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Adv:关键分子IP6对于HIV病毒衣壳的形成过程至关重要》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0-11-04
  •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芝加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名为IP6的小分子在建立HIV病毒衣壳过程所扮演的关键角色。HIV的遗传信息被称之为衣壳的蛋白层所包围,衣壳能作为保护HIV的盔甲,阐明衣壳的形成过程和机制或有望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治疗HIV感染的新型疗法,然而近十年来,科学家们还并未在实验室中成功重建HIV的衣壳结构。

    研究者Alvin Yu表示,HIV的衣壳有着非常特殊的圆锥形状,其需要被关闭来包含纳入病毒的遗传物质;而组装衣壳的部分奥秘则是将缺陷合并到晶格中,衣壳的大部分结构都是由六聚体蛋白排列而成,六聚体蛋白则是由6个亚单位组成,然而,HIV衣壳上有12个点是由5个蛋白亚单位组成的五聚体;如果没有这些五聚体,HIV的衣壳蛋白仅仅会组装成为两端开放的长管状结构。

    最近研究结果表明,一旦添加了IP6,衣壳就会被包裹起来形成正确的圆锥结构,其能持续数小时而并非数分钟时间,然而,研究人员并不清楚IP6在其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和作用机制。为了深入研究在分子水平上所发生的事件,研究人员利用了一种名为Anton的高度特异性计算机,其专门用于分子动态模拟研究,能帮助科学家们观察IP6如何与衣壳进行结合,而通过实验很难观察其二者之间的结合过程。

    研究人员分析了一段时间内的物理运动过程,并提出了该系统如何变化的观点,研究结果表明,IP6能更倾向于与衣壳上的五聚体结合来稳定构象,尽管五聚体要比六聚体少得多,而这一段也非常重要,因为任何在能量上有利且最稳定的相互作用都最有可能发生并且持续下去。本文研究提供了确凿的证据揭示了为何IP6跟喜欢与五聚体结合以及其结合背后的分子机制。

    研究者表示,理解这些机制或能帮助阐明IP6分子如何调节蛋白质的组装过程,当进行HIV研究时,理解病毒构建其盔甲的过程或能为研究者提供新思路来开发抑制HIV感染的新型疗法,IP6的其中一个结合位点就是已知的药物抑制剂的作用靶点。最后研究者Yu说道,衣壳的稳定性对于确保病毒是否能将其“负载”运输到宿主细胞内至关重要,理解调节衣壳稳定性的分子机制未来或有望帮助研究人员开发干扰病毒复制的新型抑制剂。

  • 原文来源: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38/eabc6465;https://news.bioon.com/article/6780329.html
相关报告
  • 《HIV研究迎来重要进展!今日《科学》揭示衣壳的重要作用》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10-10
    • 《科学》杂志今日发表了一篇关于HIV研究的重要论文。美国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和犹他大学(University of Utah)的科学家们合作,构建了一个无细胞的体系,首次让HIV在体外依次完成逆转录和整合。通过这个无细胞的体系,科学家们得以更好地观察对于HIV感染而言至关重要的两个步骤。他们也发现病毒的衣壳(capsid)在这两个步骤中扮演的全新角色。 作为一种逆转录病毒,HIV能将自己的病毒RNA基因组逆转录为双链的DNA,并整合入所感染细胞的基因组内。过去几十年,科学家们通过一系列结构、生化、以及分子病毒学的分析,已经阐明了参与这些步骤的多个酶反应。但由于这些病毒颗粒深藏于细胞质与细胞核中,很难对其进行机制上的研究。这也是为何科学家们想要开发一个“无细胞”的体系。 先前,也有一些体外实验可以研究逆转录,或是整合的步骤,但这些实验一次只能观察一个步骤。而在本研究中,科学家们设计和优化的体系可以连续观察这两个步骤。 具体来看,他们纯化了HIV-1病毒体,使用能穿孔的多肽,在病毒包膜上“打”了一些小洞。随后,他们添加了一些dNTPs,促使逆转录的发生。实验中,科学家们成功观察到了双链DNA的积累。随后,科学家们往实验体系中添加了细胞提取物,重现了病毒DNA整合入外源DNA的过程。测序结果确认病毒DNA整合的方式与预期一致。 有意思的是,在确认哪些要素对于病毒的逆转录和整合起到关键作用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出现在科学家们面前——HIV的衣壳。从结构上看,衣壳是包裹在病毒遗传物质外的一层保护。但这篇论文发现,衣壳在病毒感染的过程中,起到了更为主动的作用。 通过遗传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人员们发现,如果衣壳变得不稳定,病毒就无法通过逆转录来复制自己的遗传物质。这也是科学家们首次直接表明,衣壳是HIV感染的重要元件。 俗话说眼见为实。为了看清衣壳如何参与到了HIV感染的过程,研究人员们使用冷冻电镜技术,看到在逆转录的过程中,衣壳大部分都保持完整。在逆转录发生的8-10个小时后,研究人员们依旧可以观察到大型的完整衣壳结构,且病毒的核酸从衣壳的网状晶格结构中排出。这一时间段恰好是逆转录产物积聚到峰值,发生整合的时间。 “这和教科书上写的不一样,”本研究的通讯作者之一Wesley I. Sundquist教授说道,“我们的数据显示病毒的衣壳在支持有效的逆转录方面,扮演了主动且不可或缺的角色。” 研究人员们指出,这项研究在无细胞的体系中重塑了HIV的逆转录和整合,并表明病毒的衣壳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与先前的理解不同,它不仅能保护病毒基因组,让病毒跨越细胞质,进入细胞核,接近整合位点,它还是逆转录过程的关键。 对于针对衣壳蛋白的在研HIV药物来说,这项研究表明它们可能起效。而这个无细胞体系的建立,也有助于未来对HIV感染的关键步骤进行更详尽的研究,找到阻止HIV的全新方法。
  • 《Nat Microbiol:科学家鉴别出病毒复制的关键过程》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3-20
    • 病毒是一类能够通过感染机体细胞从而诱发疾病的胞内寄生微生物,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icro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匹兹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通过研究揭示了常见病毒如何拦截宿主细胞蛋白,并在病毒释放之前帮助新型病毒组装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或有望增加科学家们对机体病毒复制过程的理解,同时也能帮助开发出克制病毒感染的新型策略。 目前很多从事病毒感染的科学家都将目光聚焦于研究病毒利用何种机制来进入细胞的,而关于病毒感染的晚期阶段研究人员却知之甚少;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就对呼肠孤病毒进行研究,这是一种无害的病毒,但近来研究人员却发现该病毒可能是导致乳糜泻的罪魁祸首。研究者Terence Dermody表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即呼肠孤病毒需要宿主细胞中表达的一种特殊的蛋白折叠“机器”才能够进行复制,这是一项非常有意思的研究发现,因为病毒本身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复杂的蛋白质基本元件组成的,而且研究人员也并不清楚这些基本元件是如何进行组装的。 以正确的方式对蛋白质进行折叠对于蛋白质的功能至关重要,我们可以将展开的蛋白质视为一张普通的纸,其本身并不会引人注目,但当其以某种特殊方式折叠时就会展现出复杂的功能,类似地,蛋白质也需要这些成为特殊的形状才能够正确发挥作用。通过对实验室培养的细胞中大量的蛋白质进行筛选,研究人员就发现,呼肠孤病毒能够拦截一种名为TRiC的伴侣蛋白,而TRiC在每个细胞中都存在,以呼肠孤病毒为例,TRiC能够折叠形成蛋白质外壳的主要组分,从而形成病毒外壳,而这对于病毒有效释放并感染其它健康宿主细胞非常关键;当TRiC被打断时,病毒的外壳就无法形成,因此病毒复制的周期就会被破坏。 这项研究揭示了病毒蛋白质折叠及组装形成新病毒颗粒的不为人知的神秘过程,如今研究人员能够通过研究来阐明是否其它病毒也能利用这种通路来进行复制,同时还能鉴别出由TriC介导的蛋白质折叠关键过程,这就为研究人员寻找特殊分子来抑制病毒复制的关键过程,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感染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思路。 此外,研究人员还希望能够基于本文研究结果,深入理解细胞中蛋白质折叠机器如何发挥功能,这或许就能有效解释诸如阿尔兹海默病及亨廷顿氏症等多种蛋白质错误折叠疾病的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