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鼠缺血性损伤模型中,通过NO增强的细胞外小泡增强周细胞-内皮相互作用驱动血运重建》

  • 来源专题:重大疾病防治
  • 编译者: 蒋君
  • 发布时间:2023-11-21
  • 尽管医疗和外科治疗有所改善,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严重肢体缺血(CLI)患者被认为是血运重建的“无选择”。在本工作中,通过用NO纳米笼修饰干细胞衍生的纳米级细胞外小泡,构建了一氧化氮(NO)增强和活化的纳米小泡再生试剂盒(n-BANK)。我们的结果表明,n-BANKs可以将NO储存在内皮细胞中,以便在CLI血运重建的周细胞募集后释放。值得注意的是,n-BANKs使内皮细胞能够触发eNOS激活并形成管状结构。随后,eNOS衍生的NO有力地招募周细胞来植入新生的内皮细胞管,产生成熟的血管。因此,n-BANKs在CLI后使雌性小鼠完全血运重建,从而实现肢体保护和恢复运动功能。鉴于n-BANK引起周细胞-内皮相互作用以创建功能性血管网络,它在血运重建方面具有很好的治疗潜力,以减少CLI相关的截肢,这可能会影响再生医学。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43153-x
相关报告
  • 《Nature | 谷氨酸作用于酸感应离子通道,加重缺血性脑损伤》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7-12
    • 2024年7月10日,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发表题为Glutamate acts on acid-sensing ion channels to worsen ischaemic brain injury的文章。 传统上,谷氨酸被认为是激活中风中 NMDAR(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依赖性细胞死亡通路的第一信使,但使用 NMDAR 拮抗剂进行的临床试验未获成功,这与其他机制的参与有关。 该研究发现谷氨酸及其结构类似物(包括 NMDAR 拮抗剂 L-AP5(又称 APV))能强效增强酸感应离子通道(ASIC)介导的电流,而这种电流与酸中毒诱导的中风神经毒性有关。谷氨酸会增加 ASIC 对质子的亲和力及其开放概率,从而加剧体外和体内模型中缺血性神经毒性。定点突变、结构建模和功能测试揭示了 ASIC1a 细胞外结构域中真正的谷氨酸结合腔。通过计算药物筛选发现了一种小分子 LK-2,它能与该空腔结合,并取消谷氨酸对 ASIC 电流的依赖性增效,但不影响 NMDARs。在缺血性中风小鼠模型中,LK-2 可缩小梗死体积并改善感觉运动的恢复,这与 Asic1a 基因敲除或其他阳离子通道基因敲除小鼠的情况相似。 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谷氨酸作为 ASIC 的正异构调节剂,可加剧神经毒性,而优先靶向 ASIC 上的谷氨酸结合位点而非 NMDAR 上的结合位点,可能是开发中风治疗药物的策略,因为 NMDAR 拮抗剂不会产生精神副作用。
  • 《TET2 突变髓系细胞通过 CNS 浸润和增强小鼠的吞噬作用减轻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

    • 来源专题:再生医学与脑科学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25-07-08
    • 克隆性造血 (CH) 与许多与年龄相关的疾病有关,但其与阿尔茨海默病 (AD) 的相互作用仍不清楚。在这里,我们表明 TET2 突变体 CH 与英国生物样本库中晚发性 AD (LOAD) 风险降低 47% 相关,而 CH 的其他驱动因素不提供保护。在 AD 小鼠模型中,Tet2 突变骨髓移植减少了认知能力下降和 β-淀粉样蛋白斑块的形成,这是 Dnmt3a 突变骨髓未观察到的效果。在 Tet2 突变型骨髓受者中检测到骨髓来源的小胶质细胞样细胞的比率增加,TET2 突变型人诱导多能干细胞 (iPSC) 衍生的小胶质细胞比 DNMT3A 突变型或野生型小胶质细胞更具吞噬性和过度炎症性。引人注目的是,单细胞 RNA 测序 (scRNA-seq) 显示,由于趋化因子信号传导,移植了 Tet2 突变骨髓的小鼠大脑中的巨噬细胞和巡逻单核细胞增加。这些研究揭示了 CH 对外周髓系细胞浸润介导的 AD 发病机制的 TET2 特异性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