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_法国团队评估重症COVID-19患者的急性肾损伤特征》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 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6-08
  • 1.时间:2020年6月6日

    2.机构或团队:法国波尔多大学医院、法国波尔多Pellegrin大学医院、法国波尔多大学

    3.事件概要:

    Clinical Kidney Journal于6月6日发表了法国波尔多大学医院等机构的文章“Characterization of acute kidney injur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sever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旨在评估重症COVID-19患者相关的急性肾损伤(AKI)的频率、严重性和特征。

    该单中心队列研究从2020年3月3日到2020年4月14日在法国波尔多大学医院的四个重症监护室进行,纳入所有符合COVID-19和肺部严重性标准的患者。评估了发生率、严重性、临床表现、生物学特征(暂时性与持续性AKI;蛋白尿、血尿和糖尿)和短期预后。

    结果显示,纳入的71例患者,其基础血请肌酐(SCr)为69 ± 21 μmol/L。入院时,11%(8/71)的患者出现AKI。中位[四分位数间距(IQR)]随访时间为17(12-23)天。共有80%(57/71)的患者发生了AKI,其中35%的患者为AKI第一阶段,35%的患者为第二阶段,30%的患者为第三阶段。18%的AKI患者(10/57)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RRT)。暂时性AKI仅出现在7%(4/55)患者中,而持续性AKI出现在93%(51/55)患者中。持续性AKI患者的尿蛋白/肌酐中位数(IQR)为82(54-140)(mg / mmol),白蛋白尿/蛋白尿比为0.23 ± 20,表明主要是肾小管间质损伤。只有2名(4%)患者患有糖尿。在AKI发作后的第7天,仍有6名(11%)患者依赖RRT,有9名(16%)患者的SCr>200 μmol/L,4名患者(7%)死亡。第7天和第14天,肾脏恢复的发生率分别为28%和52%。

    文章得出结轮,重症COVID-19患者相关的AKI是频繁、持续、严重的,其特点是几乎完全存在肾小管间质损伤,而无糖尿。

    4.附件:

    原文链接:https://academic.oup.com/ckj/advance-article/doi/10.1093/ckj/sfaa099/5854260?searchresult=1

  • 原文来源:https://academic.oup.com/ckj/advance-article/doi/10.1093/ckj/sfaa099/5854260?searchresult=1
相关报告
  • 《法国团队评估重症COVID-19患者的急性肾损伤特征》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6-21
    • Clinical Kidney Journal于6月6日发表了法国波尔多大学医院等机构的文章“Characterization of acute kidney injur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sever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旨在评估重症COVID-19患者相关的急性肾损伤(AKI)的频率、严重性和特征。 该单中心队列研究从2020年3月3日到2020年4月14日在法国波尔多大学医院的四个重症监护室进行,纳入所有符合COVID-19和肺部严重性标准的患者。评估了发生率、严重性、临床表现、生物学特征(暂时性与持续性AKI;蛋白尿、血尿和糖尿)和短期预后。 结果显示,纳入的71例患者,其基础血请肌酐(SCr)为69 ± 21 μmol/L。入院时,11%(8/71)的患者出现AKI。中位[四分位数间距(IQR)]随访时间为17(12-23)天。共有80%(57/71)的患者发生了AKI,其中35%的患者为AKI第一阶段,35%的患者为第二阶段,30%的患者为第三阶段。18%的AKI患者(10/57)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RRT)。暂时性AKI仅出现在7%(4/55)患者中,而持续性AKI出现在93%(51/55)患者中。持续性AKI患者的尿蛋白/肌酐中位数(IQR)为82(54-140)(mg / mmol),白蛋白尿/蛋白尿比为0.23 ± 20,表明主要是肾小管间质损伤。只有2名(4%)患者患有糖尿。在AKI发作后的第7天,仍有6名(11%)患者依赖RRT,有9名(16%)患者的SCr>200 μmol/L,4名患者(7%)死亡。第7天和第14天,肾脏恢复的发生率分别为28%和52%。 文章得出结轮,重症COVID-19患者相关的AKI是频繁、持续、严重的,其特点是几乎完全存在肾小管间质损伤,而无糖尿。
  • 《3月6日_单中心的回顾性研究101例COVID-19死亡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3-08
    • 1.时间:2020年3月6日 2.机构或团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3.事件概要: 2020年3月6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等机构在medRxiv预印平台上发表了题为“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101 non-surviving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VID-19: A single 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的文章,研究人员对COVID-19死亡住院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病例研究,旨在了解武汉地区确诊的COVID-19死亡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追踪死因。 该研究对象为中国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两个院区收治的101名COVID-19死亡住院患者。研究人员主要采集了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2月15日期间,COVID-19死亡住院患者的临床数据指标,并整理成了标准化病例报告的形式。研究结果显示,101名死亡病例的中位年龄为71岁,其中60名(59.41%)为男性。82名病例出现了(81.19%)发热症状,同时有82名病例(81.19%)有1种或1种以上的合并症,包括高血压(59例,58.42%)和糖尿病(22例,21.78%)等。所有死亡病例从住院治疗至死亡的中位病程为4天,有100例(99.01%)出现了呼吸衰竭,53例(52.48%)出现了急性心肌损伤,23例(22.77%)出现了急性肾损伤和18例(17.82%)出现了肝损伤。通过胸部CT扫描发现,在死亡病例中出现了大量融合的磨玻璃影。存活3天的病例与3天内死亡病例在肺部严重程度上无统计学差异。但3天内死亡病例在包括超敏肌钙蛋白(1.98 vs 0.2ng/ml)、血尿素氮(15.20 vs 10.08mmol/l)、中性粒细胞计数(11.23 vs 6.48*109/l)、降钙素原(2.26 vs 0.58ng/ml)和乳酸(3.80 vs 2.62mmol/l)等临床指标上显著升高,在肺泡氧分压(54.75 vs 67.45mmHg)、CD3%(51.57 vs 60.43%)和CD8%(16.42 vs 23.42%)的临床指标上呈显著降低。通过研究分析表明,有合并症的老年患者(70岁以上)死亡风险明显增加。除呼吸衰竭外,COVID-19引起的急性心、肾损伤或衰竭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4.附件: 原文链接: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3.04.20031039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