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使用二甲双胍与维生素B12缺乏的糖尿病预防计划结局研究中》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内分泌代谢
  • 编译者: 李永洁2
  • 发布时间:2016-02-24
  • 维生素B12的缺乏可能与二甲双胍治疗有关系,但很少有研究评估长期使用风险。为了评估在使用二甲双胍B12缺乏症的风险。参与者被分配到安慰剂组(n = 1082,PLA)和二甲双胍组(N = 1073,MET)。此临床试验在美国的27个研究中心进行。本试验的主要观察指标为维生素B12缺乏,贫血,周围神经病变。结果显示,5年内维生素B12缺乏在二甲双胍组出现的概率更高(≤203微克/毫升)(4.3%和2.3%,p值= 0.02),但没有发生于13年时(7.4%对5.4%,p值= 0.12)。结合低,边缘低B12(≤298微克/毫升)是多见于MET 5(19.1%对9.5%,P <0.01)和13岁(20.3%对15.6%,P = 0.02)。二甲双胍利用多年与B12缺乏症(OR B12缺乏症/年使用二甲双胍,1.13,95%CI 1.06-1.20)的风险增加有关。贫血患病在二甲双胍组较高。神经病变患病率较高MET低B12水平。长期使用二甲双胍与生化B12缺乏和贫血有关。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中维生素B12的含量的常规检测应予以考虑。

相关报告
  • 《二甲双胍︰ 抗糖尿病药物用来对抗癌症》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6-10-17
    • 自从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二甲双胍对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有积极作用,科研工作者进行了众多体外和体内研究以及临床试验来探索其潜力。 二甲双胍的抗癌作用可对细胞抑制作用产生影响。其主要通过两种机制发挥作用。首先,通过减少高胰岛素血症和血糖来阻止 PI3K/MAPK 信号通路。第二,主要通过激活 AMPK 途径,以包括肿瘤代谢、 炎症、 血管生成或癌症干细胞在内的多种路径为靶点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 虽然二甲双胍具有化学预防的属性,但它并不足以治疗癌症,需要与其他药物 (如化疗或糖酵解的抑制剂)联合使用。 不过,在特定条件下如特定突变 (例如 LKB、 p53或 OCT1) 或较低的葡萄糖可用性,单独使用二甲双胍也可产生细胞毒作用。因此,有必要考虑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以确定二甲双胍在不同类型癌症中的潜力。
  • 《二甲双胍对二型糖尿病周围神经形态的影响:一项横断面观察研究》

    • 编译者:黄雅兰
    • 发布时间:2024-11-21
    •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影响全世界5亿二型糖尿病患者中的50%,并且被认为是致残和不可逆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二甲双胍对二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预后的影响。招募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二型糖尿病患者(n = 69)并进行临床评估、外周神经超声检查、神经传导研究和轴突兴奋性研究。同时筛选了318名未服用二甲双胍的参与者,其中69名被选为疾病控制受试者,并与二甲双胍参与者在年龄、性别、糖尿病持续时间、身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和使用其他糖尿病疗法方面进行匹配。对过去20年的医疗记录数据进行了分析,以确定是否使用过二甲双胍。二甲双胍组的平均胫神经横截面积较低(二甲双胍组为14.1±0.7 mm2,非二甲双胍组为16.2±0.9 mm2,P = 0.038),同时伴有神经病变症状严重程度的减轻(P = 0.021)。轴突兴奋性研究表明二甲双胍组的轴突功能更好,数学建模表明这些改善是由结Na+和K+电导的变化介导的。二甲双胍治疗与高级神经结构以及临床和神经生理学措施相关。在DPN,二甲双胍治疗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文章亮点 我们旨在评估二甲双胍治疗二型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预后是否更好。 有二型糖尿病的二甲双胍组和非二甲双胍组在人口统计学和代谢因素方面相匹配。 二甲双胍组的临床神经病变评分、外周神经超声检查、神经传导研究、轴突兴奋性和数学建模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数学建模表明,这是由于较高的节点Na+和K+电导。 二甲双胍治疗可能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神经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