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新时代下,一衣带水的武汉、合肥、南昌、长沙四省会城市以及黄石、岳阳、安庆、九江四个观察员城市依靠科技对接的力量,在融合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崛起,硕果累累,前景明朗。 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科技合作联席会议、科技局长圆桌会议、科技服务经典案例分享会、成果对接会……纵观这几日在长沙召开的整个活动,紧锣密鼓,好戏连台,科技闪耀,让人深切感受到了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也欣喜地看到了长江中游城市群抱团发展的崛起力量。 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局局长圆桌会议 巅峰对话,局长分析把脉献计献策 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在新时代发展的战略机遇下,长江中游城市群该如何发展? 9月28日上午,武汉、长沙、合肥、南昌、黄石、岳阳、安庆、九江市科技局主要领导以及分管区域科技合作副局长,齐聚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局局长圆桌会议,破解发展痛点,把脉发展关键。 现场,各市科技局局长分别围绕“共享科技服务、共谋创新发展”议题畅所欲言,就科技服务发展、创新资源共享、区域协同合作等问题开展交流和讨论,分享经验、碰撞思想、凝聚共识,共同为科技服务下一步工作分析把脉、献计献策,“干货”满满。 “2017年,长沙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万亿,达到11440亿元,同比增长15.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511亿元。”会上,长沙市科学技术局局长赵跃驷总结了长沙市科技局在2017年以来推动科技创新所做工作。 长沙市科学技术局局长赵跃驷发言 “目前,我国经济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模式正在由‘工业+投资’向‘服务+消费’转变,经济增长的动力正在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对创新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赵跃驷说。 他还分享了对当前科技创新及科技服务的思考,并指出创新服务能力提升亟待解决三方面问题:科技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不健全、行业标准和规范不健全、风险共担和利益互惠机制不深入。 案例分享,科技服务发展硕果累累 作为此次联席会议的重要内容,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共同发起搭建线上线下“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服务资源共享平台”,共同培育科技服务大市场。 目前,四城市已征集160个科技服务机构作为平台首批入驻机构,确定43家科技服务机构提交的案例入编《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科技服务经典案例集》。 入选案例集的包括科技咨询服务机构11家、研发服务机构10家、创业孵化服务机构5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5家、检验检测服务机构4家、技术转移服务机构3家、科技金融服务机构3家、工业设计服务机构1家、综合科技服务机构1家。 这43家科技服务机构有何共性和个性?在9月28日上午举办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服务经典案例分享会上,大家一探究竟。 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服务经典案例分享会 会上,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长沙都正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时代数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航长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来自武汉、长沙、合肥、南昌的4家企业负责人分别作了经典案例分享。 案例分享 “我们旨在分享不同类型科技服务机构的经验做法,为大家在解决创新发展中的问题、寻找相应服务需求时提供参考和借鉴。”长沙市科技局副局长陶红说,本次案例分享会议必将对凝聚广泛科技合作共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长沙市科技局副局长陶红出席会议 会议期间,长沙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李巨浪宣布“长沙市科技服务业协会”正式成立,这是湖南省获准成立的首家科技服务业协会,将借助“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服务资源共享平台”,聚焦服务于会员单位的市场开拓,牵头制定行业标准,培育一批标杆科技服务机构。 长沙市科技服务业协会成立 成果对接,助力产业跨区域集群发展 优秀案例已成标杆,进取升级更待辉煌。为进一步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科技服务业的交流与互动,深入研讨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和区域合作的新模式和新路径, 28日上午,国家科技服务行业试点单位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优势产业链骨干企业成果对接会在长沙举行。 本次对接会布展面积500平方米,针对四个省会城市12个优势产业链共性需求,汇集并展示12个国家科技服务业行业试点单位科研成果。 据主办单位介绍,经过定向邀请,包括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国家城市道路交通装备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深圳浪尖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在内的国内12家科技部认定的重大科技专项行业试点单位来长举办成果展,并积极与60多家四省会城市优势产业链骨干企业的创新需求进行交流对接。(丁尘子 李亦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