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合组织(OECD)农业政策监测与评价2015》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 lixiaoman
  • 发布时间:2016-12-01
  • 这份报告的研究对象是在国际市场上有重要地位的经合组织(下称OECD)国家及新兴经济体。这49个国家创造的农业附加值占全世界总量的88%。各国的农业政策反映了农业在其经济中的异质性角色。尽管经济结构差异显著,他们共同的目标塑造着其农业政策,即总体上确保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经济可行性,生产足够的高营养价值食品,满足人口不断增长的需求,提升农业生产的长期环境可持续性。各国的政策措施对上述目标的重要性排序不尽相同。OECD生产者支持估计(Producer Support Estimate,下称PSE)数据表明,总体上说,报告涵盖的国家在2012-2014年间,平均每年向农业生产者转移6010亿美元(合4500亿欧元)资金,同时为支持农业综合运行的一般服务额外支付1350亿美元(合1030亿欧元)。OECD国家和新型经济体的农业生产者支持水平正不断趋同:从均值来看,新兴经济体已从1990年向农业生产征税转为提供大量资金支持;而OECD国家历史上的慷慨补贴逐步下降。近年来,一些大型新兴经济体的支持力度已达到OECD国家水平。在49个国家中,2014年18%的农场总收入来源于支持农民的公共政策。对OECD国家整体而言,政策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逐步弱化政策手段,如市场价格支持和投入补贴,实施间接影响农场生产的政策。不同国家转变的进度和速度各异,对于支持和保护程度最高的国家,转变相对迟缓。各国都在采取相关措施,解决显化的长期问题,如环境可持续性、创新和风险管理。这些措施应不断推进。同时,也有某些新兴国家逆势而为,加大价格和保护相关的支持政策。在49个国家中,67%的农民支持与价格、产出或无节制投入直接相关。

  • 原文来源:;http://www.oecd.org/tad/agricultural-policies/monitoring-evaluation-2015-highlights-july-2015.pdf
相关报告
  • 《IATP:《气候与农业政策的新动向》》

    • 来源专题:耕地与绿色发展
    • 编译者:张毅
    • 发布时间:2025-03-31
    • 1月30日,美国农业与贸易政策研究所IATP报告指出,2025年,全球正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影响,各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支持可持续农业发展。丹麦通过“绿色丹麦协议”,针对农业排放制定了具体目标,包括家畜甲烷排放税及支持农民减少氮肥使用等。欧盟方面,新任农业专员计划提出政策改革共同农业政策(CAP),旨在促进农业向更可持续方向转型。
  • 《政策变革加强农业与营养的联系》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李晓妍
    • 发布时间:2020-08-13
    • 近年来,农业的发展目标从保障粮食充足向改善营养转变,同时还与减贫、增加就业等其他发展目标相关联。当今全球多数国家仍受营养不良等多重负担困扰,其中包括微量营养素缺乏、超重和肥胖。为解决上述问题,农业政策是否应该转变?中国农业大学讲席教授、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前所长 樊胜根,IFPRI资深项目经理 Sivan Yosef 和前宣传与公共政策部门主任Rajul Pandya-Lorch共同发表论文 《将农业同营养相联:政策的演变》,总结了全球和中国的农业政策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以应对营养不良的挑战。农业发展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营养, 如农民收入的增加、食物价格的变化、饮食的多样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