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五次调整进口天然气销售定价》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18-12-08
  •   中国第五次调整进口天然气销售定价。11月23日,国家财政部、海关总署和税务总局在官网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天然气进口税收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显示,自2018年7月1日起,将液化天然气销售定价调整为28.06元/GJ(1GJ=10亿焦耳),将管道天然气销售定价调整为0.99元/立方米。 4-6月期间,液化天然气销售定价适用27.35元/GJ,管道天然气销售定价适用0.97元/立方米。一般而言,7月之后的天然气销售定价要高于夏季,尤其是液化天然气。 这是中国第五次发布相关天然气进口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天然气销售定价。前四次发布的时间分别为2011年、2013年、2015年和2017年,其中2011年和2017年的销售价格是五次调整中最低的两次。

相关报告
  • 《天然气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0-07-10
    • 新冠肺炎疫情对天然气利用领域中的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发电等行业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天然气需求有放缓迹象。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天然气消费增速将从9.4%下降至4%左右,天然气行业进入调整期。 各领域需求增速各异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总院沈鑫等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天然气短期市场“速冻”,疫情防控下市场逐渐恢复;全年市场“失速”,增速不及预期。  不同领域天然气需求受疫情影响各不相同,其中居民用气量可达预期,采暖用气量超出预期,而公共服务用气量受疫情影响程度最大。汽车用气量方面,受疫情停工2个月左右,叠加经济下滑、新能源汽车竞争等综合因素影响,天然气汽车用气量不容乐观。  天然气发电方面,上半年为打通销售后路支撑上游,向电厂降气价提产,天然气发电高于预期。下半年,随着降电价气价的不断反复以及电力市场的不确定,预计天然气发电量弹性会增大。  根据近几年天然气行业发展形势,采用消费法对市场需求进行预测,正常情况下,预计2020年我国天然气市场预期需求量为3193亿立方米,同比增加201亿,增幅6.7%。受疫情影响及价格政策刺激,预计2020年实际需求与2014年增幅4.2%最为接近。下半年日均消费增量4300-4700万立方米。  在供应方面,北京世创能源咨询公司首席研究员杨建红认为,根据国产气的产量规划以及进口天然气的实时进展,预计国产气2020年具备新增170亿立方米的能力,可以满足新增市场的需要。考虑疫情对市场的影响以及进口LNG(液化天然气)降价等因素,预计国产天然气新增产量140-160亿立方米;进口管道气量基本保持持平,而进口LNG数量是否新增取决于国产气量是否压减。  多元化气源是理想选择   “这次疫情给我们最深刻的认识就是用户若能多一种选择,将大大提高抗风险能力。”杨建红说。  不论是从我国天然气整体供应格局还是从单个具体的用户来说,气源多元化是理想选择。天然气供应气源多的用户可以依据不同输送成本进行切换。事实表明,拥有两种以上供应源的用户议价能力更强,储气调峰设施的经济价值在低气价下尤为明显。  此外,在疫情中,随着消费需求变化及全球市场波动,天然气市场特点凸显,不仅已进入调整期,自身“韧性”和“弹性”也促使天然气对市场变化适应性更强。  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天然气市场具有周期性。预计2020年前后我国天然气市场受经济形势和疫情影响,需求有放缓的迹象。  “尽管天然气市场进入调整期,但天然气行业仍处于上升阶段。预计2025年天然气市场需求将超过4200万立方米,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超过10%。与此同时,天然气城镇气化率将由目前的54%提至2030年的70%以上。天然气供应条件不断改善,竞争力不断提高,市场响应能力越来越强。”杨建红说。  从3、4月份天然气市场数据来看,天然气需求增速逐渐向好,主要归结于其极具“韧性”。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2019年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例已达9.2%,作为优质的生活燃料和工业染料,在居民生活和公服领域与电力构成必需能源,同时作为工业领域燃料升级的必然选择,需求具有刚性。此外,天然气产业链越来越有弹性。以前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天然气一直供应紧张,同时价格偏高。随着供应条件的改善和国际天然气市场的变化,我国天然气产业链越来越有弹性。业内专家指出,为实现供应安全,合理的供应与需求比例为1.1:1。从供应能力看,今年我国可供市场的供应能力达3300亿立方米,是天然气需求量的1.06倍,不断接近合理比例。 需加强政策引导   每个行业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带给我国天然气行业的影响就是,该如何灵活应对市场变动,如何全力推动国内勘探开发技术创新,更好地开发利用天然气。  “管输业务被分离、油价大跌,石油企业现在可谓‘伤筋动骨’日子不好过。但一定要保持定力应对市场低迷。同时市场参与者也大可不必畏手畏脚,保持风险意识同时做好市场选择,高效投资。”杨建红建议。  未来,政策驱动对于天然气发展尤为重要,政策法规将是天然气发展的“润滑剂”。  一方面,要继续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国家管网公司成立、价格市场化和产业链放开是天然气改革三大方向。国内新主体外商对未来中国天然气市场看好,政府要提供合理的配套政策并积极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生产。  另一方面,要抓住低气价好机遇,合理优化资源配置。有效利用目前LNG“白菜价”,将国产气作为“调节器”,把天然气战略应提到日程上来。“供应多元化,进口气避免一国独大或一线独大,合同形式要灵活。同时,地下储气库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要发挥作用与LNG接收站协同保供。”杨建红说。  有业内人士也表示,政策对天然气原有长协问题也不能回避,要加以扶持。“建议区别对待,个别长协项目一定要有补贴,部分要有政策支持,部分企业自行解决。”
  • 《中国石化天然气公司2020年经营气量达415亿立方米》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0-12-29
    • 截至12月9日,天然气公司2020年经营气量达41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4%,高于全国行业同期平均增幅近10个百分点,市场份额持续提升,经营实现整体盈利,提前完成年度天然气经营气量目标任务。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市场动荡、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严峻形势,天然气分公司深入贯彻集团公司决策部署,落实党组领导“实现天然气跨越式发展”总体要求,紧盯持续攻坚创效行动目标及全年生产经营任务,牢固树立市场意识,及时调整资源结构,全力开展拓市扩销,实现好于预期、跑赢大市的经营业绩。内外并举,拓宽资源渠道。全力做好国内自产气开发经营,确保实现全产全销,今年以来共采购国产陆上气180亿立方米。持续加大现货采购力度,进一步扩大国外资源进口规模,一年来累计进口LNG资源242船,接卸LNG资源1644万吨,同比增长18.6%。加强与中国石油等兄弟单位的合作,通过第三方采购天然气资源16亿立方米。同时利用国家管网公司 LNG接收站 ,接收进口LNG资源逾40万吨,资源运作水平显著提升。多点发力,推动改革发展。今年,天然气销售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一体化“资源池”“资金池”运行体系和全国性省级市场营销布局初步建立,公司本部部门及直属机构调整重组完成。新成立7家省级销售中心、4家省级销售合资公司,发挥区位优势,深耕市场,按照紧贴市场、一企一策原则优化营销结构、强化服务意识、创新营销策略、做大市场规模,月度销量持续增长,尤其是9月份销售天然气35.6亿立方米,同比增幅28.1%,创今年以来最高月增幅,为完成年度经营任务打下坚实基础。统筹优化,做好冬季保供。做好资源、设施、市场匹配平衡,合理安排计划,优化方案与执行,青岛、天津LNG接收站实现满负荷运行。以国家管网基础设施公平开放为契机,通过广西管道、西气东输管道、青宁管道等渠道实现南气北上、海气南下,弥补中北部市场资源缺口,缓解华东市场保供压力;从北海、粤东、深圳LNG接收站中转,以点带面拓展珠三角及粤东等地的核心市场。截至目前, 中国石化 使用内、外部LNG接收站已达8座,冬季 天然气市场 资源保供能力全面提升。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勇挑重担、服务大局,将工作重心向攻坚创效聚焦、工作举措向攻坚创效发力,用党的建设推动攻坚创效措施落实落地,保障公司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攻坚创效、克难奋进的强大动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