志愿服务点,服务范围覆盖了社会各领域,遍及群众生活各方面。但是志愿服务越来越同质化,我们也在想突破创新。开展城中村未成年人的志愿服务,这座图书馆就是尝试。” 在寻找服务点的过程中,协会走访了思明区的六七个城中村,前埔社区是人口规模最大的一个。“目前我们辐射附近的前埔小学、向科小学、联友小学、金民小学等学校,为周边学校的孩子,特别是外来务工子女服务。” 去年8月,几经周折,他们最终选定目前的馆址,在约80平方米的空间里,规划设计了阅览区、多功能活动区、心理咨询区、亲子绘本区等不同区域。 陈伟透露,馆藏5000多本图书,书单由协会制定,思明区图书馆完成采购并无偿赠与。“我们参考了厦门阅读推广公益机构——担当者行动的推荐书目,政府部门也给予了最大程度的支持。” 在思明区团委的支持下,附近的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志愿者团队也加入。大学生们为孩子们提供课业辅导和阅读陪伴等服务。 众人拾柴 共享共治辐射社区 针对图书馆的硬件需求,不断有热心人、热心单位捐赠。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就为他们积极捐款,捐款之后他们还主动提出每周开设健康课,为社区居民和孩子讲授生理期卫生、用药安全等知识,并开展义诊活动。 年前,图书馆的心理咨询室还接收了爱心人士捐赠的一台按摩椅。“别看我们麻雀虽小,却是五脏俱全。”陈伟介绍说,“我们这有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开展个性服务。” 之前,新厦门人图书馆每周都有各种公益课程向公众开放。英语会话课由思明区台办的台胞公益讲师团承担授课任务。“讲师团都是来厦创业、就业的台籍青年,他们很乐意为孩子们授课。”义工协会自身的志愿者资源也导入到图书馆,有的是语言类课程,有的是音乐艺术类课程…… 特别让陈伟开心的是,公益课程不仅有政府力量的支援、社会组织的援助,还有热心人也愿意开设免费课程。一位住在附近社区的教师就曾主动上门,申请为孩子们上自创的生命教育系列课程。 陈伟表示,疫情缓解了,各种公益课程很快将向公众再度开放,信息将通过新厦门人图书馆的微信号、家长群,馆内的公告栏,或图书馆门口的小黑板发布。 很多公益课程还走出图书馆,走向了社区。前埔社区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民办校多,校内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师心理压力大,但是资源匮乏。协会的心理咨询师志愿者们主动请缨,愿意为民办教师们开设心理辅导课程。从去年11月开始,他们就在两所民办校进行了试点,每周一、五晚免费授课。“老师们开始挺抗拒,但是一期6次课上完,已经很有改观,下学期我们愿意继续,因为一个老师背后就是50多个孩子。” 陈伟表示,按照项目初衷,图书馆应该成为社区公共文化平台,不仅提供精神食粮,还是以“载体搭建、志愿服务、共享共治”三位一体的模式,建设社区长效治理新体系。他坚信,小平台有大爱,不仅联结了更多的外部资源,也正在成为社区文明的发源地,挖掘更多的内生动力来推动社区走向美好。 服务他人 文明新风从这里走出 这一方小天地,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文明的天地。 “今年我们的场馆运营是以‘构建儿童友好社区’为主题,最近我们主要开展两个活动,一是带着城中村的孩子进行社区调研,为儿童友好社区的构建,让孩子参与社区治理,树立社区小主人的意识,另一方面是带领孩子与盲人进行接触,为5月开展助盲专项行动做准备。”陈伟介绍说。 图书馆“红星闪闪实践团”就曾去厦门市梧村汽车站开展志愿服务。在大志愿者的带领下,孩子们搀扶老人帮拎行李。“有个孩子很兴奋地告诉我,刚才我帮老奶奶提行李,她说谢谢我。”陈伟表示,“走出第一步,孩子们会发现帮助他人感觉很不错。” 这样的场景还发生在社区慰问活动中,孩子们给垃圾分类监督员们一个大大的拥抱,为他们点赞。“有个大姐还落泪了,说孩子们的行为让她很感动。” 不仅孩子愿意奉献,他们还带动了家长。图书馆的管理员不只是陈伟,还有社区里的热心妈妈。“有位大姐是河南人,在厦门开的士。自从开馆后孩子经常在这里,她过来观察了几次,就主动提出过来帮忙。”陈伟表示,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一直在去组织化,这是一个平台,只要是为了孩子,服务孩子,我们都敞开大门欢迎”。
  • 《践行“东阿倡议”共塑中医药产业未来》

    • 来源专题:中医药情报监测平台
    • 编译者:李亦嘉
    • 发布时间:2024-09-03
    • 暑热渐退,秋意初显。8月23日—25日,来自大江南北的中华老字号品牌及行业专家们齐聚泉城济南,第八届中华老字号(山东)博览会暨第二届中华老字号中医药发展大会在这里盛大召开。 此次大会以“和合至中 仁术济世”为主题,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新华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东阿阿胶在央企华润集团领导下,坚定文化自信,深度践行《担负新时代使命弘扬中医药文化东阿倡议》,与行业同仁共融、共享,走出了一条“文化+产业”双轮驱动,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勇担中医药传承发展“国之大者”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今年6月4日,山东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在东阿阿胶召开。会议指出,要充分认识中医药文化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影响力的重要作用,扎实开展好传承弘扬工作,切实把中医药这一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东阿阿胶深度践行《担负新时代使命弘扬中医药文化东阿倡议》所倡导的“坚定文化自信、弘扬匠心精神、倡树主流价值、加强传播交流”四项主张,把“扛起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使命担当”放在企业“1238”发展战略首要位置,努力做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的传播者和推动者。 作为齐鲁文化、中医药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的载体,不仅是销售一块好阿胶,更是在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近年来,企业构建中医药文化宣传阵地,深挖中医药文化精髓,依托中国阿胶博物馆、阿胶世界、毛驴博物馆和东阿阿胶城等阿胶文化载体,打造全国研学旅行基地和山东省中小学中医药文化优质研学基地。携手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与韩国正官庄等品牌深化战略合作,促进中医药文化“出海”。去年以来,先后迎接了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和山东省文旅高质量发展项目两次现场观摩,观摩人员一致认为,东阿阿胶在擦亮中医药民族品牌,引领品质消费、品牌消费,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中医药“先锋队”作用。 本届大会发布了《中华老字号中医药博物馆共建纲要》。中华老字号中医药博物馆选址位于东阿阿胶城内,将一站式整合和呈现中医药老字号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打造中医药老字号行业共建、共享、共赢的文化平台。这是东阿阿胶致力于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的又一力作,体现了央企旗下中华老字号中医药企业的大格局、高视野。 推动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 创业70多年来,东阿阿胶在传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其制定的“文化与产业”双轮驱动发展战略,为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在中医药文化传承方面,东阿阿胶坚持保护与创新并举。自2022年以来,企业组织编写《阿胶历史文化通典》,打造“中医药小八仙”文化瑰宝传承品牌,创新“冬至阿胶滋补节”文化IP,策划并实施“炼行计划”“中华医圣故里行”等活动。这些举措深化了群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促进了中医药文化的保护,也有力推动了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产业链建设方面,东阿阿胶扎实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围绕科技研发、产品创新,纵向以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横向以产品创新驱动药品、健康消费品业务增长,通过大品种打造、大单品升级、新药研发和新产品孵化,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同时,着重培育第二、第三增长曲线,布局大滋补生态圈,逐步拓展鹿茸、人参、肉苁蓉等滋补领域相关产业,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培育新动能。 打造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 中华老字号中医药企业在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东阿阿胶努力践行《东阿倡议》,与众多中华老字号中医药企业和合共聚、协同共建,主动引领中药文化的普及和应用,扩大中医药的影响半径。 参加本次大会的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国学专家张其成教授认为,中医药老字号企业,要用生活化、时尚化、数字化、国际化思维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 东阿阿胶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与百姓生活的融合,推出中医药文化特色体验游,打造“一次东阿行,一世阿胶情”文旅品牌,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普及。如今,在阿胶世界、东阿阿胶城、中国阿胶博物馆,中医药文化、中式滋补文化可知、可观、可体验,游客如潮般的好评为中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面向未来,东阿阿胶将与众多老字号中医药企业同心携手,以《东阿倡议》为引领,以共建中华老字号中医药博物馆为契机,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产业新生态,用实际行动推动中医药行业向着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