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2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院姜长涛教授团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院士团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庞艳莉团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明华团队以及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贾彦兴团队合作,在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Gut symbionts alleviate MASH through a secondary bile acid biosynthetic pathway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构建了基于点击化学富集策略结合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的次级胆汁酸挖掘体系,发现肠道菌群对胆汁酸的全新修饰类型—3-酰基化修饰,并在菌群、小鼠、人群三个维度系统地检测了7种3-酰基化胆汁酸的丰度及流行率。通过分离培养建构肠道菌株库及大规模筛选,研究团队发现单形拟杆菌(Bacteroides uniformis)是3-琥珀酰胆酸(3-sucCA)主要产生者。进一步,通过基于活性的蛋白追踪纯化策略,研究团队挖掘出3-sucCA的合成酶——“BAS-suc”。最后,临床队列提示3-sucCA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进程呈显著的负相关性。研究团队深入解析了3-sucCA对MASH进程的改善作用与分子机制,发现其通过菌群重塑—促进益生菌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的生长,改善肠屏障损伤,降低慢性低水平炎症,从而逆转小鼠的MASH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