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在医院接受皮下注射速尿治疗恶化的心力衰竭:一项初步研究(家庭-心力衰竭)》

  • 来源专题:重大慢性病
  • 编译者: 黄雅兰
  • 发布时间:2024-11-21
  • 背景

    慢性心力衰竭(HF)患者需要在不住院的情况下治疗充血恶化。

    目标

    这项初步研究评估了一种新型皮下(SC)呋塞米制剂与常规治疗相比对充血恶化的门诊患者的疗效。

    方法

    与常规治疗(UC)相比,慢性心力衰竭和充血恶化的参与者被随机开放标签2:1地SC呋塞米。通过追踪体重来估计减充血。主要终点是30天心血管死亡、心力衰竭事件和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变化分层复合的胜率。次要终点包括呼吸困难严重程度、功能能力和生活质量。

    结果

    34名参与者随机接受速尿SC治疗,17名接受UC治疗。皮下注射呋塞米导致体重下降幅度更大:第3天组间最小均方变化差异为2.02kg(95% CI:3.9至0.14;P = 0.035)。SC呋塞米与UC的比值为1.11 (95%可信区间:0.48-2.50;P = 0.806)。在7点呼吸困难评分(P = 0.017)和6分钟步行试验(P = 0.032)中出现了有利于SC呋塞米的显著组间最小二乘均值差异,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KCCQ)-12总体汇总评分趋势为9.15(95% CI:1.95-20.3;P = 0.106)。SC呋塞米最常见的相关不良事件是轻度输注部位疼痛(11.8%)。

    结论

    SC呋塞米可增加心力衰竭和充血恶化患者的体重减轻。在这项试点研究中,复合主要终点没有统计学意义。然而,呼吸困难评分和功能能力改善的发现,以及KCCQ-12评分的有利趋势,保证了进一步的调查,以进一步证明SC呋塞米作为住院治疗替代方案的临床价值(在家-HF[避免在医院使用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充血-一项试点研究];NCT04593823)

  • 原文来源:https://www.jacc.org/doi/10.1016/j.jchf.2024.07.015
相关报告
  • 《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最佳药物治疗和预后》

    • 来源专题:重大慢性病
    • 编译者:黄雅兰
    • 发布时间:2024-11-21
    • 背景 通过整合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HFrEF)的指导性药物治疗(GDMT)的使用和剂量,最佳药物治疗(OMT)评分可以对HFrEF的临床风险进行分层。 目标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OMT评分衍生的治疗组来描述患者的特征和相关的长期临床结果。 方法 CHAMP-HF(改变心力衰竭患者的管理)包括接受≥1次GDMT的美国慢性HFrEF门诊患者。按照HF合作实验室协会的建议,根据GDMT的基线使用和剂量,OMT亚组被定义为次优(得分< 3)、可接受(得分= 3)和最佳(得分≥4)。校正人口统计学和临床协变量后,Cox比例风险分析用于评估各亚组的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 结果 作者研究了CHAMP-HF登记的4582名参与者,进行了为期2年的随访。平均年龄为68岁,1327人(29%)为女性,2842人(62%)为非西班牙裔白人。人群中的OMT评分中位数为4 (Q1-Q3: 2-5),1628人(35%)为次优,665人(14%)为可接受,2289人(50%)为最佳治疗。与接受或次优治疗的参与者相比,接受最佳治疗的参与者更年轻,家庭年收入更高,并且是从专门的心衰诊所招募的(P均< 0.001)。接受最佳治疗的参与者的全因死亡率较低(调整后HR:0.77;95% CI: 0.64-0.92)和心血管死亡(调整后HR:0.79;95%可信区间:0.65-0.96)。 结论 在一个大型的慢性非卧床HFrEF队列中,OMT对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分层风险进行了评分。
  • 《慢性心力衰竭的死亡模式和预后异常值》

    • 来源专题:心血管疾病防治
    • 编译者:jiafw
    • 发布时间:2018-11-29
    • 背景:心源性猝死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风险评分的预测准确性的影响很少被研究,本研究评估了该类患者中估计死亡概率与死亡模式之间的关系,以及预后异常值中死亡和存活的预测因子。 方法和结果:在GISSI-HF试验中,6859名参与者(平均年龄67±11岁,78%男性,91%,射血分数<40%,平均随访3.5±1.3岁,观察到死亡率28.4%)的MAGGIC 3年死亡概率被检测。心源性猝死的发病率随着死亡概率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低危患者为52.5%(N = 61,概率<14%),高危患者为23.5%(N = 375,概率> 56%,p <0.0001)。在后一组中情况相反,心衰恶化导致的死亡率更高(19.7%比46.1%,p <0.0001),排除心源性猝死后,MAGGIC模型的整体预测准确性得到改善(AUC从0.731降至0.760,p = 0.0034)。在估计低风险(61例死亡,743例存活)的患者中,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是年龄较大、HF病史较长、血清尿酸较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估计高风险(N = 210活着,375死亡)患者的唯一生存预测因素是收缩压升高。 结论:MAGGIC风险评分显示其缺乏预测心源性猝死的能力,特别是在估计死亡风险低的慢性心衰患者中,因此需要更新更好的预后工具来评估心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