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海洋中发现一类新的病毒》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angcui
  • 发布时间:2018-02-01
  • 在从世界海洋中获取的水样本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类病毒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分析,这是因为它具有利用标准的测试方法无法检测到的特征。然而,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成功地分离出和研究这类难以捉摸的病毒中的一些代表性病毒。这类病毒提供了病毒进化过程中一个关键的缺失环节,并且在调节细菌群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关探究结果于2018年1月24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major lineage of non-tailed dsDNA viruses as unrecognized killers of marine bacteria”。

    病毒是主要的细菌捕食者,而且这些研究结果提示着目前的细菌病毒(即噬菌体)多样性的观点存在着一个主要的盲点。这些结论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后研究员Kathryn Kauffman、土木与环境工程教授Martin Polz、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Libusha Kelly教授等人通过对海洋样本进行详细分析而得出的。

    这些新鉴定出的病毒缺乏在大多数已经被分类和测序的细菌病毒表面上发现的“尾部(tail)”,而且具有几种其他的不同寻常的性质,从而导致它们在之前的研究中被遗漏掉。为了反映这一事实,这些研究人员根据希腊神话中的一个很难被抓住的人物,将这个新的病毒群体命名为Autolykiviridae。而且,不同于那些仅仅捕食一种或两种细菌的典型病毒,这些没有尾部的病毒类型能够感染数十种不同的细菌类型(通常是来自不同的物种),从而突显出它们的生态重要性。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25474
相关报告
  • 《我科学家发现新一类半金属》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8-22
    • 从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获悉,该中心田明亮研究员课题组通过对层状结构的PtBi2在40特斯拉高磁场下的量子输运特性测量及第一性原理能带计算研究,发现层状结构的PtBi2是新一类三重简并拓扑半金属,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拓扑半金属材料具备奇异的磁输运性质,如手性负磁阻、巨磁电阻、极高的载流子迁移率等特点,在未来低能耗电子学器件应用上具有重要价值,因而成为国际凝聚态物理研究的前沿和热点研究方向之一。 此前实验发现的拓扑半金属材料有三种,分别为狄拉克(Dirac)半金属、外尔(Weyl)半金属、节线(nodal-line)半金属,且三种材料中包含的准粒子均为四重或两重简并费米子,即在同一个能级态同时存在两种或者四种半奇数自旋数。但是目前人们仅在钨—碳型材料WC和MoP中确认存在三重简并费米子。 科研人员制备了高质量的具有三角格子特征的层状PtBi2单晶样品,利用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的水冷磁体和混合磁体对其磁输运性质进行了详细表征研究,并进一步利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层状PtBi2的能带结构。结果表明,层状结构的PtBi2是新一类三重简并拓扑半金属,且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相对于WC和MoP两种材料,PtBi2的三重简并点离费米面较近,可直接对应为新奇费米子的特性。二是层状PtBi2易于解理,在制备器件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这对制备小尺寸微纳器件及性能的调控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这项研究工作对促进人们认识电子拓扑物态,发现新奇物理现象,开发新型电子器件以及深入理解基本粒子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 《新冠病毒或只是“冰山一角”,科学家新发现5500种RNA病毒》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05-09
    • 近日,来自美国、法国和瑞士等国家的国际研究团队,借助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从世界各地收集的海水样本中确定了5500种新的RNA病毒,创建了一个关于RNA病毒的数据库。相关研究成果以“Cryptic and abundant marine viruses at the evolutionary origins of Earth’s RNA virome”为题,发表在Science上。这项研究增加了生态学研究的可能性,重塑了人们对这些小但重要的亚微观粒子如何进化的理解。另外,此项发现也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地球上的早期生命是如何进化的,进而追溯生命的起源。 目前科学界对于RNA病毒在疾病之外的研究和认识并不充分,其进化速度比DNA病毒快得多。虽然科学家们已经对自然生态系统中数十万种DNA病毒进行分类,但对RNA病毒的研究却相对较少。 在这项研究中,为了识别含有RNA遗传物质的新病毒,研究人员通过运用机器学习和系统发育树两种方法,对全球约35000个水样进行分析,最终发现了5500种新病毒。在此前,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确认了RNA病毒界的五个门类,而此次新发现的RNA病毒并不能完全被归入已知的病毒门类当中,至少需要5个新的RNA病毒门类才能囊括它们。研究人员将这些病毒分别归入五个新提出的病毒门类,包括Taravircota、Pomiviricota、Paraxenviricota、Wamoviricota和Arctivicota。 论文主要作者Matthew Sullivan表示,在整个海洋中发现了一个完整的RNA病毒门类Taravircota,这表明它们在生态上非常重要。这一新的RNA病毒门类可能是数十亿年前早期RNA病毒进化中“缺失的一环”,将RNA病毒两个不同的已知分支连接起来,这两个分支据称在复制方式上存在分歧。这些努力为将RNA病毒整合到生态和流行病学模型中提供了关键基础知识。 研究人员从海上浮游生物体中提取基因序列,并将分析范围缩小到含有RdRp这一基因的RNA序列,这种基因在RNA病毒中已经进化了数十亿年,而在其他病毒或细胞中并不存在。RdRp的存在可以追溯到地球上首次发现生命时,到如今,它的序列位置已经发生多次变化,因而传统的系统发育树关系不能仅用序列来描述。研究人员使用机器学习来分析44000个新序列,以总结数十亿年的序列变化,并通过展示该技术已准确分类已识别的RNA病毒序列来验证该方法。 对此,Sullivan表示:“我们创造了一种计算可复制的方式来校准RNA病毒序列,我们有信心可以更准确地反映RNA病毒的进化”。Zayed表示:“RdRp是最古老的基因之一,弄清楚RdRp是如何随时间进化的,可能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地球上早期生命是如何进化的。这不仅是在追溯病毒的起源,也是在追溯生命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