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完成3000米超深水三维地震勘探》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12-21
  • 12月21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经过近3个月的作业,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洋勘探装备“海经”系统,在珠江口盆地完成2600平方公里的三维地震数据采集,这是我国首次完成3000米超深水三维地震勘探作业,标志着我国自主海洋勘探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拖缆地震勘探技术是世界上探测海底地质结构最直接、最经济、最高效的方法。此次作业位于珠江口盆地3000米超深水区块,“海洋石油720”深水物探船,将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首套拖缆模式地震勘探成套采集装备——“海经”系统中的10条超过8公里长的电缆依次布放到海水中,形成一个面积相当于1021个标准足球场的数据采集网,沿航线进行海面拖缆采集作业,60天生产时间里采集到40TB三维地震勘探数据,为落实工区地质结构、沉积充填和油气运移等基础石油地质条件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海油技术专家 阮福明:“海经”系统实现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解决了制约我国海洋,特别是深海油气勘探技术与装备的瓶颈,全面提升了我国海上油气勘探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对提升海洋油气装备一体化整体研发能力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海经”此次作业区域平均水深2000米左右,最大作业水深达到3500米,勘探目的层最大埋深处5600米,打破了我国海洋三维地震勘探作业最大水深纪录。海洋拖缆三维地震勘探装备技术在能源勘探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技术门槛高、研发难度大,此前世界上仅有三个国家具备此项装备技术自主研制能力。

    中国海油勘探副总师 徐长贵:“海经”成功完成超深水海洋地震勘探作业,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深水海洋拖缆地震勘探成套装备技术,为我国海上油气勘探提供了有力的装备保障,对推进我国深海能源开发、海洋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大意义。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29841.shtml
相关报告
  • 《青海油田打造复杂山地三维地震勘探施工体系》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0-10-19
    • 青海油田创新管理模式,全力打造复杂山地三维地震勘探施工体系,助力项目施工提速提效。截至9月25日,青海油田咸东三维地震采集项目累计完成采集2.516万炮。咸东三维满覆盖工作量443.3平方公里,设计炮数8.1128万炮,是青海油田年度重点勘探项目。部署目的是精细剖析干柴沟地区地质结构,准确落实断裂展布及圈闭细节,提供钻探目标。   青海物探2139地震队经理吕思霖介绍:“咸东三维是柴达木盆地有史以来勘探面积最大的山地三维地震勘探项目,工区位于英雄岭腹地,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也是施工难度最大的三维地震勘探项目。”对此,青海油田深化对标管理,联合东方物探青海物探实施管理创新,因地制宜打造复杂山地施工体系——咸东模式,全力推动山地三维地震勘探项目提质增效。咸东模式即利用新技术,解决老问题;传承成熟手段,优化管控方案;技术创新,探索质控新模式。   利用新技术,解决老问题。咸东三维工区复杂山地占比达到84.59%,沙尘暴、雨雪等恶劣天气频发,交通条件极差,为施工测量、采集带来极大困难。对此,青海物探首次引入高清影像数据还原新技术,室内优化预选点位、指导技术方案设计、优化分区施工,提高了山地施工物理点布设的均匀性,同时降低了多次测量概率,提高了施工效率,大幅降低成本。“应用高清影像数据还原新技术,前期测量预布点成功率达到了90%。”青海物探2139队技术员戴勇说。传承成熟手段,优化管控方案。优化偏点管理,规范偏点反馈流程,控制偏点率,咸东三维设计钻井4.0192万炮,钻井现场偏点428炮,偏点率1.06%;根据质检效率,钻井工序共配置专职质检员13名,利用X6或信息化地震队软件进行逐点检查,钻井视频实施“三段式”、执行“十步法”、确保“三个一”,实现了钻井质检全覆盖,责任落实率100%。   技术创新,探索质控新模式。针对复杂山地施工难题,青海物探首次集中应用独立激发系统、有线+无线混采等多项物探前沿技术,确保资料品质、提高施工效率。其中,有线+无线混采技术,减少了放线工作量,避免雨季资料串感现象;同时增强了排列稳定性,延长了采集有效时间。
  • 《中煤地质总局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获新突破》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26
    • 近日,由中煤地质总局物探院完成的《大强煤矿六、九采区西部全数字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项目顺利通过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采用的全数字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方法先进,取得的地质成果丰富,及时准确且高质量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据悉,该项目勘探面积4.8平方千米,完成野外地震采集31635个物理点,为300次覆盖的高密度勘探项目。项目勘探区域断层发育规模大且构造相交,成像难度大,地震地质条件特别复杂。与常规三维地震相比,全数字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成果信噪比和分辨率更高,剖面层次好,目地层波组更加突出,同向轴连续性好,断裂异常更加清晰。经验证,高精度时间剖面对煤层的反映与钻孔完全吻合,钻孔验证率达到92.7%。 在该复杂地质目标勘探区应用全数字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为铁法煤业的增储上产提供了地质技术保障,为开发利用好我国东北煤炭资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