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鼠缺血性损伤模型中,通过NO增强的细胞外小泡增强周细胞-内皮相互作用驱动血运重建》

  • 来源专题:重大疾病防治
  • 编译者: 蒋君
  • 发布时间:2023-11-21
  • 尽管医疗和外科治疗有所改善,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严重肢体缺血(CLI)患者被认为是血运重建的“无选择”。在本工作中,通过用NO纳米笼修饰干细胞衍生的纳米级细胞外小泡,构建了一氧化氮(NO)增强和活化的纳米小泡再生试剂盒(n-BANK)。我们的结果表明,n-BANKs可以将NO储存在内皮细胞中,以便在CLI血运重建的周细胞募集后释放。值得注意的是,n-BANKs使内皮细胞能够触发eNOS激活并形成管状结构。随后,eNOS衍生的NO有力地招募周细胞来植入新生的内皮细胞管,产生成熟的血管。因此,n-BANKs在CLI后使雌性小鼠完全血运重建,从而实现肢体保护和恢复运动功能。鉴于n-BANK引起周细胞-内皮相互作用以创建功能性血管网络,它在血运重建方面具有很好的治疗潜力,以减少CLI相关的截肢,这可能会影响再生医学。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43153-x
相关报告
  • 《Nature | 谷氨酸作用于酸感应离子通道,加重缺血性脑损伤》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7-12
    • 2024年7月10日,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发表题为Glutamate acts on acid-sensing ion channels to worsen ischaemic brain injury的文章。 传统上,谷氨酸被认为是激活中风中 NMDAR(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依赖性细胞死亡通路的第一信使,但使用 NMDAR 拮抗剂进行的临床试验未获成功,这与其他机制的参与有关。 该研究发现谷氨酸及其结构类似物(包括 NMDAR 拮抗剂 L-AP5(又称 APV))能强效增强酸感应离子通道(ASIC)介导的电流,而这种电流与酸中毒诱导的中风神经毒性有关。谷氨酸会增加 ASIC 对质子的亲和力及其开放概率,从而加剧体外和体内模型中缺血性神经毒性。定点突变、结构建模和功能测试揭示了 ASIC1a 细胞外结构域中真正的谷氨酸结合腔。通过计算药物筛选发现了一种小分子 LK-2,它能与该空腔结合,并取消谷氨酸对 ASIC 电流的依赖性增效,但不影响 NMDARs。在缺血性中风小鼠模型中,LK-2 可缩小梗死体积并改善感觉运动的恢复,这与 Asic1a 基因敲除或其他阳离子通道基因敲除小鼠的情况相似。 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谷氨酸作为 ASIC 的正异构调节剂,可加剧神经毒性,而优先靶向 ASIC 上的谷氨酸结合位点而非 NMDAR 上的结合位点,可能是开发中风治疗药物的策略,因为 NMDAR 拮抗剂不会产生精神副作用。
  • 《源自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神经祖细胞的小细胞外囊泡可减轻视神经损伤小鼠模型中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变性》

    • 来源专题:再生医学与脑科学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24-09-29
    • 几项研究发现,神经祖细胞 (NPC) 的移植可促进受伤神经元的存活。然而,细胞移植后整合率差和致瘤风险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小细胞外囊泡 (sEV) 含有用于神经元保护和再生的生物活性分子。既往研究表明,干细胞/祖细胞来源的 sEVs 可以促进神经退行性眼病和其他眼病的神经元存活和神经功能的恢复。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在视神经挤压小鼠模型中将源自人诱导多能干细胞 (hiPSC) 和 hiPSCs 分化的 NPC (hiPSC-NPC) 的 sEVs 玻璃体内移植。我们的结果表明,这些玻璃体内注射的 sEVs 被视网膜细胞摄入,尤其是那些位于神经节细胞层的 sEV。用 hiPSC-NPC 衍生的 sEVs 治疗减轻了视神经挤压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变性,并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激活来调节视网膜微环境。成分分析进一步揭示,hiPSC-NPC 衍生的 sEVs 将神经保护和抗炎 miRNA 货物转运到靶细胞,这对视神经损伤后的 RGC 具有保护作用。这些发现表明,源自 hiPSC-NPC 的 sEVs 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视神经病变无细胞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