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首次人工合成人类朊病毒》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18-06-21
  • 著名的疯牛病由朊病毒引起。此类朊病毒病不仅影响动物,还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美国研究人员近日报告称,他们首次人工合成了人类朊病毒,对了解该病毒的结构和复制方式、研发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朊病毒的本质是蛋白质。人和一些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蛋白质如果发生折叠错误,就会形成具有传染性质的朊病毒。它们在大脑中与邻近的正常蛋白质不断结合,使脑部出现海绵状空洞,引发脑功能退化、痴呆等症状,最终可致死亡。

    此前研究人员能从啮齿类动物身上提取数种朊病毒,但小鼠实验显示,这些朊病毒对人类不具传染性,且结构和复制方式也不同于人类朊病毒。

    美国凯斯西保留地大学研究人员利用基因技术改造大肠杆菌,使其能产生人类朊病毒,最终得到一种新的、具有高度破坏性的人类朊病毒。

    凯斯西保留地大学医学院教授伊里·萨法尔说:“这项成果代表一个分水岭。此前我们对大脑中朊病毒的认识有限。能在试管中合成人类朊病毒,将使我们对其结构和复制方式有更深入的了解,这对开发抑制剂至关重要。”

    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种与朊病毒病有关的辅助因子:神经节苷脂GM1。它在细胞间信号传递中起调节作用,能触发朊病毒的传播。这一发现有助于找到抗击朊病毒病的新方法。

    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

  • 原文来源:http://news.bioon.com/article/6723667.html
相关报告
  • 《日本研究团队首次人工合成轮状病毒》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病毒学领域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malili
    • 发布时间:2021-03-12
    • 轮状病毒(Rotavirus,简称RV)是一种双链核糖核酸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轮状病毒每年在夏秋冬季流行,感染途径为粪-口途径,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呈渗透性腹泻病,病程一般为7天,发热持续3天,呕吐2~3天,腹泻5天,严重出现脱水症状。 轮状病毒是婴儿与幼儿腹泻的单一主因,几乎世界上每个大约五岁的小孩都曾感染过轮状病毒至少一次。然而,每一次感染后人体免疫力会逐渐增强,后续感染的影响就会减轻,因而成人就很少受到其影响。轮状病毒总共有八种,以英文字母编号为A、B、C、D、E、F、G与H。其中,A种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而人类轮状病毒感染超过90%的案例也都是该种造成的。 轮状病毒是借由粪口途径传染的。它会感染与小肠连结的肠黏膜细胞(enterocyte)并且产生肠毒素(enterotoxin),肠毒素会引起肠胃炎,导致严重的腹泻,有时候甚至会因为脱水而导致死亡。 据日本共同社2月27日报道,日本大阪大学副教授小林刚(病毒学)的研究团队日前在《美国科学院院报》网络版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首次人工合成了引发婴幼儿腹泻、呕吐及发热的轮状病毒。 研究人员通过改变基因成功合成了难以增殖的轮状病毒,可能将有助于开发新的疫苗。 据报道,轮状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5岁以下的几乎所有儿童都会被感染。若发展为重症还可能导致死亡,通过投入低致病性病毒诱导免疫反应的疫苗现已得到普及。 据小林副教授介绍,通过基因人工合成各种病毒的方法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但轮状病毒因基因组结构复杂此前一直无法人工合成。 研究团队在病毒基因中加入了可促进病毒增殖的蛋白质和酶,经过4到5天的培养确认轮状病毒已被合成。该成果还有望对找到病毒增殖的详细机理起到帮助。(生物谷Bioon.com)
  • 《英国研究人员开发出首个遗传性朊病毒疾病小鼠模型》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陈方
    • 发布时间:2020-09-10
    • 朊病毒是导致哺乳动物致命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和疯牛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的致命传染因子。阮病毒疾病动物模型主要是通过在小鼠体内引入编码阮病毒蛋白且携带致病突变的基因。此前对其的研究均是将等效的基因引入到小鼠的阮病毒蛋白基因中,并未直接在人类阮病毒蛋白基因上进行致病突变的研究,这限制了对人类阮病毒疾病的理解。 为克服此问题,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于2020年6月9日发表在Plos Biology上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其开发出首个遗传性朊病毒疾病小鼠模型,模拟了人类病毒蛋白(prion protein,PrP)基因(PRNP)A117V突变引起的人类遗传性病毒病(inherited prion disease,IPD)。研究人员将突变的人类阮病毒基因引入到未携带小鼠阮病毒基因的小鼠体内,通过研究未接种的小鼠的大脑样本,结果发现生长到超过475天的小鼠会自发产生错误折叠的阮病毒蛋白簇,而将这些蛋白簇接种到其他携带相同突变的年轻小鼠体内后,产生的分子和神经病理学表型与那些将来自IPD A117V患者的脑分离物接种到相同小鼠后产生的情况相一致。这是研究人员首次在小鼠机体中发现完全由突变的人类阮病毒蛋白所引起的自发感染现象,该研究中的117VV Tg30小鼠品系也成为第一个仅表达突变型人类PrP的转基因模型,这为研究人员深入理解人类阮病毒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阮病毒疾病新型疗法的开发奠定了一定基础。 宋琪 编译自https://journals.plos.org/plosbiology/ article/file?id=10.1371/journal.pbio.3000725&type=printable 原文标题:Spontaneous generation of prions and transmissible PrP amyloid in a humanised transgenic mouse model of A117V 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