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蚁种子丰度对种子处理和分散的影响》

  • 来源专题:外来生物入侵
  • 编译者: 王成卓
  • 发布时间:2018-12-29
  • 1.Myrmecochory sensu strito是一种蚂蚁与植物的共生关系,在这种共生关系中,非花岗质的蚂蚁通过其营养丰富的种子附属物(elaisome)来传播植物孢子。与水铝石有关的物候特征可以影响蚂蚁的行为,从而影响它们作为种子散播者的最终效率。

    2.本研究通过从种子的回收到它们在蚁巢外的扩散,探讨了双孔白屈菜属(罂粟科,林奈)植物种的种子(20种与200种)如何影响杨梅(蚁科,林奈)蚂蚁的行为。

    3.不管种子的丰度如何,蚂蚁以相似的速度收集第一批散居的蚂蚁。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型种子源的种子回收速度加快,直到发生饱和,只有三分之一的试验菌落完全耗尽了丰富的种子源。

    4.即使是对于一个丰富的种子来源,也无法通过产卵的蚂蚁主动补充。

    5.在两种种子的丰度条件下,巢内获得的大多数散居异形体随油质体的移除而被丢弃,并分散在离巢相近的距离处。

    6.本文最后讨论了具有双分散模式的植物种子的释放量如何可能影响分散剂,从而影响由蚁巢产生的分散效率。

相关报告
  • 《鸟类种子的扩散是如何形成早期连续性的热带森林结构的?》

    • 来源专题:外来生物入侵
    • 编译者:王成卓
    • 发布时间:2018-12-29
    • 1.食果动物通过肉质果实植物的种子散布来塑造植物群落。然而,食果动物对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却知之甚少。通过对现有果实资源的非比例利用来评估食果动物如何构建植物群落,对于了解以肉质果实为主的生态系统(如热带森林)的功能至关重要。 2.我们进行了一项添加种子的田间试验,以调查在波多黎各清除区次生演替的早期阶段,食果鸟类如何塑造森林的组成和丰富程度。实验测试了鸟类产生的种子和随后的早期演替植物群落是否与主导周围群落的肉质果实种类成比例。实验对象包括(a) 野生鸟类的种子被吸引到有鲈鱼栖息的试验区,(b)人工种子量的增加与当地水果丰富规模成正比,(c)人工种子量的增加与果实丰富的景观尺度成正比。 3.鸟类种子的增加在成分和数量上与预期不同,这取决于当地和景观尺度上的果实可用性。由鸟类添加种子的处理在种子和发芽阶段的物种丰富度最高,尽管平均而言,景观尺度处理的月丰富度是鸟类和本地尺度处理的两倍。这一现象的解释是,在不同月份的鸟类种子添加处理中,异质性最高,而景观处理中的人均种子出苗率最低。鸟类的种子出现倾向于小种子和大种子物种的非随机混合,而没有反映相对的果实丰度。 4.由于疏果性和种子散布模式不同,群落中食果动物与植物之间随机相遇,因此演替森林的特点是稀有植物种类比例过高,许多常见物种的优势地位下降。因此,对于热带森林的再生,疏果作用可以作为一种机制,促进稀有植物物种的持久性,促进它们与更丰富的植物共存。
  • 《烹饪和乳酸菌发酵对藜麦和荞麦种子酚类物质的影响》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殷小溪
    • 发布时间:2018-11-05
    • 1.用乳酸菌对藜麦和荞麦熟种子进行发酵。 2.本研究选取了原生的副干酪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 3.观察到种子烹饪后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均有提高。 4.乳酸菌发酵使酚酸和酪醇含量增加。 5.黄酮类化合物是辨别不同加工过程的最佳鉴别剂。 在这项研究中,从相应种子中分离出的副干酪乳杆菌A1 2.6和戊糖片球菌GS·B两株乳酸菌为原生菌株,以乳酸化学酸化种子为对照,对藜麦和荞麦熟种子进行发酵。通过非靶向超高压液相色谱(ultra-high-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 ,简称UHPLC)结合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quadrupole-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简称QTOF-MS),评估了烹饪和发酵对藜麦和荞麦种子综合酚性状的影响,同时分析样品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作为FRAP和ORAC测定)和总酚含量(total phenolic content,简称TPC)。经过体外分光光度测定,发现微生物发酵在增加(p<.05)藜麦煮熟种子中的TPC和体外抗氧化力方面更有效。 经过不同的蒸煮过程(煮沸或烘烤)后,在两种植物中观察到TPC和ORAC自由基清除量的增加(p<.05)。 非靶向酚类分析描绘了这些基质中的综合酚类成分。两种种子的原始种子具有相似的酚类含量(4.4g/kg,包括游离和结合的部分)。此外,基于代谢模型的方法显示,所有的处理方法(如烹调和发酵)可诱导特定类别的物质释放,即酚酸和酪醇。经过PLS-DA多元分析方法确认,黄酮类化合物是辨别不同加工过程(如烹调、化学酸化和微生物发酵)的最佳鉴别剂。这些发现验证了使用烹饪和微生物发酵来增加非小麦谷物(如荞麦和藜麦)对健康有益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