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疗靶点:恢复线粒体功能》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 杜慧
  • 发布时间:2015-04-17
  • 线粒体功能障碍是癌症治疗耐药性的主要原因,而氧化磷酸化缺乏是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热休克蛋白(HSPs)和外源性试剂如二氯乙酸盐可以恢复癌细胞线粒体的呼吸及其他生理功能。恢复功能的线粒体可以导致对抗癌药物耐药的癌细胞凋亡。本篇文章讨论了导致癌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原因及恢复功能的线粒体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相关报告
  • 《常见病理的治疗靶点:线粒体》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8-11-09
    • 尽管线粒体治疗法的发展主要集中在由线粒体DNA突变或编译线粒体蛋白突变引起的疾病,但同时,人们也发现线粒体功能障碍会导致多种常见疾病,包括神经变性、代谢疾病、 心力衰竭、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原虫感染。 因此,线粒体成为这些高度流行疾病的重要药物靶标。多种旨在治疗恢复线粒体功能的医疗策略已被开发,更有少数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 本综述讨论了针对常见病理学进一步开发线粒体药理学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将药物和大分子传递至线粒体:癌症治疗的新方法》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6-11-02
    • 线粒体是产生生命必须能量和执行细胞死亡通路中的重要细胞器。针对线粒体的靶向药物和大分子可能是癌症治疗中诱导细胞死亡的有效手段。本篇文章概述了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及它与癌症的关系,重要的是,将讨论线粒体传递的不同方法。也讨论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此外,还讨论了线粒体靶向的药物和大分子的未来前景。线粒体是目前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领域,这将为癌症治疗提供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