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减产,美国为何起急?》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10-13
  • 近日,沙特等欧佩克国家与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又称“欧佩克+”机制)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第33次部长级会议。这是该会议自2020年3月以来首次线下举行。与会各国一致决定,自今年11月起大幅减产,在8月产量的基础上将月度产量日均减少200万桶,减产措施持续至2023年12月。

    对此决定,美国拜登政府气急败坏,放言将采取反制措施。不过,在当前形势下,美国反制工具箱中可用的工具并不多。美联储继续加息的剩余空间有限,动用战略石油储备不过是杯水车薪,放开美国境内的能源开采限制将违背民主党政府的执政理念,短期内通过《反石油生产和出口垄断组织法案》的可能性不大……美国几乎拿不出真正短期有效的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减产决定距离美国中期选举仅有1个月左右的时间。对疲于应对通胀的民主党政府而言,“欧佩克+”减产无疑是个坏消息,拜登难免恼火。不仅如此,这也相当于宣布此前拜登访问沙特的“能源之旅”彻底失败。

    在此次决定减产之前,无论是沙特还是俄罗斯都面临较大的外部压力。美国屡屡施压沙特增产,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则遭受美国和欧洲的制裁。在此情况下,“欧佩克+”能够达成协议,表明各国仍然重视在该机制内的共同利益,即稳定油价。但在美国看来,“欧佩克+”的减产决定是对“美国的敌对行动”。

    更令美国恼火的是,沙特等主要产油国大幅减产的决定可能使西方对俄制裁“变得徒劳”。《日本经济新闻》称,这一决定导致七国集团对俄罗斯石油出口设置价格上限一事的效果充满不确定性。减产将推高油价,削减俄罗斯石油收入的难度因此上升,愈发鲜明地暴露出美国与中东产油国之间的分歧。

    对于美方的指责和威胁,沙特外交大臣朱贝尔强调“石油不是武器”,否认减产是在将“石油政治化”。

    从经济层面来看,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地缘冲突局势影响下,全球能源需求下降是必然的,“欧佩克+”的减产行动,是平衡市场的必要措施。从经济权力的角度讲,减产决定与维护石油定价权又紧密相关。

    过去几个月,面对美国国内通胀形势,美联储采取了激进的加息措施,造成美元指数大幅走强;与此同时,石油价格一路狂跌。原因就在于,加息后的美元越来越值钱了,以美元计价的国际油价自然下跌。在这个意义上讲,“欧佩克+”不顾美国压力而大幅减产,也是对美元定价全球大宗商品权力的一次挑战。

    “新的石油战争:‘欧佩克+’行动起来反对美国?”英国《金融时报》称,约半个世纪前,由于美欧等西方国家在战争中对以色列的支持,阿拉伯国家决定组成石油生产国联盟,并停止向西方国家供给石油,这导致第一次全球石油危机爆发。如今,正值全球通胀高企、消费者对能源价格和短缺日益焦虑之际,包括沙特和俄罗斯在内的石油出口国作出大幅减产决定,这标志着石油出口国同西方,尤其是美国之间“危险的决裂”。正如埃菲社的报道所言,“欧佩克+”有自己的标准,这使西方烦恼。但“欧佩克+”维护自己的经济和贸易利益,而不是围绕西方“地缘政治”需求运转,这无可厚非。

    北半球凛冬将至,油价升温引发的争论注定热度难减。在通货膨胀破坏全球经济增长、地缘冲突加剧欧洲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欧佩克+”和美西方围绕全球油价走向的博弈,将持续影响全球。

  • 原文来源:https://oil.in-en.com/html/oil-2945336.shtml
相关报告
  • 《石油大减产让谁惴惴不安》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0-08
    • 当前石油仍然是全球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其产量与价格对全球经济走势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欧佩克+”的减产决定吸引了全球目光,特别是在多国通胀高启之际。那么,“欧佩克+”减产后哪些国家或地区会受到较大冲击?希望油价下降的美国政府又会作何反应? 这些国家受影响更大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宋国友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欧佩克+’减产对两类国家或地区会产生影响,一类是如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欧佩克+’成员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直接增加收入;第二类是石油进口国,这些国家不得不承担能源成本上涨的结果。特别是作为石油进口‘大户’的美国和欧洲多国都在面临高通胀的压力,因此‘欧佩克+’减产对这些国家的冲击会更大。” 对于即将在能源危机中“过冬”的欧洲而言,石油价格的上升无疑是雪上加霜。“很简单,石油价格的上涨也意味着汽油价格上涨,这将直接影响民众的生活。”德国埃森RWI经济研究所专家曼努埃尔·弗朗德尔说。 事实上,“欧佩克+”减产已经引发了部分欧洲民众的担忧。德国一家专营水电处理的公司负责人奥勒尔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许多中小公司对汽油价格很敏感,因为他们每天都需要加油,油价越高,意味着收入减少。” 奥勒尔看着记账本分析了最近3年的油价,2020年5月28日,每升E10汽油价格才1.13欧元;去年一路走高也没有超过1.7欧元;但今年俄乌冲突开始后,油价火速提高,3月15日每升E10汽油价格达到2.19欧元的高点。最近一段时间,德国油价下降,司机们也非常高兴。但是现在又开始上涨,10月5日最新的E10汽油价格已达到1.89欧元,眼看要再次突破2欧元的关卡。 美国应对或难自救 美国同样将承受重压。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称,几个月来,美国政府一直在国内国外积极开展活动,以缓解俄乌冲突后飙升的能源价格。努力初见成效,美国汽油价格已经连续近100天下跌。 此前有分析称,拜登政府的低油价目标并不单纯。一方面是美国中期选举将至,拜登也急需稳定物价以收获选票,另一方面则与对俄罗斯的打压有关。10月5日,美国全国公共广播评论称,石油产量的大幅削减可能有利于“欧佩克+”的联合主席国俄罗斯,能源收入的增加对其至关重要。拜登政府期望的低油价可以降低俄罗斯的实力。 如今,面对未来油价回涨的形势,拜登政府宣布,11月将从战略石油储备中再释放1000万桶以稳定市场。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1000万桶石油在美国巨大的化石燃料需求面前微不足道,大概率不会起到稳定当地油价的作用。” 宋国友也有相似的观点,他还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虽然是石油生产大国,但有三个原因令其无法避免‘欧佩克+’减产的影响。第一,美国也是石油需求大国,本国产的石油不一定能满足自身需求量;第二,增产化石能源与拜登政府的清洁能源计划相悖,因此他不会轻易下达增产指令;第三,美国石油生产企业极有可能以自身利益为先,不愿意听从拜登政府增产降价的指令。” 当下环境不利于良性循环 9月份,欧佩克的月度报告中仍然维持对全球石油需求强劲增长的预测不变,预计2022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加310万桶/日,2023年需求将增加270万桶/日。国际能源署(IEA)也预测今明两年石油需求仍然将保持增长趋势,IEA预计今年全球石油消费量将增加200万桶/日至9970万桶/日,2023年需求将继续增加210万桶/日至1.018亿桶/日。 需求增长,价格上升,对石油市场无疑是利好。但值得注意的是,与国际油价挂钩的全球经济或有不同走向。宋国友认为:“受‘欧佩克+’减产影响,全球的通胀压力难以在短期消除。油价的走势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我判断这将对全球经济产生中期影响。” 林伯强也表示:“全球通胀的压力可能会继续增强。”此外,在他看来,原油减产涨价后,全球通胀会愈演愈烈,彼时各国央行将不断加息平息通胀,但资金流动性的降低,又会造成经济衰退的局面,能源需求也再次降低,形成负循环。“目前无法判断本次‘欧佩克+’减产的影响会持续多久,因为地缘政治决定了全球能源局势和经济局势不稳定的时间周期。”林伯强说。
  • 《沙特:支持石油减产 美方:站错队有后果》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0-13
    • 美国媒体10月11日披露,沙特阿拉伯“直截了当”拒绝美国政府要求其暂缓支持主要产油国大幅减产石油决定,美方认为沙特此举无异于“站队”俄罗斯,威胁要“重新评估”美沙关系。美国总统约瑟夫·拜登警告,沙特做法“必有后果”。 沙特响亮说“不” 据《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说法报道,美方官员曾警告沙特如果支持减产石油,将被视为在乌克兰问题上支持俄罗斯,有损美方对沙特已经有所减弱的支持。 报道说,美方官员要求沙特及其他海湾地区产油国推迟一个月实施减产计划,但沙特方面认为,拜登政府提出这一要求,只是因为担心在美国11月8日国会中期选举前这段关键时间内油价继续飙升,从而大大打压民主党支持率,因而说了个“响亮的不”。 以沙特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国与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的“欧佩克+”机制本月5日决定自今年11月起大幅减产,在8月产量基础上将月度产量日均下调200万桶。 美国通货膨胀率连续多月维持在40年高位,民众不满拜登政府抑制燃油价格不力。主要产油国大幅减产预计进一步推升油价,令民主党选情承受更大压力。 《华尔街日报》披露,拜登7月首次以总统身份访问沙特时,沙特方面原本打算提议主要产油国日均增产50万桶,作为对美“亲善信号”,但与拜登政府存在龃龉的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坚持将增产量降至10万桶。这一小幅增产计划实施没多久,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9月又决定将月度产量日均下调10万桶,相当于重回拜登访沙前水平,引发白宫不满。 按照知情人士说法,美国国务院能源安全高级顾问阿莫斯·霍克斯坦通过电子邮件向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表达上述不满。后者被那封邮件激怒,更加坚定“制定独立于美国的能源政策”决心。 拜登警告“后果” 尽管沙特方面多次表示支持减产石油“纯粹出于经济理由”,美国白宫新闻秘书卡里娜·让-皮埃尔11日说,沙特此举“无疑是在与俄罗斯保持一致”。 多名民主党籍国会议员呼吁对沙特采取惩罚措施。美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罗伯特·梅嫩德斯敦促立即冻结与沙特之间包括军售在内的所有合作;参议院军事委员会成员理查德·布卢门撒尔和众议员罗·康纳已提交暂停对沙特军售的法案。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11日说,拜登已经清楚意识到需要“重新评估”与沙特关系,以确保美沙关系“服务于我们的国家安全利益”。 拜登11日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专访时说,他将与国会商讨如何处理美沙关系。他没有透露会否同意暂停对沙特军售,但强调沙特的做法“一定会有后果”。 据美联社分析,沙特是美国在中东地区“(关系)重要且复杂”的盟友,拜登“愿在多大程度上向沙特展现自己的不满”尚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