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表明山体滑坡极有可能引起火山爆发》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18-02-05
  • 《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于1月18日发表的最新研究表明,灾难性火山爆发与山体滑坡之间存在联系,即山体滑坡是火山爆发的触发因素。

    位于特纳里夫岛中心地带的高度约4公里的泰德是地球上最大的火山之一。在几十万年的时间里,泰德以前经历了一次巨大的火山喷发、垮塌和再生的循环。

    基于滑坡体和火山沉积物有相似的年龄和组分,由国家海洋学中心(NOC)的科学家们进行的研究表明火山爆发可能与大量多阶段的海底滑坡有关。

    通过进一步研究这些滑坡沉积,NOC科学家注意到:火山喷发物质仅在每个滑坡沉积的最上层发现。这表明每个山体滑坡的初始阶段都发生在水下并且在每次火山喷发之前,而在每次喷发都发生在陆地滑坡的后期阶段。这些结果表明,滑坡的初始阶段可能已经触发了火山喷发。

    科学家们随后调查了滑坡和喷发沉积物之间的薄火山粘土层,并根据粘土沉淀在海洋所需的时间,估计了初始海底滑坡和随后喷发之间的最小时间差约为十个小时。

    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JamesHunt博士提到,最重要的是,这项新的研究表明,在最初的海底滑坡之后,可能会有十个小时到几个星期的时间间隔,直到喷发最终被触发为止——这与1980年圣赫勒火山喷发的瞬间滑坡触发不同。这些信息可能有助于提供类似于泰德火山的火山危险缓解策略,如圣海伦山或蒙特塞拉特。

    Hunt博士认为,这种延迟可能是因为泰德浅层岩浆房中没有足够的挥发物(水)立即产生爆炸性火山喷发。然而,通过滑坡去除火山物质可能会引发岩浆从较低的挥发性丰富的岩浆房升高,这些岩浆房与浅层岩浆混合,延迟后引起爆炸性的火山喷发,被称为“破火山口”(caldera),可能跨越几公里。这些“破火山口”喷发是地球上最大的火山喷发,能量相当于原子弹爆炸,而相关的山体滑坡是地球上最大的群体运动之一,可能产生潜在的破坏性海啸。

    对大型火山岛和火山口形成喷发之间的联系的这种新的认识将有助于为未来的火山岛地质灾害评估提供建议,并成为NOC正在进行的海洋地质灾害研究的一部分。

    (李亚清 编译)

  • 原文来源:;http://noc.ac.uk/news/large-volcanic-island-flank-collapses-trigger-catastrophic-eruptions
相关报告
  • 《地球上最大的滑坡发生在海底火山》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8-01-05
    • 英国国家海洋中心最新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海底火山的诞生和发展引发了大量海底滑坡,导致地球表面大量沉积物运动和海啸等地质灾害活动,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2017年12月12日的《自然通讯》杂志上。 关于海平面以上的火山山体滑坡研究已经开展了很多年。通过研究海底滑坡沉积芯4300万年记录,首席作者英国海洋中心James Hunt博士认为,问题的关键是海底火山诱发的滑坡规模比海平面以上发生的滑坡大了数倍。在加那利群岛一般滑坡沉积物体积约100-150 km3,最高可达900 km3,产生的沉积物可以埋没大伦敦都会区,深度远远高于夏德大厦。然而滑坡的深度能够降低产生海啸的可能性,而且还有证据表明滑坡发生具有阶段性,这又进一步减小了这种可能性。这项研究能够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这种可能会影响无数群岛和海山链的地质现象。 过往的海底火山滑坡沉积还可以揭示海底火山岛的成长历程。火山岛岩浆的上升增长引起海底和洋壳的凸起从而引发滑坡。该项研究表明火山成长的每一步都可能引起滑坡,因此,研究人员提供了海底火山从开始形成到成为海平面上方火山岛整个演化过程的重要信息。 该项研究基于大洋钻探计划(ODP)的采样岩芯。该岩芯提供了加那利群岛4300万年海底滑坡的地质证据,使其成为迄今为止最长的滑坡记录。岩芯不仅包括滑坡沉积,比如浊积岩,还包括追溯浊积岩形成时间的连续的地质背景记录。另外,研究人员通过地球化学试验能够追踪加那利群岛滑坡的来源、岛屿的发展过程及其出现在海平面之上的具体时间。 这项研究是由英国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NERC)与英国金斯顿大学合作资助,是英国海洋研究中心海底灾害研究项目的一部分。 (张灿影 编译)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7-02100-3
  • 《JGR Soild Earth:周期振动下颗粒材料的相变变化对多次地震后引发山体滑坡的影响》

    • 来源专题:岩土力学与工程信息资源网
    • 编译者:李娜娜
    • 发布时间:2024-10-16
    • 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已得到广泛认可。尽管对由单次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的地震响应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对于地震序列和多次地震引起的山体滑坡的地震响应仍缺乏了解,并且多次地震下的动态弱化机制仍缺乏实验结果的支持。为了探索它们的地震响应特征和触发机制,成都理工大学胡伟教授团队探讨了多次地震事件引发的滑坡的地震响应特征和动态削弱机制。 通过使用0.2-0.4毫米玻璃球在干燥条件下(室温湿度下)进行了不同振幅的多周期振动环剪试验,并通过动态三轴弯管系统分析了剪切模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振动过程中发生了同振滑移,并且随着振动周期的增加,样品在振动后逐渐滑移,最终导致加速失稳。由于振动周期的增加,样品从固态-半固态转变为液态。进一步的结果表明,剪切模量随着连续的振动周期逐渐减弱。多周期振动引起的样品剪切强度的弱化受到振幅、振动时间以及两个振动周期之间的时间间隔的影响。 研究为了解多周期振动下颗粒材料的动态响应特征提供了宝贵的见解,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多重地震事件引发的滑坡的复杂行为。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1]。 [1] Phase‐transition variations in granular materials under multi‐period vibrations: Implications for triggering landslides after multiple earthqua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