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NA的纳米结构用于肿瘤微环境响应性药物递送》

  • 来源专题:新药创制
  • 编译者: 杜慧
  • 发布时间:2025-07-09
  • 具有序列可编程性、生物相容性和结构多样性的DNA纳米结构已成为生物医学应用中极具前景的工具,特别是在靶向药物递送和治疗干预方面。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的特点是pH梯度失调、谷胱甘肽(GSH)水平升高、缺氧、三磷酸腺苷(ATP)丰富及酶活性异常,这些特点对传统疗法提出了重大挑战。基于DNA的纳米结构能够精确控制药物装载效率、肿瘤靶向特异性和时空释放机制,使其成为理想的肿瘤靶向药物递送系统。

    本综述重点介绍了多功能TME响应型DNA纳米结构在精准治疗药物递送方面的最新进展。首先讨论了指导TME响应型药物递送中DNA纳米结构的设计原则及其结构配置和功能集成的基本原理。接着总结了TME特性(包括pH梯度、谷胱甘肽、三磷酸腺苷、酶活性和多重刺激因素)如何调节基于DNA的纳米结构中的靶向定位和控制释放治疗载荷的机制。最后,本综述展望了未来旨在进一步优化基于DNA纳米结构的药物递送系统设计的研究方向,强调了跨学科合作的必要性。预计这些原则将促进下一代基于DNA纳米结构的智能、精准、安全且有效的治疗药物的发展。

  • 原文来源: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9409X2500095X?via%3Dihub
相关报告
  • 《DNA折叠成智能纳米胶囊用于药物输送》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05-08
    • Jyvaskyla大学和阿尔托大学的新研究表明,由DNA分子构建的纳米结构可以编程起来作为pH响应的货物载体,为功能性药物输送载体铺平道路。 来自芬兰的Jyväskylä大学和阿尔托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定制的DNA纳米结构,可以在类似人体的条件下执行预定义的任务。为此,该团队建造了一个类似胶囊的载体,可根据周围溶液的pH值进行打开和关闭。纳米胶囊可以装载或包装有各种货物,关闭以便输送,并通过微妙的pH增加再次打开。 DNA纳米胶囊的功能基于pH响应性DNA残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团队设计了一种类似胶囊的DNA折纸结构,用pH响应DNA链进行功能化。这种动态DNA纳米标记通常通过两个互补DNA序列的简单氢键来控制。在这里,胶囊的一半配备了特定的双链DNA结构域,可进一步形成DNA三螺旋 - 换句话说,螺旋结构由三个,而不仅仅是两个DNA分子组成 - 通过连接到合适的单个 - 在另一半搁浅DNA。 '只有当溶液的周围pH值正确时,才会发生三链体形成。我们将这些pH响应链称为“pH锁定”,因为当链相互作用时,它们的功能与它们的宏观对应物类似,并将胶囊锁定在闭合状态。我们在胶囊设计中加入了多个图案,以便根据闩锁的协作行为促进胶囊的打开/关闭。胶囊的开口实际上非常迅速,只需要在溶液中略微增加pH值,“该研究的第一作者,Jyvaskyla大学纳米科学中心的博士生HeiniIjäs解释道。 可以将纳米颗粒和酶加载并包封在胶囊内 为了利用纳米胶囊运输分子有效载荷或治疗物质,该团队设计了一个可容纳不同材料的腔体。他们证明金纳米粒子和酶都可以加载(高pH)并封装在胶囊内(低pH)并再次显示(高pH)。通过监测酶活性,研究人员发现货物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完全的功能。 ——文章发布于2019年4月29日 “关于DNA折纸胶囊最有趣的事情是,通过选择pH锁存器的碱基序列,可以完全调节打开和关闭发生的阈值pH。我们设计的阈值pH值为7.2-7.3,接近血液pH值。阿尔托大学兼职教授Veikko Linko说,未来,这种类型的药物载体可以进行优化,以选择性地在特定的癌细胞内开放,这可以维持比正常健康的癌症更高的pH值。 此外,胶囊在生理镁和钠浓度以及10%血浆中保持功能,并且可以在甚至更高的血浆浓度下继续发挥作用。总之,这些发现有助于为开发用于纳米医学的智能和完全可编程的药物递送载体铺平道路。 这项工作由Mauri Kostiainen教授的实验室进行,由Veikko Linko领导,他们都在阿尔托大学工作。 ——文章发布于2019年4月29日
  • 《分级肿瘤微环境响应纳米医学程序提供化疗药物》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9-06
    • 纳米药物已被证明具有被动或主动的肿瘤靶向行为,有望用于癌症化疗。然而,大多数纳米药物仍存在靶向效果不佳和药物泄漏等问题,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在此,我们开发了一种分层响应的纳米药物(HRNM),用于程序提供化疗药物。HRNMs是通过自组装环状Arg‐Gly - Asp (RGD)肽共轭三嵌段共聚物,聚(2‐(六亚甲基丙烯酸乙酯)乙基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oligo‐(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还原响应喜树碱)(PC7A‐POEG‐PssCPT)制备的。在血液循环中,RGD肽被诗意涂层所屏蔽;因此,纳米HRNMs可以通过被动靶向实现有效的肿瘤积累。一旦HRNMs到达肿瘤位置,由于酸性肿瘤微环境诱导的PC7A链的疏水-亲水转化,RGD肽将被暴露,以增强肿瘤保留和细胞内化。此外,在细胞内对谷胱甘肽的反应中,活性CPT药物将迅速释放用于化疗。体外和体内结果证实有效的肿瘤靶向性,有效的抗肿瘤作用,降低了HRNMs的全身毒性。这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增强化疗递送。 ——文章发布于2018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