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volumab联合或不联合ipilimumab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CheckMate 358):一项1-2期、开放标签、多对照试验》

  • 编译者: 黄雅兰
  • 发布时间:2024-06-13
  • 背景

    在CheckMate 358的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队列的初步研究结果中,nivolumab显示出持久的抗肿瘤反应,nivolumab加ipilimumab的组合显示出有希望的临床活性。在此,我们报告了该队列的长期结果。

    方法

    CheckMate 358是一项1-2期、开放标签、多合同试验。转移性宫颈癌队列纳入了来自10个国家30家医院和癌症中心的患者。年龄在18岁或以上的女性患者被组织学确诊为宫颈鳞状细胞癌并伴有复发或转移性疾病,东部肿瘤协作组的表现状态为0或1,并且之前接受过最多两次全身性治疗,被纳入每2周240mg nivolumab组, 随机分组(nivolumab每2周3 mg/kg加ipilimumab每6周1 mg/kg【nivo 3加IPI1】或nivolumab每3周1mg/kg加IPI 1,共4个周期,然后nivolumab每2周240mg【NIVO1加IPI3】)或nivo 1加IPI3扩展组。 所有剂量均通过静脉注射。通过交互式语音应答系统,患者被随机分配(1:1)到NIVO3加IPI1或NIVO1加IPI3组。治疗持续至疾病进展、不可接受的毒性或同意撤销,或持续长达24个月。主要终点是研究者评估的客观缓解率。在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分析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该研究已在ClinicalTrials.gov注册(NCT02488759),现已完成。

    调查的结果

    在2015年10月至2020年3月期间,CheckMate 358的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队列中招募了193名患者,其中176人接受了治疗。19例患者接受nivolumab单药治疗,45例接受NIVO3加IPI1治疗,112例接受NIVO1加IPI3治疗(随机组45例,扩展组67例)。nivolumab组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9±9个月(IQR 8±2–44±8),NIVO3加IPI1组为12±6个月(7±8–37±1),联合NIVO1加IPI3组为16±7个月(7±2–27±5)。客观缓解率为26%(95%置信区间为9-51;19例患者中的5例)接受尼沃单抗治疗,31%(18–47;45例患者中的14例)与NIVO3加IPI1联合治疗,40%(26–56;45例患者中的18例)和38%(29–48;112名患者中的43名)合并NIVO1加IPI3。最常见的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为腹泻、肝细胞溶解、低钠血症、肺炎和晕厥(各一例【5% 】;nivolumab组)、腹泻、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脂肪酶升高和呕吐(各两名【4%】患者;NIVO3加IPI1组),以及脂肪酶增加(9名【8%】患者)和贫血(7名【6%】患者;合并的NIVO1加IPI3组)。据报告,nivolumab组中有3例(16%)患者、NIVO3加IPI1组中有12例(27%)患者以及NIVO1加IPI3联合组中有47例(42%)患者出现了严重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在NIVO1加IPI3组中有一例因免疫介导的结肠炎导致的治疗相关死亡。

    解释

    Nivolumab单药治疗和nivolumab加ipilimumab联合治疗在CheckMate 358研究中显示出作为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潜在治疗选择的前景。未来的nivolumab加ipilimumab或其他双重免疫治疗方案的随机对照试验将证实该患者群体的治疗获益。

相关报告
  • 《BL-B01D1,一种首个EGFR-her 3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缀合物,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一项人类首次、开放、多中心、1期研究》

    • 编译者:黄雅兰
    • 发布时间:2024-06-13
    • 背景 抗体-药物缀合物在实体瘤的治疗中具有有前途的临床活性。BL-B01D1是一种一流的EGFR-her 3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缀合物。我们旨在评估BL-B01D1在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初步抗肿瘤活性。 方法 这项首次在人类中进行的、开放标签、多中心、剂量递增和剂量扩大的1期试验在中国的七家医院进行,招募了18-75岁的患者(剂量递增;1a期)或18岁以上(剂量扩大;1b)期,预期寿命至少为3个月,东部肿瘤协作组的表现状态为0-1,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为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在当前的标准治疗中有所进展。在1a期i3+3设计中,患者以三种不同的方案静脉注射BL-B01D1:每周0.27mg/kg、1.5mg/kg和3.0mg/kg;在每3周每个周期的第1天和第8天分别给药2±5毫克/千克、3±0毫克/千克和3±5毫克/千克;或每3周在每个周期的第1天服用5 0 mg/kg和6 0 mg/kg。1a期的主要目标是确定安全性、最大耐受剂量和剂量限制毒性。在1b期,患者接受两种方案的治疗:每3周第1天和第8天2 5和3 0 mg/kg,或每3周第1天4 5、5 0和6 0 mg/kg。1b期的主要目的是评估BL-B01D1的安全性和推荐的2期剂量,客观缓解率是一个关键的次要终点。对所有有安全性记录且至少接受一剂BL-B01D1的患者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在活性分析集中评估抗肿瘤活性,该分析集包括每3周接受至少一剂BL-B01D1的所有患者。该试验在中国药物试验中心(CTR20212923)和ClinicalTrials.gov(NCT 05194982)注册,招募正在进行中。 发现 在2021年12月8日至2023年3月13日期间,195名患者(133名[65%]男性和62名[32%]女性;1a期25例,1b期170例),包括113例非小细胞肺癌,42例鼻咽癌,13例小细胞肺癌,25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1例胸腺鳞状细胞癌,1例颌下淋巴上皮瘤样癌。在1a期,观察到四种剂量限制性毒性(两种为每周3.0毫克/千克,两种为每3周第1天和第8天3.5毫克/千克;全部为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因此最大耐受剂量在每3周的第1天和第8天达到3 0 mg/kg,在每3周的第1天达到6 0 mg/kg。195名患者中有139名(71%)发生了3级或更严重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最常见的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91例[47%])、贫血(76例[39%])、白细胞减少症(76例[39%])和血小板减少症(63例[32%])。52名(27%)患者减少了剂量,5名(3%)患者因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而停止治疗。一名患者被报告患有间质性肺病。3例(2%)患者出现治疗相关死亡(1例因肺炎,1例因感染性休克,1例因骨髓抑制)。在174名接受活动性评估的患者中,中位随访时间为6 9个月(IQR 45–89)和60个月(34%;95%的CI 27–42)患者有客观反应。 解释 我们的结果表明,BL-B01D1在广泛和重度治疗的晚期实体瘤中具有初步的抗肿瘤活性,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基于1a期和1b期的安全性和抗肿瘤活性数据,选择每3周第1天和第8天的2 5 mg/kg作为中国患者的推荐2期剂量。
  • 《CD40激动剂米他扎利单抗联合mFOLFIRINOX治疗既往未经治疗的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OPTIMIZE-1):一项单臂、多中心1b/2期研究》

    • 编译者:黄雅兰
    • 发布时间:2024-06-13
    • 背景 目前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的全身治疗效果不佳,5年总生存率低于5%。我们旨在评估米他扎利单抗(一种人类CD40激动剂IgG1抗体)与改良的FOLFIRINOX(mfolirinox;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 方法 OPTIMIZE-1是一项单臂、多中心、1b/2期研究,该研究招募了比利时、法国和西班牙14所大学医院中组织学证实为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且欧洲肿瘤协作组表现状态为0或1的成年人。1b期的主要终点是确定静脉注射米他扎利单抗(450 μg/kg或900 μg/kg)与静脉注射mFOLFIRINOX(奥沙利铂85 mg/m2、亚叶酸钙400 mg/m2、伊立替康150 mg/m2、氟尿嘧啶2400 mg/m2)联用时的2期推荐剂量。在第一个21天的治疗周期中,在第1天和第10天给予米他扎利单抗,在第8天给予mFOLFIRINOX。在随后的14天周期中,米他扎利单抗在mFOLFIRINOX后2天给药。2期主要终点是客观缓解率。分别对全分析集(接受推荐2期剂量的米他扎利单抗和至少两个治疗周期的mFOLFIRINOX组合的所有患者)和安全性集(接受任何研究治疗的所有患者)进行了活性和安全性分析。登记完成,数据代表了正在进行的试验的初步分析。该试验在Clinicaltrials.gov注册(NCT04888312)。 调查的结果 在2021年9月29日至2023年3月28日期间,88名患者接受了筛查,70名患者入组(40名【57%】女性和30名【43%】男性)。在1b期,900 μg/kg的米他扎利单抗被确定为推荐的2期剂量。总体而言,5名患者接受了450 μg/kg的米他沙利单抗;65人接受了900微克/千克的米他沙利单抗。在450微克/千克时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在900微克/千克时观察到一种剂量限制性毒性。对57名患者进行了活动评估,所有70名患者均被纳入安全性集合。在2023年11月14日数据截止时,中位随访时间为12±7个月(95%置信区间为11±1–15±7)。在57名患者中,29名(51%)仍在研究中,18名(32%)仍在治疗中。达到主要终点(客观缓解率》30%)(客观缓解率为23例【40%】;57名患者中单侧90% CI ≥32)。最常见的3级或更严重的不良事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70例患者中的18例【26%】)、低钾血症(11例患者【16%】)以及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症(8例患者【11%】。70例患者中有29例(41%)报告了严重不良事件,最常见的是呕吐(70例患者中有5例【7%】)、食欲下降(4例【6%】)以及腹泻和胆管炎(70例患者中各有3例【4%】),均被认为与米他扎利单抗无关。没有治疗相关死亡的报告。 解释 米他扎利单抗和mFOLFIRINOX显示出可控的安全性和令人鼓舞的活性,保证了3期随机对照试验的继续开发。来自OPTIMIZE-1的结果为进一步探索和确认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的新型免疫治疗方案铺平了道路,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是一种复杂的侵袭性癌症,生存率非常低,治疗选择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