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调查显示海蛇物种隐藏在阿什莫尔礁的深处》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22-11-09
  • 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所(Australian Institute for Marine Science,AIMS)领导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十多年来,西澳大利亚海岸偏远的阿什莫尔礁(Ashmore Reef)的较深水域成为海蛇的避难所。在与西澳大利亚博物馆、西澳大利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进行的视频调查中,科学家在珊瑚礁较深的中光水域(海水表面以下50至150米之间)观察到包括极度濒危的短鼻海蛇在内的七种海蛇。阿什莫尔礁浅水区曾经是全球海蛇研究热点,但这次报道的5种(dubois、spotted、king's、western turtle headed和short-nossed海蛇)在中光水域没有被报道过。
    AIMS科学家Conrad Speed博士领导了这项最近发表在《海洋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期刊上的视频调查研究,他认为重新发现以前被认为灭绝的五种海蛇物种是个好消息,这表明应该在阿什莫尔礁和其他珊瑚礁水深超过15m处寻找海蛇和其他物种。数据显示,鲨鱼和其他海蛇捕食者的恢复可能是阿什莫尔礁浅水海蛇数量下降的部分原因。这些捕食者的恢复可能是由于阿什莫尔礁海洋公园加强了渔业执法。(王琳 编译)

  • 原文来源:https://www.aims.gov.au/information-centre/news-and-stories/video-surveys-show-sea-snake-species-hiding-deep-ashmore-reef
相关报告
  • 《Nature Communications:探索威胁珊瑚礁的隐藏热浪》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3-02-04
    • 2019年4月至5月,尽管没有厄尔尼诺现象,但南太平洋中部法属波利尼西亚莫雷阿岛附近的珊瑚礁遭受了严重的长期热白化。由香港科技大学海洋科学系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调查了这一反常的珊瑚白化事件。研究表明,这一意外事件与反气旋涡有关,这些旋涡使海平面升高,并将热水集中在珊瑚礁上,导致水下海洋热浪在很大程度上潜藏在地表。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大多数珊瑚白化模式的研究都依赖于海面水温的测量,这些利用卫星在广阔区域进行的表面测量很有价值,但无法检测到来自地表外源热对海洋浅表层生物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遥感海面温度与高分辨率、长期原位温度和海平面异常观测组合,分析了2005至2019年15年来在莫雷阿岛收集的数据。结果表明,反气旋在开阔海洋中通过岛屿时会引起海平面上升,并将内波推入更深的水域。内波沿着海洋温暖表层和下面较冷层之间的界面传播,可以频繁冷却珊瑚礁栖息地。目前的研究表明,由于反气旋,内波在2019年初以及一些早期的热浪期间没有冷却,导致珊瑚礁意外加热,进而导致大规模的珊瑚白化和死亡。不幸的是,2019年广泛的珊瑚死亡抵消了过去十年来在莫雷阿岛周围发生的珊瑚群落的恢复。如果研究人员只能获得海面温度数据,那么2019年严重而持久的海洋热浪就会被忽视,由此产生的灾难性珊瑚白化可能被错误地归因于海温升高的原因。该研究为在不断变化的海洋动力学和气候背景下评估沿海生态系统的未来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这项由HKUST主导的研究是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加州州立大学北桥分校和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团队合作进行的。这项研究的基础数据是通过在莫雷阿岛珊瑚礁长期生态研究(LTER)地点进行的长期物理和生态观察而实现。这里进行的长期分析,以及对岛屿和沿海海洋群落所有深度的物理条件和生物动态的同步监测,是未来保护海洋中脆弱生物资源的模型。(李亚清 编译)
  • 《海洋中“隐藏”海浪影响深海生物和珊瑚礁》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0-06-03
    • 英国国家海洋中心(NOC)的最新一项研究表明,深海峡谷中的生物多样性和冷水珊瑚的存在与上升的流速和峡谷地形有关。研究还表明,从预测模型中排除有关深海洋流和波浪可能会导致对珊瑚分布错误判断的信息。 这项研究的重点是惠塔峡谷(Whittard Canyon),一个位于比斯开湾的大峡谷系统,它包含了英国唯一的深海海洋保护区。峡谷被认为是支持冷水珊瑚生长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冷水珊瑚不需要光照,可以生活在数百米水深处。珊瑚礁可能有数千年的历史,受到捕鱼和气候变化的威胁。 在一系列到峡谷的研究考察中,研究小组使用了NOC的遥控飞行器Isis和一架水下滑翔机来了解内波在影响物种分布中的作用。与表面波相反,内波发生在海洋内部,当水柱试图抵消不同密度层之间的干扰时,内波就会形成振荡或“波”。 研究人员认为,大多数深海动物依赖于从表层水下沉的食物颗粒。当内波与峡谷壁接触时,会导致水流速度加快,波浪破碎或反射,就像在海滩上一样。这些过程重新悬浮和浓缩了珊瑚和其他物种赖以生存的食物颗粒,在这些区域,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物种,特别是冷水珊瑚。这些发现很重要,可以表明,生物多样性预测(不包括内波数据)可能误判了峡谷冷水珊瑚的出现范围,这对海洋管理有影响。 该团队计划明年重新调查峡谷,并正在进一步研究内波如何塑造深海环境。这项工作由国家能源委员会的MAREMAP计划、能源委员会的代码图项目(批准号258482)、欧洲委员会的FP7知识产权赫敏计划、环境碎片整理计划和国家能源委员会的等级计划(批准号NE/R015953/1)资助。 (王琳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