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FLIGHT突破性航空氢燃料电池系统》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30
  • 英国领先的燃料电池开发商和制造商智能能源公司(Intelligent Energy)公布了其用于支线飞机的突破性航空燃料电池产品IE-FLIGHT系列,标志着实现可持续航空发展的重要一步。

    IE-FLIGHT燃料电池系统产品具有以下优点:

    -市场领先的功率密度

    -独特的高温排热架构使燃料电池系统能够在高温下运行,从而实现了更小的热交换器,减轻了重量和飞机阻力

    -一流的瞬态响应时间

    -真正的零排放飞行

    英国公司的IE-FLIGHT F300燃料电池系统在范堡罗国际航展上亮相,适用于eVTOL,区域和支线飞机应用。IE-FLIGHT F300既可以安装在新的Part-23飞机设计上,也可以改装到现有的Part-23飞机上。IE-FLIGHT架构可扩展到多MW燃料电池装置,使其适用于Part-25飞机。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需求推动了航空业向零排放解决方案的转变。目前,航空业占全球排放量的2-3%,根据航空客运增长预测,到2050年,这一比例预计将上升至8-15%。

    Intelligent Energy的IE-FLIGHT产品代表了航空业迈向零排放飞行的重大进步,并具有许多运营和环境效益,包括:

    小型热交换器

    IE-FLIGHT燃料电池采用专利蒸发冷却技术,重新定义了高效的热性能。这项技术使燃料电池系统能够在高温下运行,允许使用更小的热交换器,从而减轻重量,减少阻力,提高飞机的整体性能,特别是在高速飞行时。

    活动部件和组件更少

    与传统的飞机燃气轮机或活塞发动机相比,Intelligent Energy的燃料电池系统的机械运动部件明显减少,并且采用先进的燃料电池性能监测方法,可以准确监测IE-FLIGHT燃料电池系统的健康状况,从而为运营商提供规划维修间隔的信心。

    与典型的PEM燃料电池系统相比,IE-FLIGHT系统具有简化的配套装置和更少的组件。这提高了功率密度、可靠性,并降低了批量生产的成本。

    真正的零排放

    虽然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与传统煤油相比具有竞争力,但它仍然不是真正的零排放,而且生产成本很高。氢气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替代品,因为它在燃料电池中可以零排放运行,可以在当地生产,并且加油时间与传统航空燃料相当。

    专为航空设计

    通过调整汽车燃料电池系统,使其适用于航空领域,可替代燃料电池产品已经被创造出来。Intelligent Energy已经采取了一种基本的方法来开发一种专门用于航空领域的核心燃料电池电堆,使IE-FLIGHT燃料电池产品适合未来飞机认证计划的用途。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95234.html
相关报告
  • 《新技术突破有望扭转氢燃料电池的成本困境》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12-22
    • 随着全球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势头强劲,出现了一个关键挑战:如何在太阳能和风能不可用的时期有效储存能源。通过合作研究实现的氢燃料电池技术突破,通过用银替代催化剂中的铂金属,大幅降低了成本,标志着向经济实惠、高效的绿色能源存储迈出了重要一步。 得益于能源部 SLAC 国家加速器实验室、斯坦福大学和丰田研究院 (TRI) 的基础研究,氢燃料电池这一领先的竞争者刚刚获得了巨大的推动,斯坦福大学和以色列理工学院合作开发出一种燃料电池装置,该研究最近已转化为实践。 SLAC 和斯坦福大学联合 SUNCAT 界面科学与催化中心的副科学家 Michaela Burke Stevens 表示:“氢燃料电池在能量存储和转换方面确实具有巨大的潜力,它可以使用氢作为汽油等的替代燃料,但食用燃料电池仍然相当昂贵。” 伯克·史蒂文斯 (Burke Stevens) 表示,问题在于燃料电池通常依赖于含有昂贵铂族金属 (PGM) 的催化剂,以促进化学反应,从而使系统正常工作。这促使伯克·史蒂文斯和她的同事寻找使催化剂更便宜的方法,但对燃料电池的化学成分进行如此根本性的改变是一项艰巨的挑战:科学家经常发现在他们的小型实验室设置中起作用的催化剂并不奏效。 这一次,研究人员通过用更便宜的替代品白银部分替代铂族金属来平衡成本。但真正的关键是简化将催化剂添加到电池电极上的化学配方。 科学家通常将催化剂混合到液体中,然后将其铺展到网状电极上,但这些催化剂配方在不同的实验室环境中使用不同的工具并不总是以相同的方式发挥作用,这使得将工作转化为现实世界的应用变得困难。“湿化学工艺对于实验室条件而言并不是特别有弹性,”SUNCAT 总监 Tom Jaramillo 说道,正是该公司使此次合作成为可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SLAC 团队使用真空室来更受控地将新催化剂沉积到电极上。“这种高真空工具是一种‘所见即所得’类型的方法,”Jaramillo说。“只要你的系统校准得好,原则上人们就可以很容易地重现它。” 为了确保其他人能够复制他们的方法并将其直接应用于全尺寸燃料电池,该团队与以色列理工学院的专家合作,他们证明了该方法在实际的燃料电池中有效。 “这个项目并不是为了在这里进行燃料电池测试而设立的,因此我们非常幸运。”该项目的斯坦福大学研究生 José Zamora Zeled?n 与达里奥·德克尔 (Dario Dekel) 和他在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博士生约翰·道格林 (John Douglin) 建立了联系,他们的目的是测试实际的燃料电池,因此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资源组合, 两个团队共同发现,通过用更便宜的银替代以前催化剂中使用的一些铂族金属,他们可以以低得多的价格实现同样有效的燃料电池——现在他们有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催化剂开发方法,借此可以开始测试更雄心勃勃的想法。 “我们可以尝试完全不含铂族金属,”Jaramillo 说,他是以色列理工学院化学工程教授兼大以色列理工学院能源项目主任,他对此次合作的潜力同样感到兴奋。“这对于燃料电池的研究以及燃料电池行业的实际催化剂开发都有很大的好处,”他说。 展望未来,此类研究将决定燃料电池是否能够发挥其潜力。燃料电池对于重型运输和清洁能源存储来说确实令人兴奋且有趣,但最终还是要降低成本,这就是这项合作的目的。 来源:ScitechDaily
  • 《我国科学家在氢燃料电池CO中毒去除研究取得突破》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6-03
    • 氢燃料电池汽车是以氢气为燃料的新能源清洁动力汽车,具有“零”排放、能量转化效率高的显著优势,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然而现阶段,制约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和普及的关键难题之一就是氢燃料电池的CO中毒问题。   针对该关键性科学难题,在“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等的支持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路军岭、韦世强及杨金龙等研究组联合攻关,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首次在SiO2担载的Pt金属纳米颗粒表面精准构筑出单原子分散的Fe1(OH)x物种,制备出一种新型的Fe1(OH)x-Pt界面催化剂,实现了在-75°C至110°C的超宽温度区间内100%的选择性CO去除,突破了现有CO氧化反应中催化剂工作温度高和温区窄的两大瓶颈限制。该工作中,研究人员通过原位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谱分析,证实在CO氧化反应气氛中Fe1(OH)x物种的结构是Fe1(OH)3。并通过理论计算,进一步确定了Fe1(OH)3在Pt表面上的空间构型,深入揭示了其催化反应机理。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Nature)期刊上。   该研究工作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心脏”提供了一种全方位的有效保护手段,解决了在各种极端气候条件下频繁冷启动和连续运行期间的CO中毒问题,为该类汽车的未来推广扫清了重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