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全北大学开发出柔性OLED用防反射补偿膜》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19-11-05
  • CINNO Research 产业资讯,韩国全北大学Jeung Kwangun教授研究团队(高分子纳米工学科)和Lee Jihun教授研究团队(电子工学部)通过共同研究,开发出了可用于新一代柔性显示的防反射用补偿膜。

    该研究成果刊登在材料科学领域最顶尖的学术杂志《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11月的封面论文上。

    通过重新设计和合成主客分子,大面积诱使这些分子自主组合,开发出了单层的逆波长补偿膜。

    通过涂布,分子自主组合,光聚合的连续工程,通过大面积的一次性涂布工程,制造出逆波长补偿膜,在新一代柔性OLED显示的核心零部件防反射膜领域开启了以超薄膜形态制的道路。

    作为第一作者主导本次研究的博士在读Cheol Yoojin研究员称“通过确保克服了利用目前的延伸工程制作的积层的补偿膜的问题点的原创材料技术,有助于提高用于柔性显示生产的材料,零部件产业的技术实力,降低对外依赖度。”

    本次研究在“产业核心技术开发事业”,“中坚研究支援事业”及“重点研究所支援事业”的支援下完成。

相关报告
  • 《韩国成均馆大学研究团队成功开发高耐久柔性突触半导体材料》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1-12-07
    • 11月30日,科技部网站显示,韩国成均馆大学电子电气工学系研究团队成功开发了高耐久性柔性突触半导体元件。研究成果刊登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观察》上。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在便携式智能设备领域应用需求迅速增加,特别是柔性电子在机器人工程及智慧保健医疗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 据悉,研究组在聚酰胺材料的柔性基板上,将数十纳米厚的非晶体氧化物半导体薄膜进行沉积后作为通道,组成非晶体氧化物半导体、离子—凝胶混合结构,研发出可通过电脉冲信号控制的柔性突触半导体元件,该元件在机械、电压力测试后,表现出稳定的静态及动态动作特性。研究团队利用该元件,制作了弹性阻力传感器安装在手上,通过实验验证了可适用于神经元系统。
  • 《韩国成功开发新型陶瓷滤膜材料》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4-20
    • 近年来,雾 霾在韩国肆虐横行,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雾 霾主要来自于工厂、汽车、家庭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有机碳化物,对人体有一定危害。 随着化石能源消耗量的增长,雾 霾也在持续增加,尽管业内一直致力于开发去除雾 霾的滤膜,但现有的雾 霾滤膜材质主要是塑料纤维材料,气孔尺寸大,无法阻挡细微雾 霾颗粒,而且大部分是一次性产品,如果随意丢弃,对环境也有一定影响。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全北分院复合材料技术研究所从2017年开始致力于太空电梯的开发,在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的支持下,实施了KIST开放型研究的4U复合材料项目。近期,KIST研究团队选用4U项目的核心材料——氮化硼纳米管(BNNT),在全球最早开发出可以回收利用的高端陶瓷滤膜制造技术。研究团队制造的氮化硼纳米管滤膜在等离子可经受900℃超高温的考验,通过将雾 霾中的普通有机微粒子加热到350℃以上,燃烧后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由此实现了滤膜的重复利用。 滤膜为薄膜形态,按照名片尺寸制作,重量约100mg,相当于1个咖啡豆,可以除去99.9%以上的超细微粒子。值得一提的是,不仅可以轻松调节气孔的尺寸,即便反复灼烧,也可以维持良好的粒子去除性能,这有助于大幅节省滤膜更换的费用。 KIST张世圭(音译)博士表示,这一滤膜不仅可以去除细微粒子,还可以用于病毒、水处理、食品等提纯过程。氮化硼纳米管是散热和屏蔽辐射的材料,应用潜力巨大,未来将广泛应用于宇宙航空、电子、汽车、核电等行业。 主导KIST 4U项目的洪载民(音译)分院长表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开发极寒宇宙环境专用材料的过程中,曾经开发出了约2000件新技术,此次韩国极寒材料开发项目通过开发新材料,并投入商业应用,将有助于提高全体国民的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此次研究成果已经刊载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膜科学杂志)的4月1日第551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