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硅酸盐所召开“关键电子材料与器件协同创新中心”启动会》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04-29
  • 3 月 31 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召开“关键电子材料与器件协同创新中心”启动会。上海硅酸盐所所长宋力昕,所长助理、科技发展部部长闫继娜,科技综合处副处长刘军、高技术处副处长周林、科技产业处处长韩金铎、质量处处长夏天然,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根水、刘志甫、林慧兴,结构陶瓷与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曾宇平,相关课题组负责人等出席会议,会议由闫继娜主持。 电子材料与器件是现代电子与微电子技术的基础,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已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关键电子材料与器件协同创新中心”集聚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结构陶瓷与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特种无机涂层中心和人工晶体研究中心的 10 个课题组的相关科研力量,将充分发挥上海硅酸盐所长期从事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开发而形成的深厚学术积累、技术沉淀和人才资源,联合优势力量瞄准我国关键电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核心科学与技术问题开展联合攻关,以提高关键电子材料与器件质量和可靠性,抢占关键电子元器件与材料领域的科技制高点。中心将重点推动高功率电子元器件及关键材料、大功率半导体用高导热陶瓷基板、大功率微波器件及关键材料、高频毫米波用基板及关键材料等的技术开发和应用。“关键电子材料与器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由王根水研究员担任,副主任由曾宇平研究员、刘志甫研究员和刘学超研究员担任。 宋力昕宣布中心成立并介绍中心创建的宗旨理念。他谈到,中心的首要任务是梳理和凝练我国关键电子元器件核心材料的重要科学技术问题,以应用需求为牵引,在探索材料新结构在关键电子元器件领域创新应用的同时,提出并解决前沿基础科学问题。同时,他希望青年科研骨干依托协同创新中心搭建的发展平台,继承和发扬求实敬业、攻坚克难的老一辈科学家精神,优势互补、协同合作,争取研发出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关键电子元器件核心材料。 王根水研究员介绍了中心成立的背景、发展目标及愿景。中心成员进一步就中心未来发展的宗旨、方向、机遇、现有的问题及重大项目策划、定期交流机制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

相关报告
  • 《上海硅酸盐所组织召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低维组合材料芯片高通量制备及快速筛选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2017年度汇报会》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7-11-10
    • 10月 21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重点专项“低维组合材料芯片高通量制备及快速筛选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 2017年度汇报会在成都召开。工信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专项一处项目主管邢志鹏,特邀咨询专家王海舟院士、李言荣院士、高琛教授、李江涛研究员、向勇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副所长曹红梅,科技综合处副处长刘军,以及项目组成员约 5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课题一负责人电子科技大学朱俊教授主持。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李言荣院士致欢迎辞,他希望全体参研人员把握材料基因组工程的契机,发挥各单位优势,开发出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高通量研发技术与装备,服务于新材料的加速研发。曹红梅感谢项目各参加单位对牵头单位管理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希望与会领导和专家对项目进展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并表示项目牵头单位将继续认真履行管理、服务和监督职责,推动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邢志鹏肯定了项目牵头单位对项目的有效管理 ,希望各参加单位能够进一步加强合作 ,围绕总体目标逐步推进研究工作。   项目负责人刘茜汇报了项目总体进展、项目管理和经费收支情况。各课题、子课题以及任务负责人分别对照年度目标汇报了课题主要进展,解决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咨询专家组针对项目与各课题任务的实施情况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王海舟院士在总结中充分肯定了项目实施一年以来在团队组织、方案设计、项目推进以及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希望项目团队在各位咨询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进一步凝练科学和技术问题,优化实施方案,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不断有所创新,建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数据库,并逐步纳入标准化管理框架,完成最终的数据汇交工作 ,为我国建设有影响力的材料基因研究技术与装备作出重要贡献 。   该项目于 2016年启动,由上海硅酸盐所牵头,电子科技大学、宁波英飞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宁波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院、钢铁研究总院、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天津大学等 11家单位共同参加,旨在发展基于物理沉积、化学沉积、等离子喷涂和电镀、液相和固相多通道并行化学合成路线的低维组合材料芯片制备科学与技术原理,建立以薄 /厚膜 (2D)和微纳粉体 (0D)材料芯片为特色的高通量制备新方法与核心技术体系, 满足材料多样性、产物多形态、表征多参量、技术通用性的实用化要求,为加速新材料研发奠定技术基础和公共平台。
  • 《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启动会在沈阳召开》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06-20
    • 2018年6月19日,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启动会在沈阳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罗文出席会议并讲话。辽宁省副省长崔枫林、沈阳市市长姜有为出席启动会。 罗文指出,制造业创新中心是新时期制造强国建设的战略支撑,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点领域。建设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不仅是机器人领域创新发展的一个新平台,也是应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新举措,更是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摘取皇冠上的这颗明珠的新手段。 罗文强调,按照“一个明确、四个突出”抓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即,明确定位,抓好面向行业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突出协同化,抓好产业创新联盟建设;突出市场化,抓好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机制建设;突出产业化,抓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辐射带动能力建设;突出可持续发展,抓好基于自我造血循环发展的商业模式创新。 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是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筹建,以沈阳智能机器人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为依托,现有14家股东单位,整合了国内龙头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重点学科群和科研基地。创新中心将以构建机器人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打造新型创新链为核心,形成集研究开发、成果转化、行业服务、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国家机器人产业协同创新基地。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韩杰才院士,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所长于海斌,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人,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股东单位代表、联盟单位代表、辽宁省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单位代表等100余人参加了启动会。 罗文一行还到沈阳富创精密设备有限公司、辽宁省燃气轮机创新中心进行了调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范书建、装备工业司副巡视员王建宇、辽宁省工信委主任何庆等参加了启动会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