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本研究收集100年来分离自全世界的239株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的基因组开展分析,发现36株(15.06%)携带bon毒力合成基因簇,来自亚洲、欧洲和美洲的玉米、水稻、土壤和病人样品,说明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对239株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的核心基因组和泛基因组分析发现,该种的泛基因组处于“开放”状态,也即该种易获得外源基因。对该种基因组成进行分析发现,bon基因簇的12个基因均属于“Shell”基因区,这说明bon基因簇是在较近时间外源获得。对239个基因组的核心基因构建基因组系统进化树发现,携带bon基因簇的基因组聚集成3簇。分析22个bon基因簇的基因组环境发现,bon基因簇及其上游区域较为保守,但下游区域的遗传多态性很强,因此推测bon基因簇上下游序列是插入热点区,并在多个bon基因簇下游发现了转座酶基因,推测产毒株可能经过了较为复杂的遗传事件获得了米酵菌酸产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