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模式,让社区活起来》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 xuxue
  • 发布时间:2020-05-15
  • 目前,虽然新厦门人图书馆还没有完全恢复对外开放,孩子们只能通过图书借阅来满足阅读的欲望,但是场馆的线上公益课程却丰富了他们的在家学习时光。

    思明区城市义工协会秘书长、前埔新厦门人图书馆馆长陈伟介绍说,作为思明区第一家城中村图书馆,疫情就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图书馆适时在线上开展了第二期《生命教育》课程,课程围绕人与己、人与环境、人与生命进行,引导儿童认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坚强面对生命的成长与挑战,建立积极、乐观的生命信念,在爱中活出价值,活得真实、自在、美好。

    民营公助 平台汇聚多方资源

    陈伟介绍,早在2018年7月,思明区城市义工协会就开始筹划这一项目。“城市义工协会成立8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志愿服务的模式,目前已经设立了12个固定志愿服务点,服务范围覆盖了社会各领域,遍及群众生活各方面。但是志愿服务越来越同质化,我们也在想突破创新。开展城中村未成年人的志愿服务,这座图书馆就是尝试。”

    在寻找服务点的过程中,协会走访了思明区的六七个城中村,前埔社区是人口规模最大的一个。“目前我们辐射附近的前埔小学、向科小学、联友小学、金民小学等学校,为周边学校的孩子,特别是外来务工子女服务。”

    去年8月,几经周折,他们最终选定目前的馆址,在约80平方米的空间里,规划设计了阅览区、多功能活动区、心理咨询区、亲子绘本区等不同区域。

    陈伟透露,馆藏5000多本图书,书单由协会制定,思明区图书馆完成采购并无偿赠与。“我们参考了厦门阅读推广公益机构——担当者行动的推荐书目,政府部门也给予了最大程度的支持。”

    在思明区团委的支持下,附近的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志愿者团队也加入。大学生们为孩子们提供课业辅导和阅读陪伴等服务。

    众人拾柴 共享共治辐射社区

    针对图书馆的硬件需求,不断有热心人、热心单位捐赠。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就为他们积极捐款,捐款之后他们还主动提出每周开设健康课,为社区居民和孩子讲授生理期卫生、用药安全等知识,并开展义诊活动。

    年前,图书馆的心理咨询室还接收了爱心人士捐赠的一台按摩椅。“别看我们麻雀虽小,却是五脏俱全。”陈伟介绍说,“我们这有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开展个性服务。”

    之前,新厦门人图书馆每周都有各种公益课程向公众开放。英语会话课由思明区台办的台胞公益讲师团承担授课任务。“讲师团都是来厦创业、就业的台籍青年,他们很乐意为孩子们授课。”义工协会自身的志愿者资源也导入到图书馆,有的是语言类课程,有的是音乐艺术类课程……

    特别让陈伟开心的是,公益课程不仅有政府力量的支援、社会组织的援助,还有热心人也愿意开设免费课程。一位住在附近社区的教师就曾主动上门,申请为孩子们上自创的生命教育系列课程。

    陈伟表示,疫情缓解了,各种公益课程很快将向公众再度开放,信息将通过新厦门人图书馆的微信号、家长群,馆内的公告栏,或图书馆门口的小黑板发布。

    很多公益课程还走出图书馆,走向了社区。前埔社区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民办校多,校内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师心理压力大,但是资源匮乏。协会的心理咨询师志愿者们主动请缨,愿意为民办教师们开设心理辅导课程。从去年11月开始,他们就在两所民办校进行了试点,每周一、五晚免费授课。“老师们开始挺抗拒,但是一期6次课上完,已经很有改观,下学期我们愿意继续,因为一个老师背后就是50多个孩子。”

    陈伟表示,按照项目初衷,图书馆应该成为社区公共文化平台,不仅提供精神食粮,还是以“载体搭建、志愿服务、共享共治”三位一体的模式,建设社区长效治理新体系。他坚信,小平台有大爱,不仅联结了更多的外部资源,也正在成为社区文明的发源地,挖掘更多的内生动力来推动社区走向美好。

    服务他人 文明新风从这里走出

    这一方小天地,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文明的天地。

    “今年我们的场馆运营是以‘构建儿童友好社区’为主题,最近我们主要开展两个活动,一是带着城中村的孩子进行社区调研,为儿童友好社区的构建,让孩子参与社区治理,树立社区小主人的意识,另一方面是带领孩子与盲人进行接触,为5月开展助盲专项行动做准备。”陈伟介绍说。

    图书馆“红星闪闪实践团”就曾去厦门市梧村汽车站开展志愿服务。在大志愿者的带领下,孩子们搀扶老人帮拎行李。“有个孩子很兴奋地告诉我,刚才我帮老奶奶提行李,她说谢谢我。”陈伟表示,“走出第一步,孩子们会发现帮助他人感觉很不错。”

    这样的场景还发生在社区慰问活动中,孩子们给垃圾分类监督员们一个大大的拥抱,为他们点赞。“有个大姐还落泪了,说孩子们的行为让她很感动。”

    不仅孩子愿意奉献,他们还带动了家长。图书馆的管理员不只是陈伟,还有社区里的热心妈妈。“有位大姐是河南人,在厦门开的士。自从开馆后孩子经常在这里,她过来观察了几次,就主动提出过来帮忙。”陈伟表示,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一直在去组织化,这是一个平台,只要是为了孩子,服务孩子,我们都敞开大门欢迎”。

相关报告
  • 《全球名校图书馆移动服务模式》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程冰
    • 发布时间:2016-12-21
    • 汤荷月&刘兹恒老师对全球名校的移动服务现状进行研究报道。 [关键词] 图书馆移动服务 世界名校。 移动互联网环境催生了多样化的手机应用服务,也为各种信息服务提供了全新的机会。当前,移动信息服务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大学校园中,高校图书馆如何建设移动服务平… 已有多年历史的移动图书馆的最大特点与优势是可以方便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本期我们介绍移动图书馆在世界名校的使用状况,给各图书馆做参考。 移动互联网环境催生了多样化的手机应用服务,也为各种信息服务提供了全新的机会。当前,移动信息服务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大学校园中,高校图书馆如何建设移动服务平台,已成为图书情报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图书馆移动服务通常包括以下类型: 1.检索及阅读。 2.通知资讯。 3.个人信息服务。 4.互动反馈。 21所世界名校的移动图书馆应用概况 2013年针对21所世界名校的图书馆移动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同时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和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的14所高校,以及历届国际移动图书馆会议的主办高校(英国开放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最早开始研究移动图书馆之一的日本东京大学和韩国西江大学)以及在远程教育方面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南非大学等。 移动服务模式 世界名校的高校图书馆主要是以WAP和APP模式为核心来提供移动信息服务。除个别高校如斯坦福大学仅提供APP下载外,受调查的21所高校图书馆都建设了其移动网页。其中提供APP下载的有14所,占总数的66.7%。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图书馆提供了iPhone、iTouch、Android和其他手机型号三种类型移动图书馆APP的下载,普林斯顿大学提供iPhone、iPodtouch、安卓、黑莓及其他多种手机的移动大学APP下载,其图书馆的移动服务作为移动大学服务中的一部分结合在一起。 移动服务内容 第一,信息通报。包括图书馆开放时间及其部门设置和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调研的世界高校图书馆均提供了此项服务。图书馆动态也是信息通报的一部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的活动通知分为今天、明天、周末和检索四种选项供读者方便查阅,英国开放大学还提供图书馆活动,包括了数据库培训、在线图书馆培训等。另有12所大学提供到馆地图,有动态地图(如耶鲁大学)和图(如麻省理工学院)之分。 第二,业务与查询。业务与查询功能块包括了网络资源引用、馆藏资源检索、馆内硬件资源查询,其中网络资源引用包含网络数据库链接、相关学术资源链接和传统网站链接等。馆藏资源检索也是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基本服务之一。例如东京大学开发了移动OPAC查询系统。哥伦比亚大学可通过其移动版的CLIO目录查询信息,哈佛大学的图书馆目录是HOLLIS,还提供了谷歌图书搜索、谷歌学术搜索,以及PubMed及WorldCat。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还能根据导师、课程、部门来搜索图书馆课程。牛津大学、静态地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南昆士兰大学等可以选择ISBN查询图书书目。耶鲁大学提供了医学图书馆、RefMobile、SciFinderMobile、JSTORMobile、WorldCatMobile等多种数据库资源检索。   第三,阅读与服务。在所调研的大学中有7所提供了二维码服务,东京大学、剑桥大学、西江大学等图书馆提供用户通过手机识别二维码进入其移动页面,东京大学可以扫描宣传页上的二维码来预定图书馆讲座,西江大学通过扫描馆藏书籍的二维码可以获得书籍的详细信息,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收听手机音乐。在移动阅读方面,耶鲁大学图书馆84%的电子图书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正常阅读;哈佛大学可以通过请求、扫描或传送等方式来获取阅读资源;波尔州立大学、开放大学等高校提供登录后全文阅读服务。 第四,个性化定制。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移动信息服务都开展了个性化定制服务,包括:我的图书馆、参考咨询、APP下载等。通过我的图书馆,用户可以实现图书到期提醒、催还、预约、续借、查询个人阅读信息、查询馆藏目录、电子资源检索及查询检索记录、E-Mail信息推送、新闻个性化定制等服务。在提供参考咨询的15所大学图书馆中,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提供了实时参考咨询服务,哈佛大学的参考咨询承诺24小时内回复。手机应用程序APP下载成为推广、实现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有效途径,共有14家图书馆提供APP下载服务。 美国高校移动图书馆案例 美国高校的手机图书馆,主要以WAP和APP模式为核心来建立手机上网服务平台,同时整合SMS服务。 美国高校的手机图书馆开展的服务项目主要以实时参考咨询为主,如普林斯顿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另有五所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南加州大学、纽约大学和里海大学)的图书馆针对现有的数字服务界面与手机的兼容性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主张调整手机的显示方式来适应图书馆的服务界面,另外四所大学则在现有主页上提供了将界面转化为手机兼容模式的按钮。 在苹果软件商店和基于Android系统的软件商店中,用户课免费下载到高校图书馆的客户端。例如波尔州立大学图书馆的Ball State UniversityLibraries这款软件,几乎覆盖了图书馆服务的所有功能,主界面包含了十个功能模块,分别为: 1.类网页版搜索图书馆资源。 2.搜索CardCat平台搜索资源。 3.管理自己的CardCat账户。 4.通过手机APP查找满足用户要求和可使用的计算机。 5.图书馆各部门的联系方式。 6.图书馆运营时间。 7.预约房间提供手机图书馆房间预约服务。 8.提供手机在线交流,电话,电子邮件和预约五种咨询馆员。 9.与FacebookApps连接,可直接登录交流。 10.提出反馈和建议的模块。 英国阿伯丁大学移动案例 英国阿伯丁大学图书馆为用户提供大量医学方面数字资源及相关的移动阅读服务项目。其Mobile Library项目包括数字化医学文献阅览室、医学数码课程预约、医学问题数字咨询、数字化的医学论文、医学项目阅览室、医学文献阅读帮助中心、医学杂志数据库、医学移动图书馆目录检索体系、移动医学网站的图书馆服务。 该校的医学网站都是运用PHP进行编写,能够有效识别不同版本的网页浏览器。医学图书馆移动阅读体系会遴选出合适的网页显示版本,适应用户移动设备的个性化需求。用户可通过移动通信设备或计算机等终端请求网页页面,网页服务器在接受请求后会合理处理用户终端设备发出的请求,并根据用户的请求调节网页的显示模式,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 《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模式创新动力分析》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xuxue
    • 发布时间:2019-08-28
    • 图书馆文创产品是图书馆精神、理念、价值观的产品呈现形式,具有体现图书馆文化底蕴、图书馆教育功能、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等特性。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是指基于图书馆历史文化资源,利用创新理念和技术手段,依托创意人员的智慧,选择、设计,形成有意义、有价值、文化性的产品和文化服务。 商业模式创新是图书馆提升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运用推力与拉力理论,从拉力、推力、支持角度三方面,深入剖析了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商业模式创新动力因素及其完善策略,进而构建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模式创新动力分析框架,为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