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干预肿瘤进展及转移的药物的重新定位: 老药新靶点》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 杜慧
  • 发布时间:2016-03-31
  • 对癌症分子基础的越来越多的了解为癌症干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然而,新药的研发是一个费时且花费巨大的过程。将新型药物候选化合物变为被批准用于临床的药物往往需要数十年,并且需要考虑药动学、 药效学、 副作用以及治疗效果,成功率也是比较低的。因此,需要采取最少的时间和成本,同时得到最大成功的措施。将已获批的药物重新定位是发现新型治疗方法的一个非常好的手段。这些已被批准用于治疗良性肿瘤的药物,已经历了早期成本和时间的投入,并且进行了人体试验,已经准备作为临床抗肿瘤药物。本篇文章我们讨论了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 他汀类药物、 抗精神病药物、 驱虫药物和维生素 D在内的抗肿瘤药物的重新定位。我们强调了它们的新作用和通过干扰靶分子和路径来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潜在作用。此外,我们也对重要的阐明了药物作用机制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进行了综述,这将有利于这些药物用于肿瘤治疗的重新定位。

相关报告
  • 《研究表明结核病治疗需要新的药物靶点》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李阳
    • 发布时间:2014-09-18
    • 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群因细菌感染而发生结核病。由于广泛的细菌耐药性,使得该病的治疗难度越来越大。来自法国图卢兹大学药理学和结构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新的治疗靶点用于结核病治疗新药的开发,其相关成果于2012年12月20日在线发表在PLOS Pathogens上。该研究阐述了靶点对于开发结核病新疗法的重要意义。 结核杆菌的细胞膜含有大量结构不寻常的脂类物质,在致病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一些脂类通过复杂的酶催化系统合成,并且仅在磷酸泛酰巯基乙胺基转移酶(PptT)进行翻译后修饰之后才能发挥作用。该项研究发现PptT对于结核分枝杆菌在培养皿及模式小鼠巨噬细胞内的存活和生长均是必要的,在结核菌繁殖和维持活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被认为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药物靶点用于抗结核新药的研发。此外,研究人员还进行了一项体外实验,开发了一种高通量筛查工具。该工具能够快速检测成千上万种能够抑制Ppt活动及结核菌生长的化学物质(例如抗角蛋白抗体药物),目前已被一些医药公司用于研发治疗多种人类疾病的药物。 信息来源:Leblanc C, Prudhomme T, Tabouret G, Ray A, Burbaud S, et al. 4'-Phosphopantetheinyl Transferase PptT, a New Drug Target Required for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Growth and Persistence In Vivo. PLOS Pathogens, 2012; 8 (12): e1003097.
  • 《DNA结合抗肿瘤药物作用于基因转录》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8-07-24
    • 癌症与基因表达改变有关。因此,转录及其通过转录因子的调节被认为是追求更有效的抗肿瘤剂的关键点。本文综述了DNA结合药物对转录因子与DNA相互作用的影响,并讨论了小化合物干扰转录因子和基因表达活性机制的最新进展。许多DNA结合药物,其中一些在临床上使用,可以与多种转录因子竞争它们在基因启动子中的优选结合位点,或者它们可以共价修饰DNA,从而防止转录因子识别它们的结合位点。另一方面,通过修饰蛋白质因子或其复合物可以削弱转录因子活性。已经开发了几种“组学”工具来探索由DNA结合药物诱导的基因组表达的全基因组变化,其揭示了作用机制的细节。从药物处理的细胞获得的转录组学谱和在治疗时从患者收集的样品提供了与抑制基因转录相关的药物作用的体内机制的见解。关于转录因子和DNA结合药物的分子结构和作用机制的信息,以及功能基因组学提供的新机会,应该鼓励开发新的更具选择性的DNA结合抗肿瘤药物以靶向单一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