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在世界海洋中发现将近20万种病毒群体》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病毒学领域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 wuyw
  • 发布时间:2019-05-13
  • 2019年5月9日讯,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法国、瑞士、意大利、荷兰、加拿大、德国、英国、比利时和俄罗斯的研究人员报道世界海洋的病毒多样性比之前报道的要大得多。他们基于对146份海水样本的DNA分析,发现了将近20万种病毒群体。相关研究结果于2019年4月25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Marine DNA Viral Macro- and Microdiversity from Pole to Pole”。

    这些研究人员在包括北冰洋和南冰洋在内的一系列探险中收集了来自将近80个地点的海水样本。他们指出,鉴于在将病毒定义为物种方面存在着争议,因此这项新的研究将病毒描述为群体。这些病毒群体可以分为五类:北冰洋、南冰洋、温带和热带海洋上层(temperate and tropical epipelagic, 水面以下200米)、海洋中层(mesopelagic, 水面以下200至1000米)和海洋深层(水面以下1000至4000米)。

    美国田纳西大学的Alison Buchan(未参与这项新的研究)表示,“我认为人们都知道病毒多样性远远超过了巨大的微生物多样性。但是还没有大量的研究试图定量确定这种多样性的程度。”

    这项新的研究包括2013年到北冰洋的一次远征中获得的41份海水样本。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Curtis Suttle(未参与这项新的研究)表示,“仍然有大片的海洋尚未被探究过。”Buchan也指出这些海洋样本代表了时间上的单个快照,在稍后的时间再次采样可能会显示不同的结果。

    科学家们对病毒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很感兴趣。之前针对病毒的研究已报道海洋病毒在促进细菌和藻类死亡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这可能反过来影响海洋生产力。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Ahmed Zayed表示,“病毒控制着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以及它们的进化轨迹。”

    尽管这项研究的重点是来自病毒的DNA,但是未来的研究工作可能包括RNA病毒。Suttle表示,“因此我们仍然只触及了其中的皮毛。”

    参考资料:

    Ann C. Gregory et al. Marine DNA Viral Macro- and Microdiversity from Pole to Pole. Cell, 2019, doi:10.1016/j.cell.2019.03.040.

  • 原文来源:http://news.bioon.com/article/6737796.html
相关报告
  • 《Nature:在世界海洋中发现了感染浮游生物的新型病毒》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3-04-28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一个由海洋学家、化学家和微生物学家组成的国际小组宣布发现了几种新的病毒,它们感染了世界上所有海洋中的浮游生物。相关研究结果于2023年4月19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Mirusviruses link herpesviruses to giant viruses”。在这篇论文中,他们描述了他们如何从塔拉海洋(Tara Ocean)考察期间收集的水样中发现这些病毒的证据,以及他们迄今为止对它们的了解。 病毒被定义为由蛋白外壳包裹着的核酸构成的传染因子。它们只有在感染宿主时才能增殖。病毒已经在广泛的环境中发现,从南极到偏远的岛屿,从大片陆地到大多数水源,包括世界上的海洋。在这项新的研究中,这些作者发现了一类全新的、以前未知的病毒群体,它们通过感染浮游生物生活在世界所有的海洋中。 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在海洋中的病毒,这些作者正在分析塔拉海洋探险期间获得的数据---这是一项大型工程,目的是更好地了解看不见的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程度。作为这项工作的一部分,他们在2009年至2013年期间从全球各地收集了近35000份水样。除了海水之外,这些样本还含有藻类、浮游生物,而且事实证明,还有以前未知的病毒。 对这些病毒的仔细观察表明,它们是感染浮游生物细胞的双链DNA病毒,帮助它们调节海洋中碳和其他营养物的流动。这些作者将它们命名为mirusviruses。他们认为,这些病毒是浮游生物和海洋表面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又有助于养活生活在下面的生物。 这些作者还能够观察到,这些病毒属于Duplodnaviria病毒家族,这意味着它们与导致人类疱疹的病毒有关。但是他们也发现它们在其他方面与Varidnaviria病毒组有关,他们认为,这意味着它们是嵌合体。 这些作者还表示,这一发现不仅增加了有关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浮游生物如何发挥作用的知识,而且还可能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疱疹感染背后的病毒根源。 参考资料: Morgan Gaïa et al. Mirusviruses link herpesviruses to giant viruses. Nature, 2023, doi:10.1038/s41586-023-05962-4.
  • 《巨型海洋病毒中发现一种特殊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19-06-25
    • 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HOI)和斯旺西大学医学院(Swansea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研究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海洋和陆地上的病毒及其引发致命疾病可能性的认识。这项研究检测了神秘的“巨型”病毒携带的基因,这可能代表了与人类疾病有关的巨型病毒的潜在新药靶点。这项研究发表在近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 国际研究小组研究了8000多个病毒基因组,发现许多新发现的巨型病毒含有一种叫做细胞色素P450的酶的多种基因。P450酶在动物、植物和细菌中都很常见,但在新病毒中发现它们却出乎意料。在巨型病毒出现之前,从来没有人认为病毒会有这些基因。P450可能是巨型病毒的药物靶点,这些病毒被认为是引起某些肺炎的原因之一。在不同的病毒中发现P450基因和酶为研究这些重要酶进化打开了新窗口,这可能有助于理解生物学和巨型病毒本身的起源。 病毒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生物“实体”,尽管巨型病毒直到2003年才为人所知,当时人们发现了一种大到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看到的病毒。在第一个巨型病毒中发现了超过1000个基因;相比之下,流感病毒只有14个基因。从那时起,世界各地又发现了携带更多基因和更多P450的巨型病毒,其中一些携带近3000个基因。越来越多的巨型病毒在海洋中被发现,包括在深海中。 (杨皓月 编译)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