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ETTA-Ice 项目是对南极冰的一项为期三年的多机构数据收集调查,它汇集了罗斯冰 架结构及其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近日 发表在《 Nature Geoscience 》上的一项研究中, ROSETTA-Ice 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他们如何发现一种限制海水流动的古老地质结构,并揭示 当地洋流可能在冰架未来的回撤中发挥关键作用。
随着行星继续变暖,冰架将如何变化,这需要了解冰、海洋、大气和地质相互作用的复杂
方式。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过程,ROSETTA-Ice 团队接近罗斯冰架,利用一种首创的 IcePod
系统,收集极地地区的高分辨率数据。IcePod 由哥伦比亚大学的 Lamont-Doherty 地球观测站 开发,安装在仪器上,可测量冰架高度、厚度和内部结 构,以及下伏岩石的磁力和重力信号。
该团队使用 IcePod 对地球重力场的测量来模拟冰 架下方海底的形状,发现地质边界使得南极东部的海底 比西部深得多,这影响了海水在冰架下流动的方式。利 用冰架下的海床新地图,该团队运行了一个海洋环流模 型分析海水对冰架融化的影响。该模型显示,冷水融化了东部南极冰川的较深部分,但是由于
古代构造边界的深度变化,它远离了南极西部。
该团队发现,Polynya 冰架也有助于夏季沿着冰架前缘的融化,这种融化在冰架内部结构 的雷达图像中得到了证实。总体而言,用于预测未来气候中南极冰损失的模型必须考虑改变冰 锋附近的局部条件,而不仅仅是温暖深水循环的大规模变化。
(杨娅敏 编译;於维樱 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