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油田打造复杂山地三维地震勘探施工体系》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20-10-19
  • 青海油田创新管理模式,全力打造复杂山地三维地震勘探施工体系,助力项目施工提速提效。截至9月25日,青海油田咸东三维地震采集项目累计完成采集2.516万炮。咸东三维满覆盖工作量443.3平方公里,设计炮数8.1128万炮,是青海油田年度重点勘探项目。部署目的是精细剖析干柴沟地区地质结构,准确落实断裂展布及圈闭细节,提供钻探目标。  

    青海物探2139地震队经理吕思霖介绍:“咸东三维是柴达木盆地有史以来勘探面积最大的山地三维地震勘探项目,工区位于英雄岭腹地,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也是施工难度最大的三维地震勘探项目。”对此,青海油田深化对标管理,联合东方物探青海物探实施管理创新,因地制宜打造复杂山地施工体系——咸东模式,全力推动山地三维地震勘探项目提质增效。咸东模式即利用新技术,解决老问题;传承成熟手段,优化管控方案;技术创新,探索质控新模式。  

    利用新技术,解决老问题。咸东三维工区复杂山地占比达到84.59%,沙尘暴、雨雪等恶劣天气频发,交通条件极差,为施工测量、采集带来极大困难。对此,青海物探首次引入高清影像数据还原新技术,室内优化预选点位、指导技术方案设计、优化分区施工,提高了山地施工物理点布设的均匀性,同时降低了多次测量概率,提高了施工效率,大幅降低成本。“应用高清影像数据还原新技术,前期测量预布点成功率达到了90%。”青海物探2139队技术员戴勇说。传承成熟手段,优化管控方案。优化偏点管理,规范偏点反馈流程,控制偏点率,咸东三维设计钻井4.0192万炮,钻井现场偏点428炮,偏点率1.06%;根据质检效率,钻井工序共配置专职质检员13名,利用X6或信息化地震队软件进行逐点检查,钻井视频实施“三段式”、执行“十步法”、确保“三个一”,实现了钻井质检全覆盖,责任落实率100%。  

    技术创新,探索质控新模式。针对复杂山地施工难题,青海物探首次集中应用独立激发系统、有线+无线混采等多项物探前沿技术,确保资料品质、提高施工效率。其中,有线+无线混采技术,减少了放线工作量,避免雨季资料串感现象;同时增强了排列稳定性,延长了采集有效时间。

相关报告
  • 《我国首次完成3000米超深水三维地震勘探》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12-21
    • 12月21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经过近3个月的作业,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洋勘探装备“海经”系统,在珠江口盆地完成2600平方公里的三维地震数据采集,这是我国首次完成3000米超深水三维地震勘探作业,标志着我国自主海洋勘探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拖缆地震勘探技术是世界上探测海底地质结构最直接、最经济、最高效的方法。此次作业位于珠江口盆地3000米超深水区块,“海洋石油720”深水物探船,将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首套拖缆模式地震勘探成套采集装备——“海经”系统中的10条超过8公里长的电缆依次布放到海水中,形成一个面积相当于1021个标准足球场的数据采集网,沿航线进行海面拖缆采集作业,60天生产时间里采集到40TB三维地震勘探数据,为落实工区地质结构、沉积充填和油气运移等基础石油地质条件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海油技术专家 阮福明:“海经”系统实现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解决了制约我国海洋,特别是深海油气勘探技术与装备的瓶颈,全面提升了我国海上油气勘探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对提升海洋油气装备一体化整体研发能力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海经”此次作业区域平均水深2000米左右,最大作业水深达到3500米,勘探目的层最大埋深处5600米,打破了我国海洋三维地震勘探作业最大水深纪录。海洋拖缆三维地震勘探装备技术在能源勘探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技术门槛高、研发难度大,此前世界上仅有三个国家具备此项装备技术自主研制能力。 中国海油勘探副总师 徐长贵:“海经”成功完成超深水海洋地震勘探作业,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深水海洋拖缆地震勘探成套装备技术,为我国海上油气勘探提供了有力的装备保障,对推进我国深海能源开发、海洋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大意义。
  • 《青海首个页岩气地震勘探项目落户都兰》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an
    • 发布时间:2018-07-13
    • 为精细勘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八宝山地区页岩气资源状况,6月26日,省内首个页岩气二维地震勘探项目启动。此举标志着柴达木盆地页岩气勘探驶入快车道。 页岩气是指赋存于以富有机质页岩为主的储集岩系中的非常规天然气。伴随着国家页岩气勘探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青海的页岩气勘探开发也逐步展开。从2011年的资料收集和资源评价起步,目前已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前期对柴达木盆地页岩气的生成条件及有利靶区的分析,掌握了在昆特依坳陷、冷湖构造带、赛什腾坳陷、鱼卡坳陷等地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地质条件。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和青海油田公司合作实施的柴页1井一举成为柴达木盆地第一口页岩气参数井。 初步估算都兰八宝山盆地页岩气气藏达6000亿立方米。八宝山盆地位于昆中、昆南断裂之间的断陷沉积盆地,地层稳定性及连续性较好,主要岩性为灰黑色粉砂岩及黑色页岩,在整个盆地的分布面积约500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