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中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人员首次在病毒中发现朊病毒。朊病毒是一类具有感染性的错误折叠的蛋白,这种蛋白能将某种错误的构象在同种甚至异种蛋白间传递,最终导致所有蛋白都发生变构。受限于朊病毒的预测和鉴定手段,科学家此前仅在动物、植物、真菌和细菌中发现过朊病毒的存在,而作为自然界中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生命形式,病毒中是否存在朊病毒一直不为人所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对杆状病毒表达因子LEF-10的长期研究,最终鉴定出其为一个病毒编码的朊病毒。该成果证明了病毒中确实存在朊病毒,而此前的研究已经证明孢疹病毒感染与阿尔茨海默症具有某种联系,因此孢疹病毒编码的朊病毒很有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症发生的原因。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