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结合抗肿瘤药物作用于基因转录》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 杜慧
  • 发布时间:2018-07-24
  • 癌症与基因表达改变有关。因此,转录及其通过转录因子的调节被认为是追求更有效的抗肿瘤剂的关键点。本文综述了DNA结合药物对转录因子与DNA相互作用的影响,并讨论了小化合物干扰转录因子和基因表达活性机制的最新进展。许多DNA结合药物,其中一些在临床上使用,可以与多种转录因子竞争它们在基因启动子中的优选结合位点,或者它们可以共价修饰DNA,从而防止转录因子识别它们的结合位点。另一方面,通过修饰蛋白质因子或其复合物可以削弱转录因子活性。已经开发了几种“组学”工具来探索由DNA结合药物诱导的基因组表达的全基因组变化,其揭示了作用机制的细节。从药物处理的细胞获得的转录组学谱和在治疗时从患者收集的样品提供了与抑制基因转录相关的药物作用的体内机制的见解。关于转录因子和DNA结合药物的分子结构和作用机制的信息,以及功能基因组学提供的新机会,应该鼓励开发新的更具选择性的DNA结合抗肿瘤药物以靶向单一基因。

相关报告
  • 《通过以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为基础的药物传递系统,肿瘤血管靶向联合抗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化疗药物协同作用的研究》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医药应用信息门户
    • 编译者:chenfang
    • 发布时间:2015-12-31
    • 为了克服药物非选择性的在传统的化疗的缺点,多功能靶向药物递送系统的结构是最有效和最普遍的方法之一。瘤内的抗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杀伤是对抗肿瘤的两种基本方法。本文报告一种新的肿瘤血管靶向多药耐药系统,使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作为载体共同加载抗血管生成剂(Combretastatin A4)和化疗药物(阿霉素)和结合物与靶向分子(IRGD肽)用于组合抗血管生成治疗。这种双加载药物递送系统是能够在肿瘤血管中递送两种药剂,然后通过内分化的药物实施策略,从而以低剂量的阿霉素——1.5毫克/千克,大大提高了抗肿瘤的疗效。快速释放在肿瘤脉管系统的血管生成抑制剂会导致血管结构的破坏,并与化疗药物缓慢释放在以下递送化疗药物进入肿瘤的协同效应。
  • 《铁蛋白药物载体(FDC)用于肿瘤靶向治疗》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9-11-01
    • 铁蛋白是一种铁存储蛋白,在铁稳态和细胞抗氧化中起关键作用。由于其独特的结构,该结构具有24个可自我组装的亚基和能够封装药物的中空空腔,并且其外表面可以进行基因和化学修饰以实现其他功能,因此铁蛋白最近已成为一种有前途的药物输送工具。最近的研究表明,未修饰的人重链铁蛋白在包括肺癌和乳腺癌在内的不同类型的肿瘤组织中与其受体转铁蛋白受体1(TfR1)结合,从而凸显了铁蛋白在靶向肿瘤的潜在应用。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考虑了铁蛋白药物载体(FDC)对于肿瘤药物递送的许多有利特性。特别与抗体偶联药物(ADC)相比,铁蛋白在包括药物负载能力,热稳定性和易生产性在内的一系列属性中都显示出优越性。因此,FDC的出现可能是靶向癌症治疗的下一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