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cap调查发布了7种新的筛查工具》

  • 来源专题:外来生物入侵
  • 编译者: 王成卓
  • 发布时间:2019-04-18
  • ITP很高兴地宣布为重要鞘翅目和鳞翅目害虫推出7种新的筛选辅助工具。这些专门的设计用于检查问题或在通过视觉检查的时候,为APHIS PPQ合作农业害虫调查(cap)计划进行的调查的一部分。cap调查帮助官员监测和收集有关高风险寄主和产品上害虫的数据,包括最近可能被引入美国的害虫。筛选辅助工具是cap合作伙伴必不可少的资源,因为它们向可能对目标群体缺乏或没有经验的分类人员和筛选人员提供基本信息和指导。筛选辅助工具包括(1)害虫对寄主的危害、分布、生活史和分类的背景资料;(2)诊断特征描述;(3)清晰、分步筛选指南:从基础筛选,到一级筛选,再到二级筛选;短二叉键,以区分害虫与其他可能混淆;(4)寄主损伤、成虫与幼虫的详细照片及诊断特征;(4)快速识别害虫的形状和实际大小的大纲插图。

相关报告
  • 《AI全部位辅助诊断系统发布 全球癌症筛查智能诊疗平台助力肿瘤早筛》

    • 来源专题:人类遗传资源和特殊生物资源流失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8-12-01
    • 这是一个AI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这是一个创新者乘风破浪的时代。2018年的RSNA会场,来自全球的放射学专家领略到来自中国医疗AI企业的革命浪潮。 每年11月底于风城芝加哥召开的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是全球规模最大、参会人数最多、最能代表未来技术趋势和行业发展方向的行业盛会,世界第一台CT、磁共振、PET-CT等众多放射学界革命性进步均在此向世人亮相。长达100余年的历史中,RSNA始终引领者全球放射学界的技术潮流与学术风向。 11月28日,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上依图医疗正式发布全球首个基于医疗人工智能技术的癌症筛查智能诊疗平台及care.aiTM胸部CT智能4D影像系统。 此次发布的癌症筛查智能诊疗平台依托于依图医疗先进的系列医疗AI产品,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癌症早筛领域,联合国内数百家医疗机构,建设涵盖肺癌、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等多个高发癌症的智能诊疗平台,为临床专家提供影像检出、病灶分析、临床决策辅助、患者管理等AI服务,这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第一次基于大样本人口进行的重疾筛查。 作为癌症筛查智能诊疗平台的有力支撑,care.aiTM胸部CT智能4D影像系统在全球范围内首次突破单一肺结节检出,病灶检出能力涵盖结节、斑片影、条索影、囊状影、纵膈淋巴结、胸腔积液等超过95%的胸部CT影像所见,并能够完成病灶征象分析与诊断,进行疗效预测与评价。 WHO发布的《2018全球癌症年报》显示:2018年全年,全球预计有1810万癌症新发病例和960万癌症死亡病例,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胃癌等癌症仍在快速增长,多种高发癌种的分布地图上中国均“榜上有名”,而人工智能技术是被认为最有希望提升优质医疗资源供给能力,助力大规模的癌症早筛,有效提高高发癌种的五年生存率。 然而正如本届RSNA大会主席Vijay M.Rao,MD在接受Daily Bulletin的采访时的态度:AI和机器学习应用已经在放射学中有效的证明了自己的价值,AI应用将医生从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更高效的工作,但我们仅仅了解这些技术的皮毛。 长期以来,绝大部分医疗AI企业的肺部影像诊断产品拘泥于结节检出一项单一任务,而结节仅占肺部CT影像所见的全部病灶的60%,其余占病灶总数40%左右的斑片影、条索影、囊状影、等均无法检出,与肺部密切关联的纵隔和胸膜病变也无法检出。 care.aiTM胸部CT智能4D影像系统是胸部CT影像智能诊断领域的重大突破,是全球首款能够进行全部位诊断的AI解决方案。该系统在业内首次突破结节检测,病灶检出能力涵盖结节、斑片影、条索影、囊状影以及纵膈淋巴结、胸腔积液等超过95%的胸部CT影像所见,在全球尚属首次。 该智能系统在病灶检出基础上,对这些病变进行全面量化的智能分析,不仅能够智能评价病灶的恶性概率,还能对影像诊断恶性的病灶提供临床分期的影像学依据。并且通过依图独创的“YIF弹性配准”技术,实现自动配准任意时间点的图像,赋予3D图像精确的时间维度,推演病变倍增时间等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从而提供人眼无法观察和判断的更多维度的丰富信息,为放射科医生提供前所未有的AI智能诊断工具。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主任金征宇在发布现场表示:只能检出肺结节的医疗AI并非放射科医生的助手。而care.aiTM胸部CT智能4D影像系统发布意义巨大,能够涵盖多种病灶的AI系统能够有效减轻临床医师工作压力,助力肿瘤早筛,将医疗AI从“可用”变成了“好用”,并向“必须用”进化。 依图医疗副总裁方骢在与会的演讲中透露:在中国,AI正在成为助力癌症早筛的重要工具,一项名为“AI防癌地图”的大规模肿瘤早筛行动已经开始。已联合数百家医疗机构,覆盖中国覆盖19个省市自治区。以AI应用提升医疗机构服务供给能力,助力医疗机构进行大规模的肿瘤早筛行动,提升区域居民肿瘤早筛水平的同时,为大规模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健康数据。 2018年5月-7月,由依图医疗联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肺癌AI早筛行动中,依托于先进的低剂量螺旋CT及肺癌影像智能诊断系统,在1323名高危人群中共发现了10名肺癌患者,其中9例肺癌为早期。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将医疗AI技术大规模应用于肿瘤早筛领域。 方骢表示:“性能先进可靠、符合临床需求的医疗AI产品是肿瘤早筛的重要助力,而中国在这一领域正在迅速进步,依图医疗系列AI产品已在全国数百家三甲医院落地,并在部分省份完成县市级区域医疗中心的全覆盖。我们期待能够将先进的AI产品带到全球各地,为推动人类医疗保健水平提升而共同努力。”
  • 《 STM标准和技术委员会图像更改和复制问题工作组发布关于图像诚信问题筛查工具要求和功能清单草案》

    • 来源专题:科技期刊发展智库
    • 编译者:张恬
    • 发布时间:2022-12-09
    •   在学术出版中,与文字抄袭相比,图像更改和/或复制的危害性更大,因此,在出版过程中自动识别图像造假问题尤为重要。STM标准和技术委员会(STEC)任命了一个工作组——STM STEC图像更改和复制问题工作组(STM STEC Working Group on Image Alterations and Duplications),用来研究关于图像更改和/或重复的自动检测工具的问题。工作小组的成员来自STM、Elsevier、JAMA、Springer Nature、Taylor & Francis、BMJ、EMBO出版社、美国化学会、美国物理学会、洛克菲勒大学出版社、Aries System公司和Atypon公司,讨论的主题包括:对这类工具的最低要求、目前的质量、如何衡量它们的质量,以及这些工具如何能被学术出版商广泛、一致和有效地应用。工作组还研究了图像相关问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的标准分类,并提出了在什么条件下允许哪些类型的图像更改的准则。该工作组目前作为STM诚信中心倡议(STM Integrity Hub initiative)的一部分运作。   2021年12月,工作组发布了处理图像诚信问题的建议文件。该文件给出了最佳实践建议和方法,以支持编辑和其他人员对学术期刊的图像诚信问题(主要是关于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图像)进行出版前质量控制或出版后调查。文件中提出的建议是基于两套原则,一是针对研究人员的关于图像伦理的原则,这些原则涉及到在实验过程中应该如何处理图像,以准备将其作为学术记录(包括研究文章、预印本或数据集)的基本证据。二是关于编辑应如何处理图像诚信问题的原则,包括:(1)期刊进行诚信问题评估的范围;(2)编辑在评估中的责任和透明度;(3)编辑对源数据和复制数据应如何考虑;(4)期刊如何与机构在研究诚信案件中合作;(5)期刊之间的合作;(6)期刊对第三方(读者、举报人)意见的处理等。   2022年6月,工作组发布了一份清单草案,列出了针对图像诚信问题的检测工具应该满足的要求、提供的功能,以及开发的优先次序。工作组邀请图像筛选工具的供应商根据这份清单对他们的解决方案进行自我评估。对图像检测工具的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工具可检测图片的类型和范围;对图片的提取功能;对图片的自动识别/分类/归类功能;识别(部分识别)重复的功能;识别对图片进行过操作(拉伸、部分克隆、旋转、镜像等)的功能;无论颜色、对比度、亮度、旋转角度等如何变化,仍能检测到重复的功能;对一些情况(如预印本)能够忽略重复性的功能;等。   供应商的名单和他们自己的评估结果将被分享给出版商,帮助出版商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和供应商。   关于STM诚信中心(STM Integrity Hub)   STM诚信中心的推出是为了给学术交流界提供数据、情报和技术以保护科研诚信。该中心为出版商提供工具和指导,以有效和系统地筛选稿件,检测提交的稿件是否存在科研诚信问题,并对进入学术交流的、违反公认的研究诚信规范和标准的材料的数量不断增加和令人担忧的情况作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