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受欧佩克减产等因素影响持续攀升》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4-18
  • 近日,国际原油价格在供给减少及市场信心提振的双重作用下达到2019年以来最高点,逼近70美元/桶。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国对伊朗的石油制裁以及委内瑞拉石油供应中断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减产的影响;另一方面,市场对全球石油需求的担忧有所缓解,两者共同作用推高石油价格。

    由于美国正在考虑对伊朗实施更加严厉的制裁,伊朗目前的石油出口量大幅降低,已减逾半。受国内政局影响,委内瑞拉石油生产陷入停滞。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份交割的西得克萨斯中质油(WTI)价格上涨50美分至每桶62.09美元,为2018年11月8日以来的最高水平。总部位于伦敦的ICE期货交易所6月份交割的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37美分至每桶69.38美元。同月全球基准原油对WTI的溢价收窄至每桶7.17美元。

    分析认为,伊朗和委内瑞拉石油供应缩减将使欧佩克于今年1月份生效的减产计划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3月份,欧佩克的石油供应量达到了4年来的最低点,作为最大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减产量超出了协议规定的数量。近日,有关美国原油供应的报告显示,全球原油库存正在下降,在3月份最后一周下降了约120万桶。除了供求关系作用外,中美两大经济体经济数据向好也提振了石油市场信心。3月份,美国工厂活动出现反弹;中国制造业恢复增长,采购经理指数出现2012年以来的最大月度增幅,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对石油需求降低的担忧。

相关报告
  • 《多重因素影响 国际油价持续上涨》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an
    • 发布时间:2018-04-27
    • 近来,国际油价延续缓步上涨态势,目前布伦特原油价格和纽约轻质原油价格徘徊在每桶70美元上下。产油国及相关生产商获利颇丰。从整体来看,受原油减产协议、中东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等因素影响,近期国际油价涨势未尽,这引发一些机构的担忧。   高油价引发市场关注   国际市场上,布伦特原油价格及纽约轻质原油价格本周升至2014年年底以来高位,分别触及每桶75美元和70美元。2018年迄今,国际原油价格已经上涨了15%。   分析师认为,市场对汽油的需求加剧以及产油国执行减产协议减少了市场供应是油价上涨的重要原因。沙特和主要产油国仍在执行减产行动,预计欧佩克将把限产协议执行到年底,甚至可能延长到2019年。与此同时,近来中东冲突升级以及委内瑞拉危机都使原油价格上涨步伐难止。此外,贸易摩擦的威胁给股市带来了下行压力,原油作为大宗商品成为投资者不错的选择。   面对石油价格普遍上涨,美国总统特朗普归咎于欧佩克的减产策略,特朗普认为是欧佩克在背后操作这一切。4月20日,特朗普发推文称,“看起来欧佩克又在故技重施。各处石油产量创下新高,海上油轮满载,石油价格却‘人为地’非常高!这没有好处,并且不会被接受。”   美国媒体报道称,纽约能源避险基金Again Capital合伙人吉尔德夫表示:“一些通常会抑制油价的额外供应或供应过剩因素在降低影响。现在,沙特人又再次准备哄抬油价。”   欧佩克主席马兹鲁伊并不认可此说法,他表示,欧佩克并没有故意抬高油价,而是一直致力于拯救市场。除了马兹鲁伊,俄罗斯和沙特等国家的原油部长也认为故意抬高油价一说不存在。出席欧佩克/非欧佩克监督委员会会议的代表称,油价上涨是因为全球政治局势紧张。   欧佩克秘书长巴尔金都在回应特朗普的推文时表示,欧佩克没有任何价格目标,也没有在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的联合行动中设定任何目标价。价格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让市场在可持续的基础上恢复稳定。   全球需求增长依然旺盛   目前,大部分机构看好全球原油需求的增长前景,这从基本面上支持当前原油价格。   国际能源署将2018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上调9万桶,至每天150万桶。尽管美国页岩油产量持续增长,但全球原油需求的增长同样强劲。   高盛也指出,2018年全球原油需求数据符合高盛的乐观预期,今年一季度日需求量料达到255万桶,创2010年四季度以来最强同比增长幅度。   机构数据显示,美国原油消费达到11年以来的峰值。同时,在国际油价升至3年来最高水位之际,亚洲石油需求在4月升至纪录高位,推动了这波油价涨势。高盛表示,亚洲需求将促使2018年平均油价达到每桶80美元。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投行富瑞在客户报告中指出,中东紧张情势升温对油价走强产生了影响,但实货市场紧俏是主要推动力。   汤森路透Eikon的贸易数据显示,亚洲主要进口国的海运原油进口规模将触及纪录高位,其中一大部分将流入中国市场。预计4月中国进口原油逾每日900万桶,创纪录最高,接近全球需求量的10%,在亚洲整体需求中占比超过三分之一。高盛预计,中国的需求仍将强劲增长。除了补充库存等因素外,分析师指出,利好的中国增长环境是原油需求普遍得到支撑的一个重要原因。   尽管原油价格上涨侵蚀利润率,但亚洲的炼厂仍在高水平运作,以满足旺盛的需求。   同时,国际能源署开始警告全球或将面临原油供应短缺风险。国际能源署指出,由于委内瑞拉经济危机恶化,原油产出下降至20世纪40年代以来最低水平,市场可能从供应过剩转为供应短缺。此外,该机构还表示,欧佩克削减的产量比预期多出近50%。   原油价格涨势恐延续   国际油价无论大涨或大跌,都会给世界经济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从整体来看,近期国际油价呈现震荡上涨态势,且涨势未尽,这引发一些机构的担忧。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鲁斯金在近期报告中称,油价已经开始影响市场通胀预期,进而影响美国国债收益率以及更多资产。他认为,从美国10年期通胀保值债券(TIPS)收益率与油价的走势来看,前者紧跟后者上涨,如果油价再涨5美元,就意味着TIPS收益率至少要再涨10个基点,从而进一步推升10年期美债收益率。假设美国国债实际收益率和通胀保值债券收益率正相关,油价如果涨至75美元附近,就意味着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升至3%以上。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原油价格持续走高,导致10年美债收益率飙升至4年高点,而对通胀上升的预期反过来又提振名义收益率。   3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剔除食品和能源的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6%,达到去年4月以来最大涨幅。美国劳工部4月10日公布的3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较前月增长0.3%,高于市场预期的0.1%,与去年同期比较则增长3%,高于2月的2.8%和经济学家预期的2.9%,通胀压力正缓慢攀高。   资本市场资深分析师表示,美国通胀还没有升温,然而通胀上行趋势足以推动美联储今年升息三次。   除了特朗普炮轰欧佩克外,《华尔街日报》也指出,70美元的油价对美国经济而言是一种负担,目前尚在承受范围之内,但若继续攀升,或将为美国经济招致麻烦。   油价上升之际,产油国及相关生产商则获利颇丰。路透社报道称,美国产油商从油价上涨中获益。美国能源信息署预计,2018年美国石油产量将达到每日1030万桶,打破历史纪录,到2019年,将达到每日1080万桶,美国将成为最大的产油国。   相关从事贸易的人士称,美国对欧洲的供应会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美国原油将出现在外国炼厂,将欧佩克和俄罗斯的石油取而代之。   “美国原油在各地售卖。”一位地中海炼厂的交易员称,这让当地各品级原油承受巨大压力。该炼厂定期购买俄罗斯和里海原油,近期则已开始购买美国原油。交易商表示,减产协议带来的较高油价以及美国产量增加,使得俄罗斯、尼日利亚和其他品级原油很难在欧洲卖出去。   路透社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原油出口中有7%销往欧洲,但今年已升至12%。
  • 《欧佩克减产 国际油价半个月怒涨超过11%》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1-18
    • 进入2019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一举扭转去年年末的颓势,一路飘红。Wind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布伦特原油和纽交所原油价格分别实现“六连涨”和“七连涨”。受国际油价持续上涨的带动,国内原油期货价格昨日也出现大涨。 至1月16日记者发稿时,布伦特原油和纽交所原油的价格分别超过60美元/桶和52美元/桶,与2018年12月末的最低价相比,每桶价格均上涨超过10美元。 在2019年1月2日至15日期间,布伦特原油期货的最大涨幅已超11%,纽交所原油涨了14%,国际原油价格在开年的这波涨幅已基本填平了2018年12月份的跌幅,目前价格已与2018年11月下旬的价格相差不多,但与2018年10月3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高点86.74美元/桶相比,仍存在30%的价差。 去年涨了三个季度,第四季度跌超30% 国际油价在2018年先扬后抑,前三季度一路上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一度超越80美元/桶大关。但进入四季度后,国际油价呈现下跌趋势。Wind数据显示,2018年四季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累计下跌34.72%,一度跌至50.22美元/桶低点。 盛达期货研报观点认为,在2018年前三季度原油期货价格上涨的趋势中,曾出现两波回调,第一次为2018年2月初的美股回调曾带动原油价格回落;第二次回调出现在2018年5月底,因市场担忧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产量恢复等因素,曾导致6月至8月中旬出现回调。 盛达期货认为,持续性单边上涨依赖于经济增长预期在四季度前维持稳定,导致原油价格涨幅超出预期。进入四季度后,经济增长预期下调成为共识,原油价格因此具备了下跌理由。 盛达期货表示,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上涨,通常发生在经济扩张期,配合库存的下降。当经济处于下行趋势,叠加库存的上升,原油价格更容易出现大幅下跌。经济增速和总需求仍是决定原油价格走向的核心,供应量的变化则会放大价格变动的幅度。 今年油价涨了半个月,填平去年12月跌幅 2019年的消息面有所转变,受减产消息的刺激,国际原油价格最终止跌上扬。截至2019年1月15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今年以来的涨幅超11%,纽交所原油涨了14%,国际油价开年这波涨幅已基本填平2018年12月份下跌留下的坑。 减产协议进入落地实操阶段是开年的一大利好。据悉,欧佩克成员国与非欧佩克主要产油国于去年年末达成协议,同意从2019年1月开始减少原油日产量120万桶,持续时间为6个月。中辉期货观点认为,“减产预期修复了投资者对后市原油价格看涨的情绪,加上市场风险偏好情绪的升温,最终引发原油价格超跌反弹。” 中信建投也在研报中称,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表示,俄罗斯今年1月的原油产量每天将减产5万桶。贝克休斯布数据显示,截至1月11日当周,美国石油活跃钻井数减少4座至873座,连续2周下降。综合来看,供需面的利好效应仍存,预计短期原油价格或维持震荡偏强走势。 中国石化新闻网此前曾报道称,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的能源大臣法利赫在年初表示,沙特计划将1月和2月的原油出口量分别降至720万桶/日和710万桶/日。 国内油价结束五连跌,机构提示回调风险 基于开年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也有所上调。发改委官网显示,自2019年1月14日24时起,国内汽油、柴油价格(标准品)每吨均上调105元,就此结束国内油价“五连跌”。隆众资讯成品油分析师徐雯雯分析称,以油箱容量50升的普通私家车计算,此次调价后,车主们加满一箱油将多花4元左右。 多家研究机构分析认为,国际原油市场的利空因素仍在,油价难言见底,下半年或存在回调风险。 其中,华泰期货观点认为,金融市场的风险偏好情绪仍在持续修复,原油作为风险资产亦受到支撑,但当前现货基本面总体处于“供需两淡”格局。“1月份是全年库存积累最多的月份,基本面不足以支撑油价持续强势反弹。当前全球成品油库存压力依然偏大,终端消费不足以支撑炼厂的高开工率,炼厂利润处在被压缩状态。” 华信期货观点认为,虽然欧佩克和非欧佩克在2018年12月7日决议减产120万桶/天超出市场预期,但因美国原油产量增长过快、全球经济增速下滑带来的原油需求增长变慢、美国汽油需求见顶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还不能断定原油价格已经到底。“对于2019年原油走势,我们更倾向于围绕45美元至60美元/桶(WTI)的区间震荡,不排除向下突破40美元/桶的可能性,向上超越70美元/桶的概率较小。” 中金公司预计,2019年布伦特原油均价将运行在65美元至70美元/桶的范围内,较2018年71.15美元/桶的均价存在8.6%的回落风险。中金公司表示,我们看涨2019年上半年的国际油价,布伦特油价有望突破70美元/桶,理由是欧佩克减产的落地、潜在的美国加息进程延缓等因素。中金公司认为,2019年下半年国际油价存在回调风险,主要是受到美国页岩油管道投入运行的影响,页岩油产量的增长态势有望恢复。 在中金公司眼中,今年中国油气行业的主线是:上游油气勘探开发步伐加快;资本开支有望持续攀升,并与油价脱钩,主要是为了响应中央“增储上产”的政策,保证能源供应的安全;油气改革持续推进,释放红利,有望重塑国内石油行业的竞争格局,提升企业运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