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2日,北京大学/昌平实验室刘志博教授团队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Covalent Targeted Radioligands Potentiate Radionuclide Therapy 的研究论文。
常用治疗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可达3到10天。因此,理想的治疗性放射配体需满足优异的肿瘤靶向、足够的肿瘤滞留和快速的正常器官清除。然而,如何平衡药物的血液清除和肿瘤滞留一直是药物设计中的经典难题之一。由于配体-靶点间常为可逆相互作用,传统低分子量放射配体的肿瘤滞留通常不足,大大制约了TRT的疗效。若能开发出一种平台技术,将放射配体以肿瘤选择性的方式不可逆地固定到癌症靶标上,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理想方案。
研究团队基于现代共价药物分子工程,发展了一类新的药物形式——靶向共价放射配体(Covalent Targeted Radioligand,CTR),并从分子、细胞、小鼠及患者层面验证了该平台技术的有效性,突破了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为泛癌种靶点)靶向放射配体因肿瘤摄取、滞留不足导致疗效不佳的瓶颈,初步实现了上文提及的理想方案。据了解,这是 Nature 杂志自1977年以来首次发表核素治疗相关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