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ddaily每日食品】“冰勃朗”究竟动了谁的奶酪?奶茶原材料引热议》

  • 来源专题:食品安全与健康
  • 编译者: 杨娇
  • 发布时间:2025-01-06
  • “奶茶成分曝光!网友不淡定了”“奶茶里的科技秘密被揭开”“比植脂末更狠,网友炸锅”…… 近日,一款被众多头部茶饮品牌使用的饮品原料“冰勃朗”非氢化基底乳,被一则视频推至风口浪尖。 万万没想到,踩着2024年尾巴来的最后一个话题“非氢化基底乳”,影响力能延续到新的一年。但是在食品相关从业人员看来,这根本“不算问题,而是进步”。 1 植脂末、非氢化基底乳, 对谁的影响最大? 2024年12月末,知名测评博主发布了一则奶茶相关的视频,其购买了12家茶饮品牌的奶茶产品,以及市售的冰勃朗、植脂末奶茶原料,并将它们送检。 该视频显示:12家茶饮品牌共计18杯奶茶,均添加了冰勃朗或与之类似的非氢化基底乳;通过比对冰勃朗与植脂末的配料表,发现二者成分高度相似,且冰勃朗还多了一项增稠剂; 冰勃朗送检结果未测出反式脂肪酸,但脱水后的脂肪含量高于植脂末,于是抛出疑问:“奶茶也有科技?” 已被下架的视频截图 该视频传播后引起巨大争议,目前已被平台下架。
  • 原文来源: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TEzMDgwOQ==&mid=2652166376&idx=2&sn=2f7a4dffde0bdd35c0a31bebfe520502&scene=0
相关报告
  • 《【Fooddaily每日食品】行业首创!老牌国货雪糕正在召集“绿色”合伙人…》

    • 来源专题:食品安全与健康
    • 编译者:杨娇
    • 发布时间:2025-04-29
    • 《2024年中国可持续消费报告》指出,超过八成(82.36%)的消费者表示看到低碳消费信息会影响他们的日常消费选择。“清晰、可靠、量化的低碳产品信息”、“简约、品质、健康的生活方式”、“负责任的原材料”成为消费者对于可持续产品最为看重的三大价值。 近几年,随着公众对绿色环保理念的认同加深,市场呈现出显著的消费可持续转向,绿色营销也逐渐从企业附加项升级为重点战略。 在乳品行业,从牧场到餐桌,与自然资源深度关联的特性决定了其绿色发展本质。如何通过创新营销模式引导消费者参与可持续发展,正成为乳企构建品牌价值的关键路径。 绿色营销还能怎么玩? 蒙牛以系统性思维重构产业生态,交出了一份兼具商业价值与生态智慧的创新答卷。 今年,蒙牛绿色心情携手晨光文具、爱回收、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等多个合作伙伴,以旗下国民雪糕品牌“绿色心情”为核心载体,发起“加入绿色合伙人 益起绿色生活”公益倡导活动。通过“绿莎莎”这一明星单品,蒙牛整合了产品创新、循环回收和消费者教育等多个环节构建起生态闭环,不仅让环保从口号落地为日常习惯,更以跨界共创的模式推进行业可持续发展范式的革新。 1 加入绿色合伙人, 践行绿色生活理念 “用一场绿色行动,收获美好绿色心情。” 蒙牛的绿色行动要从一支绿色雪糕说起。 绿色心情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绿色的基因:低糖健康配方迎合健康消费趋势,清新口感传递自然风味,绿色雪糕带来解暑凉意,“一口大自然”的品牌主张更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记。作为畅销20年的国民雪糕品牌,绿色心情不仅承载消暑功能,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国民担当。这种担当不仅体现在产品质量上,更体现在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投入上——通过消费行为引导公众参与环保,将社会责任融入产品价值。 "易回收易再生" 双易认证绿色包装及常规包装 图片来源:绿色心情 其实早在2024年,蒙牛就迈出了关键一步,提出「绿色合伙人」的理念。通过与万物新生集团的战略合作,绿色心情发起乳制品包装回收再生公益倡导项目,并在上海落地了首个“绿色生活公益快闪活动”,号召消费者参与乳制品包装回收。 此外,绿色心情与爱回收联合发起的回收行动,覆盖全国27个城市,吸引超10万人参与,累计回收包装超20000千克。这一阶段的系列探索让蒙牛意识到: 消费者并非对环保无动于衷,只是缺少一个触手可及的参与入口。 如果说2024年是“呼吁年”,那么2025年则是身体力行的“行动年”。 今年,蒙牛将循环经济公益行动推向新维度,以 “ 加入绿色合伙人 益起绿色生活” 为核心,发起“人人皆可成为绿色合伙人”的全方位公益倡导。 这次活动整合了产品与营销资源,将可持续从一个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的行动。区别于传统公益的单向传播,此次升级构建了 “产品创新 - 渠道联动 - 价值转化”的循环体系。 绿色心情在产品侧推出“易回收易再生” 认证的绿色包装;渠道上依托爱回收智能回收机与全国分销点网络形成物理触达,并以免费冰淇淋激励消费端参与包装回收;价值上,由晨光文具从生活废弃物提取再生塑料制成生物多样性保护概念文具,捐赠给欠发达地区学校和留守儿童,形成企业责任与公众参与的良性共振。 2 跨界合作, 打造首个「绿色生活嘉年华」 4月19日,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蒙牛联合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爱回收、晨光文具等“绿色盟友”,打造了行业首个「绿色生活嘉年华」。 这场以“绿色生活小事,地球头等大事”为主题的沉浸式体验,选择落地社区终端,不仅是公益场景的创新突破,更建立了品牌与公众深度对话的价值场域。 图片来源:绿色心情 1、跨界组织助阵,加码绿色理念传递 在这场绿色生活嘉年华中,媒体、机构、行业伙伴和消费者齐聚一堂。在「品牌区」,蒙牛联合壹基金、爱回收、晨光文具等绿色盟友共同开展的公益行动被一一呈现。 图片来源:绿色心情 在绿色心情与壹基金公益净水计划联合项目展区里,公益行动正向乡村儿童延伸。每购买一支绿莎莎,就相当于为乡村儿童捐赠一元,用于购买净水设备。 更加落地,更能纾解现实痛点的公益举措彰显出品牌的社会洞察力,关注祖国的“绿色希望”也成为看得见够得着的理想。 回收行业的标杆企业爱回收在现场举办垃圾分类知识挑战赛,强化消费者环保认知,呼吁更多人参与绿色环保行动; 国民文具品牌晨光则以“绿色新生开课啦”作为晨光专区的主题,琳琅满目的可持续产品中包括与美团外卖青山计划合作推出的首款碳中和文具系列,有携手红树林基金会(MCF)推出的“濒危动物·湿地”系列,还有携手野生救援(WildAid)共同倡导海洋保护的“深蓝星球”系列,书写工具采用 PLA可降解材料和再生材料制作,对环境更加友好。 图片来源:绿色心情 本次绿色生活嘉年华在各方助阵下,极大提升了消费者对绿色生活理念的认知,不少观众主动去了解活动的内涵与价值;同时,丰富的内容也增强了消费者对品牌、机构价值主张的认同感,吸引更多人积极参与,助力环保理念深入大众生活。 2、层层闯关,深度互动 在品牌区之外,绿色心情还设置了消费者深度互动区。从绿色市集到环保创意装置,从生态闯关游戏到拍照打卡,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别出心裁,突破了传统公益的说教模式。 从被动接受理念灌输,到主动探索可持续生活的实践路径 ,通过这些互动形式,消费者可以在趣味互动中感受绿色低碳带来的实惠和幸福,学习到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完成价值认同。 在“绿色新‘骑’点”区域,消费者可以解锁低碳出行新玩法,感受绿色出行的魅力;在“节能有一手”区域,消费者则被引导关注生活中的节能小事,比如随手关灯、合理使用空调等;“爱回收爱地球”区域聚焦垃圾分类知识挑战,让消费者在趣味答题中强化环保认知;晨光文具则利用便利贴创意,带大家通过拼贴一首环保小诗,了解一件环保小事……这些活动有效降低了公众参与的心理门槛,真正将环保行动融入生活的点滴之中。 图片来源:绿色心情 3、IP升级,强化品牌记忆点 在嘉年华现场,一个圆头圆脑的“小绿人”成为合影焦点。 蒙牛的绿色内容形象IP “小绿人”全新亮相,以 “超聪明、超治愈、超能干”的地球守护者人设,构建起年轻化、人格化的可持续传播载体。 这个兼具亲和力与辨识度的 IP,不仅成为活动现场的视觉顶流,更在社交媒体上形成极具话题度的传播符号,完成品牌价值的具象化表达。 图片来源:绿色心情 “小绿人”作为业内首个绿色内容IP,既是绿色心情绿色环保行动的精神表征,又展现了蒙牛对绿色行动探索的长期主义决心。 3 从物质循环到精神教育, 绿色闭环圈起绿色未来 从 2024 年的理念破题到 2025 年的生态构建,绿色心情的 "绿色合伙人" 行动,不仅是一场品牌营销的创新实践,更是乳业可持续转型的深度探索。 在绿色嘉年华社区活动的科普之外,绿色心情深耕消费场景和教育领域,不仅在物质循环上发力,还通过精神教育的传递,构建起一个涵盖 “产品迭代-消费转化-公益落地-教育反哺” 的完整绿色生态闭环。 1、消费即公益:让“绿莎莎的选择”成为“举手之劳的善举” 在绿色消费价值链方面,蒙牛绿色心情与壹基金公益净水计划联动,并巧妙融入核心大单品“绿莎莎”,将国民经典单品升级为环保理念载体。通过壹基金,绿莎莎将销量与“乡村儿童净水计划”关联,让消费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投身公益活动。 这种“消费即公益”的转化设计,构建了可视化的公益路径,让消费者感受到自己的购买行为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图片来源:绿色心情 2、教育即反哺:在乡村课堂播下绿色种子 在绿色教育价值链方面,蒙牛通过公开课形式,向受众传递可持续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理念,培养未来可持续消费者。4月22日,山西洪洞县普安小学的孩子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特殊课——“绿色未来公开课”。在公开课上,蒙牛向学生传递可持续环保理念,并通过课件和道具材料包,向孩子们科普绿色生活小事,并邀请自然科学家共创,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环保的乐趣。 图片来源:绿色心情 从绿色快闪到绿色嘉年华,从社区科普到乡村课堂,蒙牛搭建的绿色生态闭环让商业与公益共生,公益故事反哺品牌价值;让消费者、企业、机构、媒体等各司其职,形成可持续的绿色行动协作网络;让当下与未来相互兼顾,既有立竿见影的绿色行动,也有面向下一代的教育倾注。蒙牛用实践表明,绿色行动既是一场没有终点的绿色长跑,也是多方共赢的生活方式。 4 结语 国民品牌如何以商业智慧激活长期的社会价值,绿色心情就是最好的一个范例:用一支雪糕连接起城市与乡村、企业与个体、消费与公益,最终让“绿色合伙人”从抽象概念变成一个时代的集体身份。人们不仅记住了雪糕的清凉,更记住了自己为地球降温的每一次行动。 未来,我们期待绿色心情继续携手更多绿色盟友和消费者加入公益事业。在标杆乳企的带动下,乳业也必将朝着更加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蓬勃发展,为守护人类和地球的共同健康贡献更大的力量。
  • 《【Fooddaily每日食品】2025年全球零售50强出炉,中国有哪些上榜?》

    • 来源专题:食品安全与健康
    • 编译者:杨娇
    • 发布时间:2025-04-24
    • 4月17日,美国零售联合会(NRF)公布 2025年全球前50名零售商名单 ,该榜单源于Kantar Retail数据,根据2024年零售商的国内和国际零售收入计算分数进行排名,上榜的公司要在至少三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直接投资。 排名1-25位企业名单如下: 排名26-50位企业名单如下: NRF研究执行董事马克·马修斯表示,“今年的全球前50零售商名单涵盖了众多与全球消费者产生共鸣的企业。 尽管全年市场充满不确定性,但消费者支出依然保持高位,零售业在2024年继续增长 ”。 1 前十强格局无大变化 对比2024年50强,前十强名单没有变化。沃尔玛(Walmart)、亚马逊(Amazon.com)、施瓦茨集团(Schwarz Group)分列前三位。 (1)沃尔玛 保持了其全球最大零售商的地位,通过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不断加大对科技的投资力度、建设电商平台、拓展线上渠道、优化用户体验,在电商时代也保持了强大的竞争力。 (2)亚马逊 继续作为全球第二大零售商,其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覆盖超3.8亿活跃用户,Prime会员体系用户忠诚度高;此外,其全球物流网络保障高效配送,技术创新赋能各个业务环节,第三方卖家生态丰富产品种类等因素共同推动了亚马逊的持续发展。 (3)施瓦茨集团 名列第三,该集团是德国跨国零售商,也是欧洲最大、世界第三大零售商,它由约瑟夫?施瓦茨于1930年创立,总部在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内卡苏尔姆;其旗下有利德尔(Lidl)和考夫兰(Kaufland)两大知名品牌,在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12900家门店,员工达50万名;其主要销售自有品牌商品,还经营烘焙食品、软饮料和冰淇淋生产设施;此外,集团在废物处理等领域也有业务,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可回收材料的收集、分类和回收。 (4)紧随其后的是ALDI奥乐齐、Costco开市客、Ahold Delhaize(阿霍德·德尔海兹)、家乐福、Seven&i、宜家(IKEA)和家得宝(The Home Depot)。 只是宜家和家得宝位置略有变动,宜家由2024年第10位升到2025年第9位,家得宝则由第9位变动到第10位。 同比方面,顺位不变的前8大企业较2024年榜单数据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汇总数据显示,它们的总营收增长7.1%,门店数增长8.7%。 从占比来看,前10强总营收占前50强的62%,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而沃尔玛和亚马逊占比三成。 榜单中,中国有阿 里巴巴和屈臣氏两家公司上榜。 但两家境遇各不相同,屈臣氏从17位上升到14位,营收增长17.6%;而阿里巴巴排名从去年的16位下降至18位,营收下降7.5%。 2 33家企业营收实现增长 同比2024年榜单数据,全部50强总营收增长3.6%。 其中,6个企业实现了更替,更新率12%;可比的44家企业中,有33家即75%的企业营收增长,合计增幅为5.6%。具体来看: (1)33家企业中,营收双位数增长的有11家。 增幅最为突出Action,2024年榜单数据为112.2亿美元,2025年达到150亿美元,增长33.7%;其次为Couche-Tard,营收增幅21%;排名第二的亚马逊,营收也获得10.7%的双位数增长。 (2)33家企业中, 22家营收增幅在0%~10%之间 。 (3) 44家企业中,有11家营收下降,占比25% 。 其中Falabella营收下降14.7%,安达屋集团(Adeo Group)营收下降10.2%,Expert营收下降8.8%,跌幅略大。 今年的全球前50强零售商榜单,反映出了大多数市场“从不确定性到趋于稳定”的情况。凯度全球洞察与技术高级副总裁大卫·马科特表示,全年中,全球零售商进行了合并、收购和基础设施投资。世界各地,随着更多消费者重返实体店和购物中心,电子商务销售放缓。供应链成本有所下降,大多数国家的工资继续上涨。 同比2023年,有6家企业跌出了榜单,包括Casino、Woolworths Limited、Landmark Group、Zalando、AceHardware及Hudson's Bay,具体如下: 2024年榜单排名15位的Casino,因深陷财政危机,旗下大量门店被竞争对手“吃掉”;2024年上半年,Casino依据此前签署的协议,向法国的多个零售集团出售了211家门店;2024年7月1日,又完成了两笔门店销售,排名有所影响。 排名26位的澳大利亚Woolworths Limited同样跌出全球零售50强。在澳大利亚本土,Woolworths面临着来自Coles等超市以及ALDI等折扣店的激烈竞争,这些竞争对手在价格、产品种类、服务质量等方面各有优势,抢占了Woolworths的市场份额;Woolworths旗下的折扣百货店业务Big W销售额下降,其他业务也下降严重。 3 美欧企业主导榜单 50强榜单中,欧洲企业分布数最多,有30家;但从总营收看,美洲最高,主要是美国9家企业比较强大,营收在总榜单中占比近51%; 亚洲日本有5大企业入围,4家排位都有所上升 ,迅销集团(Fast Retailing)更是上升了7位,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日本零售业的全球实力。 从业态上看,全球TOP50中,大卖场/大型购物中心业态总营收占比30.1%,相对2024年榜单数据提升0.9个百分点;折扣店(含食品、服装和杂货折扣)占比12.64%,相对2024年榜单数据提升0.34个百分点,会员店7.06%,各业态具体如下: 在折扣业态中,德国施瓦茨集团(Schwarz Group)营收增长3.2%,门店数增长0.9%;奥乐齐(ALDI)营收增长6.6%,门店数增长3%;Jeronimo Martins营收增长7.3%,门店数增长7.4%;TJX营收增长11.1%,门店数增长1.8%;Action增长最为突出,营收增长33.7%,门店数增长15.5%。 4 山姆、奥乐齐等在华表现优秀 在TOP50榜单中,翠丰、家得宝、家乐福、TESCO、百思买、麦德龙及安达屋等企业曾在中国开展过业务,也获得过良好发展,但后来因各种原因退出中国市场,亦或通过合资公司保留部分股权,业务份额已经非常小。 当前,不含阿里和屈臣氏, 50强中仍有15家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并且都非常重视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从结果上看,沃尔玛的山姆会员店、奥乐齐、开市客、宜家、迪卡侬、优衣库、lululemon、全家及罗森等在中国市场总体有较好的口碑。 特别是山姆、奥乐齐、lululemon,近年来风头正盛。他们在商品力上,也不断启发着内资零售业,在业态运营手法上,对国内零售同行发挥着示范作用。 (1)山姆: 4月9日晚间,在2025年沃尔玛投资大会上,沃尔玛中国总裁兼CEO朱晓静揭示了公司在华业务的两大突破性成就: 8家山姆店将突破单店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7亿)销售大关,以及颠覆传统零售的“店仓云一体化”创新模式。 山姆在华成功有三大法宝,包括“优质商品+寻宝体验”的双重价值、全渠道的便利性和会员与山姆之间建立的深厚信任关系。 2024年,山姆中国区卓越会员续卡率高达92%,普通会员向卓越会员的转化率达30%,形成了良性循环的会员价值飞轮,也为山姆创造了稳定增长的业绩基础。 (2)奥乐齐: 4月19日,奥乐齐江苏双首店开业,无锡圆融购物中心店当日销售突破100万,创造了奥乐齐中国区开店首日纪录。 作为全球知名的平价社区超市,奥乐齐不断深刻洞察消费者需求,深耕本土市场,通过“ 精选产品+自牌模式+高效运营+严格品控 ”,不断夯实并打造“产品主义”的核心竞争力。其“慢”但却“稳”的拓展策略、自牌开发和运营效率方面,值得国内零售业学习。 未来,奥乐齐可能会体现出越来越强的杀伤力,对华东零售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鲶鱼效应”。 (3)lululemon: 作为优秀成长性品牌,其在品类、运营和营销上有很多值得品牌商学习的地方。 lululemon创始人奇普·威尔逊是一个极具商业和产品眼光的人,他总是提前预判,并精准踩中每个时期的运动潮流趋势,从最早创立滑雪、冲浪服品牌,到创办瑜伽服品牌lululemon,再到投资户外品牌始祖鸟,站在风口之上的lululemon,在美股的表现一度需要用惊艳来形容。 lululemon在快速增长中不断庞大,市值一度超越阿迪达斯,成为全球第二大运动品牌。 从全球业务来看,榜单中的公司都是伟大的公司,在业态发展和经营系统上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值得中国零售业不断研究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