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药辅助H7N9候选疫苗》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政策信息
  • 编译者: 严舒
  • 发布时间:2014-10-08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国立变态反应与传染病研究所(NIAID)赞助的临床试验中发现,H7N9试验性疫苗在59%的志愿者身上产生了效果,这些志愿者接种了两针最低剂量的佐药辅助的试验疫苗。没有佐药辅助的疫苗,无论注射剂量如何,都无法产生足够的免疫反应。

    二期临床试验招募了700名健康的、年龄在19至64的志愿者,分别参与四组由NIAID负责的疫苗治疗评价单元。临床试验由美国亚特兰大的埃默里大学牵头,结果刊登在本期的美国医学会杂志上。

    H7N9甲型禽流感病毒首例病人在2013年在中国被发现。大部分被感染的人与接触家禽有关,而病毒本身在鸟类身上不致病,但在人体上会引起严重的疾病。67%的感染者需要入院治疗。截止2014年9月4日,WHO报告确诊病例452例,死亡人数166人。

相关报告
  • 《不同剂量有或无AS03和MF59佐剂的单价H7N9流感疫苗对免疫应答的影响:一项随机临床试验》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防治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15-11-19
    • 中国2013年首次报道发生严重人类禽流感A(H7N9)病毒感染。单独给药的血凝素H7是弱的免疫原,需要对带佐剂H7N9疫苗进行评价。研究人员评价了包括有佐剂和佐剂配方和AS03-和含MF59-制剂灭活H7N9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2013年9月至2013年11月在美国5个中心开展了登记了980位19至64岁成年人的双盲临床II期试验,安全性随访于2015年1月完成。干预组在第0天及21天给予带有3.75微克、7.5微克、15微克和45微克标称剂量血凝素的H7N9疫苗,同时带有或不带有AS03或MF59佐剂。血凝抑制抗体(HIA)达到的比例在第二次接种后21天为40或更高的效价。第一次接种后12个月内出现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7天接种后出现症状和体征。大多数的参与者被要求两剂疫苗以诱导可检测抗体滴度。给予2剂含有15血凝素微克的不含佐剂H7N9制剂后HIA滴度达到40或更高比例的为2%(95%CI,0%-7%,N = 94),用AS03佐剂为84%(95%CI,76%-91%,N = 96),或与MF59佐剂为57%(95%CI,47%-68%,N = 92 )(AS03和MF59的时间表比较P <.001)。两个AS03-和MF59佐剂制剂时间表交替导致了较低的几何平均滴度(GMT水平)(41.5 [95%CI,31.7-54.4]; N = 92)和(58.??6 [95%CI,44.3-77.6]。 N = 96),高于2 AS03佐剂配方诱导组(N = 96)(103.4 [95%CI,78.7-135.9]; P <0.001),但几何平均滴度较2剂MF59佐剂制剂组(N = 94)高的(29.0 [95%CI,22.4-37.6]; P <0.001)。研究表明AS03和MF59佐剂增强2剂灭活H7N9流感疫苗的免疫反应,以AS03佐剂制剂诱导最高的效价。使用的流感疫苗配方佐剂混合在现场2佐剂这项研究提供了可能有用的信息。
  • 《病毒诱导的发病机制,疫苗开发和人类新型H7N9禽流感A病毒的诊断:系统性文献综述。》

    • 来源专题:实验室生物安全
    • 编译者:苑晓梅
    • 发布时间:2019-05-13
    • H7N9禽流感病毒(AIV)于2013年在中国引起人类感染。 系统发育分析表明,H7N9 AIV是一种具有大流行潜力的新型重配株。 我们对病毒诱导的发病机制,疫苗开发和人类H7N9 AIV感染的诊断进行了系统评价。 我们遵循PRISMA指南并搜索PubMed,Web of Science和Google Scholar,以确定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发表的相关文章。发病机理数据表明H7N9 AIV属于低致病性禽流感,其在禽类物种中大部分无症状; 然而,H7N9诱导人类的高死亡率。 最近报道了由家禽中检测到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散发性人类感染。 H7N9对金刚烷和奥司他韦耐药的AIV通过快速诱导进行性急性社区获得性肺炎,多器官功能障碍和细胞因子失调而引起严重的人类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