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新3600起重机下支撑顺利发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12-19
  • 近日,由南通振华重装建造的振新3600T起重机项目下支撑顺利发运。

    该下支撑高约8米,重约770吨,采用1300吨浮吊吊装上船,经过24小时连续施工,顺利完成吊装、绑扎固定。项目在完成结构件制作、机管电施工、涂装后将发运至扬州环球船厂进行安装。回转底盘、臂架、人字架均已提前达到总装状态,为船体靠泊后的总装、调试及交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该项目自开工以来,项目组成员克服了高温酷暑天气、疫情管控的影响,制定了专项计划,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严谨施工,确保了各构件的顺利发运,体现南通振华重装“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的担当精神。项目计划于12月底下支撑先发运到船厂安装,再靠泊公司码头进行起重机总装调试,后续,项目组将围绕节点计划有序推进,确保项目按期交付。

  • 原文来源:https://wind.in-en.com/html/wind-2425693.shtml
相关报告
  • 《起重机轮胎技术:创新与战略选择》

    • 来源专题:工程机械与高端装备
    • 编译者:赵卫华
    • 发布时间:2025-04-16
    • 在重型机械领域,起重机轮胎作为连接设备与地面的唯一界面,其重要性常常被低估。然而,随着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和起重作业环境的日益复杂,轮胎制造商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力度,重新定义这一关键部件的技术边界。本文将深入探讨起重机轮胎技术的最新进展、市场战略布局以及终端用户的实际需求,揭示这一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的部件如何成为起重作业成功的战略基石。 专业需求催生技术创新 现代移动式起重机面临的作业环境极为苛刻——它们需要在运输模式下高速行驶,同时又要能够灵活应对狭窄的转弯空间。这种双重需求对轮胎结构,特别是侧壁强度提出了极高要求。中国轮胎制造商玲珑轮胎推出的"Crane Primacy"系列正是针对这一挑战的解决方案。该系列采用加强肋条设计与周向块连接结构,显著提升了轮胎的整体结构强度。更值得注意的是,它专门设计了抗不规则磨损模式,这在安全至上的起重作业领域尤为重要。 玲珑轮胎欧洲特种轮胎销售与市场总监Jean-Paul Spijker表示:"我们在Crane Primacy轮胎的性能提升上投入了大量工程时间和精力。这些新轮胎融合了大量来自操作员和司机的市场反馈。"通过新设计、坚固的胎体和改进的复合材料,玲珑现在能够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为OEM和替换市场提供性能卓越的移动起重机轮胎。 除结构创新外,Crane Primacy还采用了非定向胎面设计,据称这不仅提高了燃油效率,还为驾驶员提供了更平稳舒适的驾驶体验。这种全方位的性能优化反映了轮胎制造商对起重机特殊需求的深刻理解。 欧洲市场的战略布局 随着全球工程机械市场的重心转移,亚洲轮胎制造商正积极布局欧洲市场。玲珑轮胎在这一战略中表现尤为突出。该公司已在塞尔维亚建立先进的子午线轮胎生产基地,并于今年9月正式启动大规模生产。这一举措标志着玲珑向"欧洲本土全能型供应商"转型的重要一步,将研发、制造与增强的销售服务体系相结合。 在实现"大规模生产"目标前一个月,玲珑宣布了欧洲扩张计划的第二阶段,包括将各类高性能子午线轮胎的年产量增加110万套。这一产能扩张覆盖商用车轮胎、工程子午线轮胎、农业子午线轮胎以及翻新轮胎等多个细分市场,显示出其对欧洲市场的长期承诺。 欧洲本土企业同样在加强国际化布局。荷兰专业越野和工业轮胎制造商Magna Tyres近期宣布与挪威知名轮胎分销商Norgesdekk建立独家合作伙伴关系。这一战略合作将使Norgesdekk成为Magna Tyres产品在挪威全境的独家经销商,显著增强Magna在斯堪的纳维亚市场的存在感。 Magna Tyres商业总监Hein de Wind表示:"在寻找新合作伙伴时,我们始终寻找那些与我们拥有相同企业价值观的公司,如灵活性,但最重要的是真正的'客户至上'理念。通过这次合作,我们能够更好地服务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OTR细分市场客户。" 欧洲老牌制造商的技术传承 在欧洲市场,拥有悠久历史的轮胎制造商正将其技术积淀转化为创新优势。Mitas品牌的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如今其轮胎在捷克、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斯里兰卡和美国生产,并通过意大利Yokohama TWS的销售网络全球分销。 针对起重机应用,Mitas提供两种关键胎面设计:CR-01和CR-02。CR-01具有更深的胎面花纹和开放式胎面块设计,旨在提供最佳牵引力。其特殊的"Mitas-Link"胎面块连接技术可延长轮胎使用寿命。相比之下,CR-02轮胎则提供了对称胎面花纹和不同排列的肩部部分,减少了滚动阻力和运行中的热量产生。 Mitas物料搬运和工程轮胎产品经理Jaroslav Musil透露:"我们与工程机械制造商利勃海尔合作开发了Mitas CR-02胎面花纹,成功实现了比CR-01轮胎更低的燃油消耗。虽然目前'02'是作为售后市场轮胎供应,但我们也在与这家制造商商讨原厂配套供应事宜。" 这两款轮胎均采用全钢构造,具有低滚动阻力和良好的自清洁能力,符合冬季操作要求,并满足欧盟关于噪声降低的标准。它们的出现体现了欧洲制造商在平衡性能、效率与环保要求方面的技术实力。 日本巨头的战略投资 日本轮胎巨头普利司通也在加强其工程机械轮胎业务。2023年8月,该公司宣布将投资250亿日元升级其日本北九州工厂的设备,该工厂专门生产采矿和工程车辆轮胎。这项战略投资是普利司通2024-2026年商业计划的一部分,旨在通过"价值优于数量"的策略强化其OTR轮胎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投资聚焦于设备升级而非产能扩张,表明普利司通更关注产品附加值和性能提升而非规模竞争。这一举措反映了高端轮胎市场向技术密集型发展的趋势。 终端用户的选择逻辑 英国起重机租赁公司Kavanagh Crane Hire的经验为轮胎选择提供了实用视角。该公司自1973年成立以来一直为其整个车队(包括三台全新的利勃海尔起重机)配备米其林X Crane +轮胎。公司董事Paul Kavanagh表示:"米其林轮胎在磨损和使用寿命方面无与伦比。初始成本可能略高,但物有所值,总体拥有成本超过所有其他制造商。" 据称,米其林X Crane +采用更耐用的胎面橡胶化合物,与前代产品相比磨损寿命提高达20%。其增强的缆线抵抗力和更持久的胎圈区域提高了可靠性,而可开槽设计则减少了浪费,使其更具环保优势。Kavanagh的经验表明,在极端重量下作业的起重机需要能够承受负荷、磨损更少且性能更优的轮胎——这已不仅是成本问题,而是安全与效率的战略决策。 智能化管理的未来趋势 随着技术进步,轮胎管理也正变得更加智能化。英国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解决方案设计制造商TMS近期推出了一款专门针对工业和非公路车辆(包括移动起重机)的新产品。该系统适用于多达24个车轮的任何尺寸车辆,具有四个独立天线和接收器通道,即使在最极端环境下也能确保数据接收。 改进的触摸屏显示器为驾驶员提供清晰快速的轮胎压力检查,而随系统推出的网页应用程序允许用户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Windows PC访问所有系统设置和轮胎数据。这一创新使车队管理者能够实时监控轮胎状态,预防潜在问题,从而降低运营风险和提高效率。 结论:超越成本的战略价值 起重机轮胎技术的发展已远远超出单纯的"橡胶与路面接触"的简单概念。从材料科学到结构设计,从智能制造到智能监测,这一领域正经历着全方位的创新革命。制造商们的全球战略布局与本地化生产相结合,为终端用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多样化选择。 正如Kavanagh Crane Hire的经验所示,选择正确的起重机轮胎已不再是简单的成本计算,而是关乎设备性能、作业安全和长期运营效率的战略决策。在日益复杂的工程环境中,这些技术创新不仅"获得牵引力",更推动着整个起重行业向更高效、更安全、更可持续的未来迈进。
  • 《全球首台3000吨超级浆态床锻焊加氢反应器完工发运》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20-06-05
    • 6月1日,由中国一重大连核电石化有限公司承制的全球首台3000吨超级浆态床浙江石化锻焊加氢反应器完工发运、列装起航,发往浙江舟山。该设备的成功制造,标志着我国超大吨位石化装备制造技术问鼎世界之最,中国一重石化装备极限制造能力再次领跑世界,彰显了中国一重“大国重器”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超级工程的创造实力。   大连市副市长张志宏、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水荣、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设备室副主任尹青锋,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明忠,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陆文俊共同见证中国重型石化装备制造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刻。   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明忠表示,中国一重历来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始终以振兴民族工业和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是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经济安全和科技安全的重要骨干力量。深耕超大型石化技术装备领域近40年,中国一重“双超”锻焊加氢反应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最初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400吨级加氢反应器,到今天震撼面世的3000吨级浆态床锻焊加氢反应器,凝结了几代一重人和我国石化人的心血与汗水,中国一重人在产业报国和科技强国伟大实践中始终奋勇追赶、超越极限,接连不断刷新着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   浙江石化董事长李水荣表示,浙石化项目是国家“十三五”期间的战略项目,是石化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示范性项目,也是浙江自贸区首个落户项目,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国家部委和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关心和支持。由中国一重制造的3000吨超级浆态床锻焊加氢反应器是国内首套、吨位最大的反应器,制造难度大,关键节点多,体现了中国一重在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引领地位和中国制造业在国际的领先水平。中国一重在最短的时间完成制造任务,为浙石化按时间节点完成建设任务付出了艰辛努力,为中国石化设备制造做出了贡献。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设备室副主任尹青锋在致辞中分享了中国加氢反应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艰辛历程,并指出,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设计、中国一重制造的加氢反应器代表着“中国设计”“中国制造”的最高水平,乃至目前世界加氢反应器的最高水平,希望各方一道继续真诚协作,互相支持,设计和制造出规格更大、重量更重、水平更高的加氢反应器,为中国石化领域再造重器。   据了解,2018年5月24日,中国一重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先进的制造工艺、完善的质保体系、优秀的市场业绩,在浙江石化和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的信任、支持下,一举承揽了全部六台3000吨超级浆态床锻焊加氢反应器的制造合同。合同签订后,中国一重坚持秉承创新与精益的理念,在质量上精益求精、在指标上永攀高峰,中国一重齐齐哈尔铸锻钢事业部和大连核电石化有限公司同步启动、技术中心焊接团队与机加团队同向而行,面对反应器超长超重超厚、内部结构特殊等诸多挑战,面临焊接难度极大、新冠疫情爆发等诸多难题,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发挥聪明才智,激发创新活力,顽强拼搏、攻坚克难,自行设计制造了世界先进的3500吨自顶升式数字化托辊,奠定了极限吨位安全旋转焊接的制造基础;认真研究工艺方案,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重型工件主焊缝收缩应力与重力平衡技术;自主制造了深孔全自动TIG焊机,突破了不锈钢衬管深孔自动对接焊接难点。通过严格项目管理、严守工艺规范、严肃质量监管,高质量完成了首台反应器的制造任务,为中国石化装备制造书写了浓重的一笔。   据悉,全球首台3000吨超级浆态床浙江石化锻焊加氢反应器是目前世界在建规模最大的炼化一体化项目——浙江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二期项目的核心设备。设备单重超3000吨、总长超70米、外径6.15米、壁厚0.32米,是目前世界单重最大的浆态床锻焊加氢反应器。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我国石化产业布局,加快中国七大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建设,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蓬勃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