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因素影响 国际油价持续上涨》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wukan
  • 发布时间:2018-04-27
  • 近来,国际油价延续缓步上涨态势,目前布伦特原油价格和纽约轻质原油价格徘徊在每桶70美元上下。产油国及相关生产商获利颇丰。从整体来看,受原油减产协议、中东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等因素影响,近期国际油价涨势未尽,这引发一些机构的担忧。

      高油价引发市场关注

      国际市场上,布伦特原油价格及纽约轻质原油价格本周升至2014年年底以来高位,分别触及每桶75美元和70美元。2018年迄今,国际原油价格已经上涨了15%。

      分析师认为,市场对汽油的需求加剧以及产油国执行减产协议减少了市场供应是油价上涨的重要原因。沙特和主要产油国仍在执行减产行动,预计欧佩克将把限产协议执行到年底,甚至可能延长到2019年。与此同时,近来中东冲突升级以及委内瑞拉危机都使原油价格上涨步伐难止。此外,贸易摩擦的威胁给股市带来了下行压力,原油作为大宗商品成为投资者不错的选择。

      面对石油价格普遍上涨,美国总统特朗普归咎于欧佩克的减产策略,特朗普认为是欧佩克在背后操作这一切。4月20日,特朗普发推文称,“看起来欧佩克又在故技重施。各处石油产量创下新高,海上油轮满载,石油价格却‘人为地’非常高!这没有好处,并且不会被接受。”

      美国媒体报道称,纽约能源避险基金Again Capital合伙人吉尔德夫表示:“一些通常会抑制油价的额外供应或供应过剩因素在降低影响。现在,沙特人又再次准备哄抬油价。”

      欧佩克主席马兹鲁伊并不认可此说法,他表示,欧佩克并没有故意抬高油价,而是一直致力于拯救市场。除了马兹鲁伊,俄罗斯和沙特等国家的原油部长也认为故意抬高油价一说不存在。出席欧佩克/非欧佩克监督委员会会议的代表称,油价上涨是因为全球政治局势紧张。

      欧佩克秘书长巴尔金都在回应特朗普的推文时表示,欧佩克没有任何价格目标,也没有在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的联合行动中设定任何目标价。价格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让市场在可持续的基础上恢复稳定。

      全球需求增长依然旺盛

      目前,大部分机构看好全球原油需求的增长前景,这从基本面上支持当前原油价格。

      国际能源署将2018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上调9万桶,至每天150万桶。尽管美国页岩油产量持续增长,但全球原油需求的增长同样强劲。

      高盛也指出,2018年全球原油需求数据符合高盛的乐观预期,今年一季度日需求量料达到255万桶,创2010年四季度以来最强同比增长幅度。

      机构数据显示,美国原油消费达到11年以来的峰值。同时,在国际油价升至3年来最高水位之际,亚洲石油需求在4月升至纪录高位,推动了这波油价涨势。高盛表示,亚洲需求将促使2018年平均油价达到每桶80美元。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投行富瑞在客户报告中指出,中东紧张情势升温对油价走强产生了影响,但实货市场紧俏是主要推动力。

      汤森路透Eikon的贸易数据显示,亚洲主要进口国的海运原油进口规模将触及纪录高位,其中一大部分将流入中国市场。预计4月中国进口原油逾每日900万桶,创纪录最高,接近全球需求量的10%,在亚洲整体需求中占比超过三分之一。高盛预计,中国的需求仍将强劲增长。除了补充库存等因素外,分析师指出,利好的中国增长环境是原油需求普遍得到支撑的一个重要原因。

      尽管原油价格上涨侵蚀利润率,但亚洲的炼厂仍在高水平运作,以满足旺盛的需求。

      同时,国际能源署开始警告全球或将面临原油供应短缺风险。国际能源署指出,由于委内瑞拉经济危机恶化,原油产出下降至20世纪40年代以来最低水平,市场可能从供应过剩转为供应短缺。此外,该机构还表示,欧佩克削减的产量比预期多出近50%。

      原油价格涨势恐延续

      国际油价无论大涨或大跌,都会给世界经济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从整体来看,近期国际油价呈现震荡上涨态势,且涨势未尽,这引发一些机构的担忧。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鲁斯金在近期报告中称,油价已经开始影响市场通胀预期,进而影响美国国债收益率以及更多资产。他认为,从美国10年期通胀保值债券(TIPS)收益率与油价的走势来看,前者紧跟后者上涨,如果油价再涨5美元,就意味着TIPS收益率至少要再涨10个基点,从而进一步推升10年期美债收益率。假设美国国债实际收益率和通胀保值债券收益率正相关,油价如果涨至75美元附近,就意味着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升至3%以上。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原油价格持续走高,导致10年美债收益率飙升至4年高点,而对通胀上升的预期反过来又提振名义收益率。

      3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剔除食品和能源的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6%,达到去年4月以来最大涨幅。美国劳工部4月10日公布的3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较前月增长0.3%,高于市场预期的0.1%,与去年同期比较则增长3%,高于2月的2.8%和经济学家预期的2.9%,通胀压力正缓慢攀高。

      资本市场资深分析师表示,美国通胀还没有升温,然而通胀上行趋势足以推动美联储今年升息三次。

      除了特朗普炮轰欧佩克外,《华尔街日报》也指出,70美元的油价对美国经济而言是一种负担,目前尚在承受范围之内,但若继续攀升,或将为美国经济招致麻烦。

      油价上升之际,产油国及相关生产商则获利颇丰。路透社报道称,美国产油商从油价上涨中获益。美国能源信息署预计,2018年美国石油产量将达到每日1030万桶,打破历史纪录,到2019年,将达到每日1080万桶,美国将成为最大的产油国。

      相关从事贸易的人士称,美国对欧洲的供应会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美国原油将出现在外国炼厂,将欧佩克和俄罗斯的石油取而代之。

      “美国原油在各地售卖。”一位地中海炼厂的交易员称,这让当地各品级原油承受巨大压力。该炼厂定期购买俄罗斯和里海原油,近期则已开始购买美国原油。交易商表示,减产协议带来的较高油价以及美国产量增加,使得俄罗斯、尼日利亚和其他品级原油很难在欧洲卖出去。

      路透社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原油出口中有7%销往欧洲,但今年已升至12%。

相关报告
  • 《油价持续上涨》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9-11-12
    • WTI和布伦特原油连续第三个交易日收高。西德克萨斯中质油(WTI)和布伦特原油连续第三个交易日收高。周二12月WTI合约上涨69美分,收于每桶57.23美元。轻质原油最高价为57.50美元,最低为56.30美元。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83美分,收于每桶62.96美元。 AlixPartners LLP能源业务董事总经理比尔·埃班克斯(Bill Ebanks)观察到,本周到目前为止,布伦特和西德克萨斯中质油分别上涨了约1%和2%。“油价已显示出受到多种因素支持的迹象,其中包括有关潜在的“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定的持续建设性叙述以及有关美国经济实力的看涨报告,这可以从就业人数增长12.8万证明,而持续的情况则表明了这一点。共识预测将提供75,000个工作岗位。” Ebanks说。
  • 《多因素致国际油价高位震荡》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6-21
    • 受欧盟对俄罗斯石油禁令、“欧佩克+”产能调整计划、美国遏制通胀的相关政策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近期波动较大,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期货(WTI)价格本月1日收于每桶115.26美元,8日升至每桶122.11美元,16日收于每桶117.59美元,油价虽波动频繁,但仍保持高位。在多重因素作用下,国际石油市场近期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供应紧张状况依然持续。当前,全球石油需求呈现增长趋势,6月2日召开的“欧佩克+”部长会议发布声明指出,全球主要经济体最近从封锁中重新开放,且经季节性维护后,全球炼油厂进口量预计将增加。 但与此同时,“欧佩克+”以保持市场平衡稳定为由坚持限产政策。“欧佩克+”本次部长会议虽决定上调产量,但事实上仅将9月份计划增产的43.2万桶/天提前平均分配至7月份和8月份,因此本次增产并未改善当前供需状态,会议声明发布后国际油价不降反升。此外,产能不足、局势动荡等因素导致大量产油国无法完成规定产量,根据欧佩克14日发布的月度报告,欧佩克国家5月份石油产量环比下降17.6万桶/天至2851万桶/天,远未达到“欧佩克+”协议规定的增长目标。 二是主要产油国保持协调合作。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已对俄罗斯实施多轮制裁,本月3日通过的石油禁令要求欧盟国家在6个月后停止进口所有俄海运原油、8个月后停止进口俄成品油,俄石油出口面临较大压力。 而沙特等主要产油国在能源领域始终支持俄罗斯。俄外长拉夫罗夫月初访问沙特时,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向其确认了海合会国家不会加入对俄制裁。本次“欧佩克+”会议将额外配额平均分配给沙特和俄罗斯,并未如西方所传言那样将俄排除在外,且同意将产能补偿期限延长至12月底,这有利于俄缓解生产和出口压力。此外,沙特配合俄罗斯进行石油贸易线调整,俄罗斯利用折扣手段积极扩张亚洲市场,5月份取代沙特成为印度第二大石油供应国,沙特则上调了7月份对亚洲和欧洲市场的官方售价。 三是美西方多措并举平抑油价。根据美国劳工部数据,美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5月份同比增长8.6%,涨幅创40年以来最高值。美国汽车协会日前表示,美汽油均价已达每加仑5美元左右,同比上涨62%。美国总统拜登承认这波通胀将会持续,呼吁采取更多措施抑制通胀,平抑油价。 为此,美国近期大力改善与沙特关系,两国官员频繁互访,拜登计划下月访问沙特。在能源方面,美一改此前施压沙特增产的策略,承认沙特在国际能源市场的地位和话语权,试图通过更深层次的需求对接获得沙特在能源领域的支持。此外,美持续增加原油库存,美联储15日宣布了1994年以来最大幅度的加息,受此影响美原油期货价格出现下跌,WTI价格当日一度降至每桶115美元左右。有消息称,美计划放松对委内瑞拉石油的制裁,以便该国将原油运往欧洲,缓解欧盟国家能源短缺。 总体来看,地缘政治风险仍是影响油价走势的重要因素,美西方对俄制裁不但造成本国油价上涨、通胀持续、经济承压,而且导致国际石油市场恢复供需平衡的难度增大。若冲突和制裁的负面影响无法消除,那么国际油价高位震荡的状况或将持续。(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