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改善伤口愈合的新靶点》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angcui
  • 发布时间:2017-05-23
  • MicroRNA 是新的治疗剂的有趣靶标结构。它们可以通过合成抗氧化剂阻断。然而,到目前为止,仅在局部使用这些数据是不可能的。歌德大学法兰克福的研究人员现在已经成功地实现了这一点,在光诱导型抗生素的帮助下治疗伤口愈合受损。

    MicroRNA 是在细胞中键合到靶结构上的小基因片段,以这种方式防止某些蛋白质形成。由于它们在各种疾病的发生和表现中发挥关键作用,所以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所谓的阻止 microRNA 功能的抗体。然而,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可能导致整个身体的副作用,因为 microRNA 可以在各种器官中执行不同的功能。歌德大学法兰克福的研究人员现在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由德国法兰克福大分子复合物卓越研究组织的 Alex Heckel 教授和 Stefanie Dimmeler 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发了可以通过使用特定波长的光在有限的局部区域内非常有效地激活的抗氧化物质。为此,将抗氧化剂锁定在光敏分子笼中,一旦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就会分解。

    作为测试这些新型抗菌药物治疗效果的手段,研究人员选择了 microRNA-92a 作为目标结构。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患有慢性创伤的糖尿病患者身上。他们将光敏笼中的抗体注入小鼠的皮肤,然后借助于光将治疗剂释放到组织中。这些研究小组一起证明了对 microRNA-92a 的有效激活能帮助伤口愈合。

  • 原文来源:http://news.bioon.com/article/6704101.html
相关报告
  • 《日本研究者发现肠道细菌新靶点》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陈方
    • 发布时间:2019-05-09
    • 日本大阪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阐明了致病性大肠杆菌如何附着在宿主肠上皮细胞上。研究表示,细菌表面的IV型菌毛不足以粘附肠上皮细胞,大肠杆菌分泌的蛋白质也是必需的。这种附着机制可能是许多肠道病原体(如霍乱弧菌)的共同特征,提供了针对这些细菌的新的治疗靶点。该研究发表在2018年7月10日的《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居民和旅行者腹泻的主要原因。据报道,每年因ETEC引起死亡的人数约30万~50万人。ETEC的有效疫苗尚未开发,因此感染ETEC的患者只能接受抗生素治疗。然而,多重耐药细菌的出现已成为一个社会难题,全球都在积极寻求新的治疗方法。 对宿主肠上皮的粘附是人类ETEC感染的必要步骤。IV型菌毛被认为对细菌附着非常重要,但其详细的粘附机制尚不清楚。本次研究利用X射线晶体学,发现大肠杆菌利用分泌蛋白充当分子桥,链接细菌表面上的IV型菌毛和人肠上皮细胞。因此,针对分泌蛋白的抗体可以有效抑制大肠杆菌的附着。而这种附着可能是许多表达IV型菌毛的肠道病原体的共同特征,因此该研究提供了此类细菌病原体治疗的新靶点。开发防止与细菌附着有关的蛋白质结合的抗粘连剂,可以将致病菌从体内冲洗而不会破坏它们,避免了产生耐药细菌的风险。该研究有望提供一种新型治疗方法,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
  • 《美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淋巴系统在脱发和伤口愈合中起关键作用》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生命健康领域集成服务门户
    • 编译者:赵若春
    • 发布时间:2019-11-25
    • 11月5日,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科学家发现,淋巴管毛细血管会在毛囊干细胞生态位周围形成紧密网络,通过响应干细胞分泌的分子来控制周围环境中液体和细胞的成分,并最终同步整个组织的再生。该研究首次揭示了淋巴系统在脱发和伤口愈合中起关键作用,有望为淋巴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治疗靶点,如伤口愈合缺陷和脱发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