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和刺激敏感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 杜慧
  • 发布时间:2018-01-08
  •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NDDSs)可增强药物有效性。目前,多功能和刺激敏感NDDSs的研发是一个活跃研究领域。这样的NDDSs具有很长的循环时间,靶向疾病部位并可增强药物的细胞内递送。这种类型的NDDS也可以通过例如释放包载的药物或脱落保护性涂层来响应病理部位特征性的局部刺激,从而促进载纳米载体与靶细胞或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另外,可以将成像对比部分附着到这些载体上以追踪它们在靶细胞或组织中的实时生物分布和积聚。本篇文章中,我们讨论了多功能和刺激敏感NDDSs的近期发展及其对癌症,心血管疾病和传染病等疾病的治疗潜力。

相关报告
  • 《基于DNA的纳米结构用于肿瘤微环境响应性药物递送》

    • 来源专题:新药创制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25-07-09
    • 具有序列可编程性、生物相容性和结构多样性的DNA纳米结构已成为生物医学应用中极具前景的工具,特别是在靶向药物递送和治疗干预方面。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的特点是pH梯度失调、谷胱甘肽(GSH)水平升高、缺氧、三磷酸腺苷(ATP)丰富及酶活性异常,这些特点对传统疗法提出了重大挑战。基于DNA的纳米结构能够精确控制药物装载效率、肿瘤靶向特异性和时空释放机制,使其成为理想的肿瘤靶向药物递送系统。 本综述重点介绍了多功能TME响应型DNA纳米结构在精准治疗药物递送方面的最新进展。首先讨论了指导TME响应型药物递送中DNA纳米结构的设计原则及其结构配置和功能集成的基本原理。接着总结了TME特性(包括pH梯度、谷胱甘肽、三磷酸腺苷、酶活性和多重刺激因素)如何调节基于DNA的纳米结构中的靶向定位和控制释放治疗载荷的机制。最后,本综述展望了未来旨在进一步优化基于DNA纳米结构的药物递送系统设计的研究方向,强调了跨学科合作的必要性。预计这些原则将促进下一代基于DNA纳米结构的智能、精准、安全且有效的治疗药物的发展。
  • 《氯喹和纳米颗粒药物递送:有希望的组合》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8-06-26
    • 临床批准的癌症治疗包括小分子,抗体和纳米颗粒。近几十年来,几种癌症类型的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在肿瘤学中常规和纳米粒子疗法的最佳应用依然存在许多挑战,包括药物输送不良,快速清除和耐药性。已发现抗疟剂氯喹可通过调节癌细胞和组织微环境来缓解这些挑战中的一些。特别地,最近发现氯喹通过驻留在肝脏中的巨噬细胞降低纳米颗粒的免疫清除率,导致纳米药物的肿瘤积累增加。此外,氯喹已被证明通过正常化肿瘤脉管系统和抑制几种致癌和应激耐受途径如自噬,从而保护癌细胞免受细胞毒性剂的作用而改善药物递送和功效。本综述将讨论氯喹作为联合疗法改善癌症治疗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