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石油难增产》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11-08
  • 美国石油不太可能支持更多的国际供应,因为尽管利润很高,但主要运营商很难增加产量。

    公司领导人和分析师表示,对美国石油生产大获全胜的预期已经落空。尽管利润很高,但矿业公司正在放缓,产量几乎没有变化并略有下降。

    根据新斯科舍银行的数据,第三季度全球油价平均约为每桶 100 美元。几年前,以这个价格,公司将促进采矿。但这一次,康菲石油公司、先锋自然资源公司和德文能源公司等公司专注于利润,而不是更多地钻探。

    原因是通货膨胀导致钢材和机器外壳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加上劳动力短缺,导致雇用钻井人员成为低效的商业问题。因此,总的来说,整个行业都被迫限制开采量。

    第三季度,康菲石油公司报告利润为 45 亿美元,几乎是 2021 年同期的两倍。先锋带来了约 20 亿美元,而埃克森美孚则公布了近 200 亿美元的创纪录利润。雪佛龙的利润为 112 亿美元,是公司历史上第二高的季度水平。

    但与此同时,多家企业同时下调了产量预期。Pioneer表示,位于西德克萨斯和新墨西哥的二叠纪盆地——美国最活跃的油田——的油井今年的石油产量低于预期。第三季度,该公司平均每天生产 352,421 桶石油,比第二季度略有下降。

    康菲石油公司曾预测,到 2022 年,美国石油产量可能每天增加 90 万桶。但它表示,由于供应链瓶颈和劳动力短缺,实际增长低于这一预测。康菲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瑞安·兰斯 (Ryan Lance) 表示:“成本迅速上升,加上供应极度紧张,限制了整个行业的制造业增长速度。”

    页岩热潮帮助美国扭转了其在世界石油市场的地位。然而,就在全球市场需要更多供应之际,这种表现正在下降。

    拜登政府呼吁石油公司加快生产以帮助降低汽油价格。白宫还希望公司将利润用于投资增长,而不是增加对股东的股息或回购自己的股票。不过,尽管官员们的预期乐观,但人们对明年美国石油增产的能力存有疑虑。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 (EIA) 的数据,截至 8 月,美国石油产量仅比去年年底增加 3%,即每天 288,000 桶,达到每天 977 万桶。

    EIA 曾预计,包括阿拉斯加和墨西哥湾在内的美国石油总产量在 12 月将达到 1264 万桶,比 2021 年同期增加超过 100 万桶/日。但它将预测下调至近 50 万桶每天。

    埃克森美孚表示,其在二叠纪盆地(德克萨斯州和新墨西哥州)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预计将比去年的水平增长约 20%,低于最初 25% 的增长目标。雪佛龙还表示,由于生产速度放缓,其二叠纪地区的产量将低于其今年的目标,即每天约 70 万桶。

    根据 EIA,随着越来越多的钻探者转向以前废弃的油井,预计增长将进一步放缓。这些井已经钻探,但尚未完全开发,称为 DUC。当大流行导致油价下跌时,公司会寻找最好的 DUC 来开采石油,以节省成本。

    另一个问题是二叠纪西部地区特拉华州还剩下多少生产井,公司已经在那里进行了大量开采。石油分析公司 FLOW Partners 的总裁 Tom Loughrey 认为,油田的质量将逐渐下降。“我们在二叠纪还剩下大约 10 年的高质量采矿,如果我们提高采矿率,它会更短。这使得大公司无法增加产量,”他说。

    一些公司也在努力提高生产力。Pioneer 对其今年二叠纪油井的表现感到失望,并正在修改其采矿策略。“生产力不如三年前,”先锋首席执行官理查德迪利说。据他介绍,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油公司必须想办法用更新的技术开采更多的石油。

    此外,分析师表示,公司对自己施加的限制也会约束自己。即使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油价达到 120 美元的峰值,公司仍承诺以股息和股票回购的形式向股东返还大量现金,而不是再投资于生产和出口。

  • 原文来源:https://oil.in-en.com/html/oil-2946432.shtml
相关报告
  • 《2030年,美国或将占世界原油增产的85%!各国如何应对石油美元?》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9-11-19
    • 众所周知,全球多国为了规避美元风险,正在加入去美元化的行列,而面对多国去美元化的情况,美国似乎并不慌,皆因美国手中还握着一张王牌 ——“石油美元”!据媒体11月13 日最新报道,国际能源署发布 2019 年《世界能源展望》年度预测报告显示,到 2025 年,美国页岩油气产量将超过俄罗斯油气产量;到 2030 年,美国将占世界原油增产的 85% 、全球天然气产量增长的 30% ,这将巩固美国在油气出口上面的地位。
  • 《石油减产,美国为何起急?》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0-13
    • 近日,沙特等欧佩克国家与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又称“欧佩克+”机制)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第33次部长级会议。这是该会议自2020年3月以来首次线下举行。与会各国一致决定,自今年11月起大幅减产,在8月产量的基础上将月度产量日均减少200万桶,减产措施持续至2023年12月。 对此决定,美国拜登政府气急败坏,放言将采取反制措施。不过,在当前形势下,美国反制工具箱中可用的工具并不多。美联储继续加息的剩余空间有限,动用战略石油储备不过是杯水车薪,放开美国境内的能源开采限制将违背民主党政府的执政理念,短期内通过《反石油生产和出口垄断组织法案》的可能性不大……美国几乎拿不出真正短期有效的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减产决定距离美国中期选举仅有1个月左右的时间。对疲于应对通胀的民主党政府而言,“欧佩克+”减产无疑是个坏消息,拜登难免恼火。不仅如此,这也相当于宣布此前拜登访问沙特的“能源之旅”彻底失败。 在此次决定减产之前,无论是沙特还是俄罗斯都面临较大的外部压力。美国屡屡施压沙特增产,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则遭受美国和欧洲的制裁。在此情况下,“欧佩克+”能够达成协议,表明各国仍然重视在该机制内的共同利益,即稳定油价。但在美国看来,“欧佩克+”的减产决定是对“美国的敌对行动”。 更令美国恼火的是,沙特等主要产油国大幅减产的决定可能使西方对俄制裁“变得徒劳”。《日本经济新闻》称,这一决定导致七国集团对俄罗斯石油出口设置价格上限一事的效果充满不确定性。减产将推高油价,削减俄罗斯石油收入的难度因此上升,愈发鲜明地暴露出美国与中东产油国之间的分歧。 对于美方的指责和威胁,沙特外交大臣朱贝尔强调“石油不是武器”,否认减产是在将“石油政治化”。 从经济层面来看,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地缘冲突局势影响下,全球能源需求下降是必然的,“欧佩克+”的减产行动,是平衡市场的必要措施。从经济权力的角度讲,减产决定与维护石油定价权又紧密相关。 过去几个月,面对美国国内通胀形势,美联储采取了激进的加息措施,造成美元指数大幅走强;与此同时,石油价格一路狂跌。原因就在于,加息后的美元越来越值钱了,以美元计价的国际油价自然下跌。在这个意义上讲,“欧佩克+”不顾美国压力而大幅减产,也是对美元定价全球大宗商品权力的一次挑战。 “新的石油战争:‘欧佩克+’行动起来反对美国?”英国《金融时报》称,约半个世纪前,由于美欧等西方国家在战争中对以色列的支持,阿拉伯国家决定组成石油生产国联盟,并停止向西方国家供给石油,这导致第一次全球石油危机爆发。如今,正值全球通胀高企、消费者对能源价格和短缺日益焦虑之际,包括沙特和俄罗斯在内的石油出口国作出大幅减产决定,这标志着石油出口国同西方,尤其是美国之间“危险的决裂”。正如埃菲社的报道所言,“欧佩克+”有自己的标准,这使西方烦恼。但“欧佩克+”维护自己的经济和贸易利益,而不是围绕西方“地缘政治”需求运转,这无可厚非。 北半球凛冬将至,油价升温引发的争论注定热度难减。在通货膨胀破坏全球经济增长、地缘冲突加剧欧洲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欧佩克+”和美西方围绕全球油价走向的博弈,将持续影响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