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工智能人才现状分析》

  • 编译者: 程冰
  • 发布时间:2024-11-22
  • 2024年2月,英国数据公司Zeki聚焦人工智能生态系统中的人才情况,发布了《2024年人工智能人才现状》(The State of AI Talent 2024)的报告,该报告基于过去10年的人工智能人才数据,结合机器学习和强化学习等技术,描绘了14万人工智能顶尖人才的研究成果和职业路径,揭示了一流人工智能科学家和工程师等人才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趋势及其背后原因。

    一、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现状

    随着全球企业布局人工智能相关业务,对顶尖人才需求大增。美国五大科技公司虽因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但在人才聘用上面临激烈国际竞争,全球其他大型科技公司雇佣的顶尖人工智能人才数量更多。这些人才跨境流动性高、频繁换职且注重自身价值实现,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市场化及提升可信度。美国在全球人才市场主导地位渐失,欧洲医疗等行业吸引顶尖人工智能人才数量大幅增加,其他受监管行业也在培养相关人才。能吸引并留住人才的公司将扩大领先优势,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内部培训。

    二、全球人工智能人才趋势

    1. 人才市场两级化:自2015年起,美国大型科技公司引发顶尖人工智能人才争夺潮,形成人才引进国和输出国两级市场,人才流失国家面临技术落后风险。

    2. 美国五大科技公司人才流动率高:其曾是人才职业发展快速通道,但高流动率和大规模招聘模式因市场份额下降和成本上升面临挑战。

    3. 中型人工智能公司难生存:大型公司主导市场,收购有潜力初创公司,中型公司要么发展壮大要么被收购。

    4. 人工智能推动产业转型:汽车、医疗等行业在人工智能驱动下重塑产业生态,医疗行业吸引人才能力指数增长,部分行业则未能吸引顶尖人才。

    5. 部分国家人才流失或吸引人才:英国、德国等国吸引人才,印度、西班牙等国人才流失,亚洲和东南亚国家与美国进行人才交换。

    三、研究发现

    1. 人才竞争的赢家和输家:美国大型科技公司扩张引发人才需求激增,造成全球人才市场失衡,欧洲发达经济体形成两级系统。各国政府意识到风险,部分国家已开始扭转人才净流失局面,人才流向受国家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影响。

    2. 五大科技巨头招聘模式遇挑战:其招聘模式面临竞争加剧导致成本上升压力,因需支持更强计算能力,该模式或难持续。

    3. 市场向纵深化和多样化发展: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将更多样化,大型企业市场份额增长,中型研究组织吸引学术人才但人才流入工业界少,小型公司招聘人才多且具多样性。

    4. 人才快速增长的行业:医疗、汽车等行业采用人工智能速度快,欧洲公司在医疗和国防领域招聘人才领先,部分小公司也成功吸引顶尖人才,咨询公司也在加速招聘。

    5. 各国人才生态系统调整:人才流失影响国家安全发展,英国和德国扭转局面,法国等国落后,美国科技巨头从印度和以色列大学招聘导致人才流入美国,以色列能留住部分人才,印度则表现不佳。

相关报告
  • 《2025年人工智能十大趋势》

    • 编译者:程冰
    • 发布时间:2024-10-31
    • 美国《福布斯》杂志于9月24日刊登题为《人人都必须为2025年的十大人工智能趋势做好准备》的文章,作者为未来学家伯纳德·马尔。文章深入剖析了2025年人工智能(AI)的十大趋势,这些趋势不仅预示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反映了人类社会在面对科技变革时的适应与挑战。 今年,几乎所有主要的软件工具都在匆忙整合生成式人工智能功能。谁都不愿意错过这次上船的机会。2025年,我预计,人类将更多地考虑如何与人工智能携手合作,扩展我们的技术能力,同时腾出时间把我们的创造性和人际交往技能应用到机,器仍然无法管理的工作中这不是简单地把聊天机器人添加到所有领域,而是未来一年智能企业开始利用人工智能创造真正价值的方式。 趋势二:实时自动决策 随着企业开始从战略上应对利用人工智能的挑战,那些拥有更加成熟的人工智能战略的企业将走向整个业务流程的端对端自动化。这很可能发生在物流、客户支持和营销领域,算法将在这些领域进行决策,比如如何管理库存和如何以最小的人为干预回应客户问询。这将带来更高的效率和对变化中的客户习惯与市场状况更快的反应速度。 趋势三:“负责任”的人工智能 在2025年,人们将日益意识到以一种合平伦理、安全、透明、可靠和尊重知识产权的方式开发和部署人工智能的重要性。虽然这其中有部分将由立法推动,但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不负责任地使用人工智能可能造成的危害。许多人现在意识到人工智能偏见和幻觉的危险,并明白要将这种危险降到最低需要人类协同一致的努力。选择无视这一点或走捷径的企业在2025年可能会被曝光、遭遇监管机构的压力和顾客的抛弃。 趋势四:文生视频与新一代语音助手 想象一下:你可以仅仅写出一部电影的主要情节,或是一段视频的一个小片段,然后,整个视频就会在你眼前真实播放出来。想想ChatGPT(聊天生成预训练转换器),只不过生成的是活动的图像。OpenAI公司今年利用其Sora(“天空”)模型展示了这一概念,2025年它可能会开始投入使用。虽然我不认为人们马上能根据提示创作出让迪士尼公司失去收入的电影,但这是令人着迷的一瞥,可以让人看到,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将走向何方,以及它可能具备的能力。 趋势五:人工智能立法和监管更加完善 人工智能语音助手(想想Siri或Alexa)多年来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但传统上他们的对话能力非常有限。今年,OpenAl为ChatGPT展示了一种新的“可中断"的先进语音模式,能够进行与人类对话高度类似的对话。而谷歌已经开始将Gemini (“双子座”"人工智能模型)聊天机器人整合到移动设备中,取代现在已经过时的"Hey Google"功能。我认为,2025年,我们将看到这些能力出现在越来越多的设备中,使之能够进行更自然、更有意义的语音沟通。 趋势六:人工智能体或将流行 可以公正地认为,迄今为止,各国政府和立法人员一直在努力应对监管人工智能的挑战。今年,欧盟和中国通过了旨在限制人工智能造成伤害可能性的法律。措施包括将“深度伪造”定为犯罪,对金融、执法等领域应用人工智能进行规范等。2025年,我们可以预期更多规定出台,重点是优先考虑人权,将发生歧视和虚假信息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趋势七:“后真相”世界 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多数人工智能工县都是以执行简单任务为基础,比生成文本或解读数据以作出预测,人工智能体是能够在没有得到精确指令的情况下运作的工县,它们会把无数任务串在一起,并根据所取得的结果调整自己的行为。这可以被视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一步,它能够完成许多不同类型的任务。然而,这也让人们更加质疑人工智能监管和问责的必要性。 趋势八:人工智能+网络安全 2025年,整个社会将面临人工智能带来的假内容和假消息爆发式增长的重大挑战。今年在全球范围内已发生干预选举的尝试。有人说,这意味着我们已经到了一个“后真相"时代,我们不再能够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一切。2025年,我预计社会将开始应对这一挑战。这一改变将由各国政府通过立法推动,同时也将在民间通过教育和让人们学会更小心地辨别呈现给他们的信息来推动。在2025年,网络攻击将继续变得越来越频繁和复杂。这意味着,人工智能系统在网络安全威胁造成严重破坏之前发现潜在漏洞、异常情况,以及让网络安全系统自动化等方面将变得更加重要。不过,这并不全是关于看不见的、位于幕后的算法。随着越来越多的威胁以网络钓鱼和社会工程攻击的形式出现,聊天机器人能通过模拟网络钓鱼教会我们如何发现威胁和避免成为受害者。 趋势九:量子人工智能 量子计算虽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它可能给人工智能带来革命性变化。量子计算利用亚原子水平上的材料表现出的奇特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执行某些计算任务。让算法能够以亿倍于标准计算机的速度运行,不仅仅会让人工智能变得更快,它还可能完成全新的任务,在从疫苗和医药研发到新材料和新能源的生产等领域开辟新的可能性。预计在2025年,这种令人惊叹的潜力给人们带来的兴奋将开始增长。 趋势十:“可持续”的人工智能 可持续人工智能包含两个因素。首先,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基于云的人工智能系统需要耗费巨大能源,我认为,我们将在数据中心看到大家齐心协力地转向可持续和可再生能源。其次,旨在提高可持续性、减少其他行业的环境足迹的人工智能应用潜力巨大。利用算法尽量减少农业用水和杀虫剂的使用,到在城市更有效地引导交通出行,以减少汽车排放造成的污染,2025年人工智能将继续让自己成为环境保护的有力工具。
  • 《2017年工业机器人市场机遇及现状分析》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战略政策
    • 编译者:杨芳
    • 发布时间:2017-04-20
    • 用工需求延续回暖态势。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及景气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一季度,9万多家企业调查单位的用工需求延续去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回暖态势,工业企业用工需求增加的企业比例比去年四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 近一年来,有万余家新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相继投产,占到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4%,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7.8%。 机器人 本体市场需求旺盛, 需求有望实现 25%同比增长。预计2017年我国机器人整体市场需求量约 11.5 万台,同比增长 25%,其中多关节工业机器人(3 关节以上)有望达到7万台。 从下游需求市场来看,3C 制造业需求强劲。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 3C 制造基地,对相关自动化 设备需求较大。2015年中国机器人销量中 3C行业占到 17%,已成为第一大需求领域。2017 年智能手机行业,特别是苹果手机产品换代有望带动自动化设备的需求爆发。目前,在显示屏幕领域 Oled、手机外壳材质领域 3D 玻璃已经率先在部分手机企业的新机型上采用,如果苹果跟进采用的话,将极大带动相应的自动化生产设备的采购需求。 汽车产业链需求同样旺盛。汽车行业是工业机器人传统需求的最大市场,特别是高端的 6 轴工业机器人。2016 年汽车行业整体销量2,802万辆,同比增长 13.65%,其中国内制造的汽车销量约 2,775 万辆,同比增长 13.75%;带动汽车公司固定资产投资 1.2 万亿元,同比增长 4.5%。预计2017 年,汽车工业仍然是工业机器人市场的主要需求市场,特别是高端的 6 轴多关节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