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纶科技正式供货Google 加速国产替代》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7-28
  • 7月20日,伴随着与Google谷歌公司合作的稳步推进,深圳市新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纶科技)为Google智能家居Nest智能温控器提供镜面彩色的防爆膜正式稳定量产交货。据悉,此次合作中,新纶科技是谷歌指定的供应商,也是目前国内生产此类产品第一个符合Google供应商资格条件的企业,此次订单的正式批量供应是新型功能性材料领域国产替代进口的重要标志事件之一。

    正式批量供应Google产品 攻克国外关键技术封锁

    新纶科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产品很早就应用在Apple苹果智能音箱产品,这一次又顺利导入Google谷歌重量级客户。此次订单总量达1500万台,属于行业龙头订单之一;且后期与谷歌智能家居的合作开发也在深入探讨进行中。重量级客户的导入对新纶科技的行业影响力提升显著,也为中国电子功能材料升级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标杆示范作用,更为国内新材料行业的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攻克国外关键技术封锁注入一剂强心剂。

    有业内人士透露,Google公司从并购NEST开始重点发力智能家居,Google智能家居Nest此前参与的供应商是美国3M、日本NISSHA等知名厂商,新纶科技能成功脱颖而出,除了有与国外品牌相同的稳定性能表现外,更是由于新纶定制化加工工艺,解决了困扰客户产品研发的外观硬伤问题,产品外观更均匀细腻。优质的客户体验应该是Google主动让新纶科技在2019年10月份参与竞争并获得认可的主要原因。

    国产替代趋势显现 核心竞争优势受认可

    据了解,新材料具有知识与技术密集度高、更新换代快等特点,行业发展面临一定困境。作为行业头部企业,新纶科技主动探路先行,敏锐洞察市场变化,承担起研发与量产的重要作用。目前,研发与技术储备已成为新纶科技的坚持支撑,其在光电显示功能材料和高性能新能源材料等多领域已形成了国内先进的研发能力。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与知名终端客户的密切合作,新纶科技的量产产品、新产品开发在市场上认可度高。目前,仅在消费电子材料领域,新纶科技直接服务的终端客户包括MAGA(MS、Apple、Google、Amazon)、小米、OPPO、VIVO等国内外品牌客户。

    未来,伴随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提升,供应链国产化需求显著加强,新纶科技的发展将具备更大的想象空间。市场分析认为,新纶科技经过18年沉淀,已在研发、产业布局、销售网络、客户覆盖、人才储备等方面形成了综合竞争优势,2019年更是主动剥离超净产品业务和高性能纤维业务,高度聚焦新材料行业。后续,在“内生”与“外延”双轮驱动下,新纶科技强化自主创新、做好自身项目的同时,择机吸收产业链上的先进技术、优质项目,逐步实现涵盖上下游的全产业链的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将可拓展更多客户资源,继续扩大销售规模并保持头部企业优势。

相关报告
  • 《新能源催动电网投资加速,特高压将迎国产替代投资机遇》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9-11
    • 9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下称“方案”)。方案为电力装备行业营收增长立目标,提出的主要目标:发挥电力装备行业带动作用,同时考虑目标可实现性,通过实施一系列工作举措,稳定电力装备行业增长,力争2023~2024年电力装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达9%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9%左右。 今年内,受国网投资超预期及需求推动,电力设备板块行情活跃。该板块集结了一批装备行业的专精特新公司,工作方案发布后,其对产业链发展的提振作用及其带来的投资机会引得市场关注。 新能源装机带动电网端资本开支 电力装备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基础,近年来在“十四五”相关规划、《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引领下,电力装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断加快。 方案提出了,为实现主要目标,主要有四大工作举措:强化重大工程引领、加快装备推广应用、继续开拓国际市场和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我国近几年的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装机规模稳居世界首位,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22年,水电机组总装机超4亿千瓦;风电、光伏并网装机合计超7.5亿千瓦,是2012年的90倍以上。 从需求侧来看,新增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大幅增加,加上正在安全有序发展的核电,以及新开工多条输变电工程,共同推动了国内装备需求旺盛,也对电力装备产业链提出了更高要求。 电力装备主要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氢能、储能、输电、配电及用电等10个领域发展。在某电力行业分析师看来,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装机规模提升,电网端的系统成本会更突出,由此未来电网系统的资本开支的增速,很可能会高于用电量增加的速度。 实际上,国网年内的投资动作也说明了当前电力系统需要加强投资。中国电力网数据显示,2023年国家电网预计加大投资,全年投资将超过5200亿元;国家电网2022年全年电网投资5094亿元,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 华明装备(002270.SZ)董事长肖毅认为,投资电网具备实际意义和技术进步需要存在。“国内传统电网设计用于火电等,新能源接入是不可逆的趋势,催生了改造传统电网。未来远距离输电以特高压为主,相对急迫的是特高压的全产业链国产替代。”肖毅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大背景之下,电力装备的研发、制造还将快速发展。清洁能源化、终端电气化的两化将是长时期的行业趋势,也是对电力系统发展的挑战,包括如何针对持续增长的用电量,进行相应设施的建设扩充,以及大量光伏、风电等高波动的新能源的发展,将给电网环节带来大的系统成本。”上述分析师对记者说。 头部企业加速“走出去”,特高压或诞生投资机会 方案也指出,电力装备虽然需求旺盛,但从短期看,下半年行业营收增速存在回落压力,“走出去”环境还存在不确定性;从长期看,仍然存在关键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电力装备行业持续增长。要推动电力装备锻长板、补短板,研究制订风电、核电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利用相关机制推动核电装备关键零部件攻关,依托相关专项统筹推进特高压换流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等项目研发,继续支持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核心零部件。 据肖毅介绍,特高压换流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是我国特高压产业链中最后一项关键技术壁垒,他说:“该产品处于高端装备制造业,在这个领域,国内产品被国外市场接纳有着苛刻严格的要求,国内首台(套)试用将推进国产替代进程。” 特高压的国产替代,是以线路上正式运行为评判标准,备用项目不作数,肖毅说:“从制造业角度,进口的很多也是首台(套),实际上,国内的首台(套)相比进口考核严格得多,有更多试验和鉴定。陇东—山东特高压直流工程,是发改委能源部牵头的国产化示范项目,目标是全线正式运行使用全部国产化设备。受全球新能源装机不断提速影响,北美和欧洲的电网改造需求迅速增长。在此背景下,很多海外客户只能选择有生产能力和产能的中国制造企业,对国内公司是个好的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电力行业头部公司的产品正在加速“走出去”。许继电气2023年初以来签订了智利AMI系统及智能电表二期等国际项目;联合意大利合作伙伴中标意大利电力公司中压计量项目。华明装备上半年的海外产品营业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166.28%,直接加间接出口销售规模已经接近去年全年水平,都源自欧洲等海外整体非常旺盛的需求。 Wind数据显示,电力(长江)成份板块共计82只股,2023年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8696.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783.63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中位数为6.3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中位数为24.63%,盈利能力表现凸出。 具体到特高压成份股板块,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均值近15%,业绩利好推动下,龙头企业华明装备、国电南瑞、平高电气、国电南自都录得不俗的股价涨幅。 分析认为,在电网投资加速与大量新能源装机的背景下,更多的特高压需求出现,相关投资机会值得重视。 “我国风电、光伏、水电等新能源电源分布远离负荷中心,此前部分项目曾由于输出通道配套滞后,就地消纳能力有限而造成弃电。考虑未来北部、西北部大规模风电,西部和北部超大规模光伏电站等在未来将仍保持快速的发展节奏,新能源电力的外送仍是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十四五’期间国特高压大力发展,国网交流规划庞大,全产业链打通最后一环技术壁垒后,对国产需求的带动作用值得期待。”前述分析师补充说。
  • 《英伟达被反垄断调查 国产替代迎来新机遇》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2-25
    • 英伟达,这家在全球芯片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巨头,正面临来自中国市场监管总局的反垄断调查。据市场监管总局微信公众号“市说新语”消息,英伟达因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及相关公告,已被立案调查。这一消息导致英伟达市值一夜之间蒸发了6400亿元人民币。英伟达在全球数据中心图形处理器(GPU)市场拥有绝对垄断地位,据富国银行数据显示,其2023年的市场份额高达98%。同时,英伟达在中国市场也拥有重要地位,其2024年前三季度在中国市场(含香港)的营收达到115.7亿美元,占其总收入的12.7%。 此次反垄断调查可能与英伟达在GPU、网络芯片等领域的统治地位有关,其技术和规模优势可能对其他企业产生了排除、限制竞争的效果。此外,由于美国出台了新的芯片法案,英伟达可能为了合规而无法在国内销售相关产品,这也可能成为被调查的原因之一。 英伟达此番被调查,涉及的是其5年前一起收购案。市场监管总局审查认为,英伟达收购迈络思这项交易,对全球和中国GPU加速器、专用网络互联设备和高速以太网适配器市场,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尽管该交易在2020年4月16日最终落地,但市场监管总局附加了限制性条件以减少对竞争的不利影响。 英伟达正面临来自全球多国监管机构的反垄断调查。法国、欧盟和美国都在对英伟达进行调查,主要关注其是否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及是否在合同中将其GPU与网络设备等其他产品捆绑销售。此外,英伟达还曾一度传出因美国出口管制措施将停止向中国市场供货的消息,虽然随后英伟达中国辟谣,但股价仍呈现下跌。 对于英伟达来说,此次反垄断调查无疑将对其业务产生影响,但可能并不致命。英伟达可能需要通过拆分产品、业务等举措来应对调查。同时,英伟达在中低端芯片的份额可能会逐渐被国内企业切分,其主要市场仍为欧美发达国家。然而,中国市场的丢失将限制其进一步发展和扩张,并可能塑造潜在的竞争对手。 对于中国芯片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利好消息。它不仅为中低端芯片领域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时间,还为国内产业进一步向高端芯片领域扩展提供了可能。中国AI产业正在探索系统化的解决方案,突破单卡算力瓶颈,提供可持续的算力解决方案。虽然国产AI芯片的单卡算力与英伟达高端芯片存在一定差距,但AI计算走向集群化是大势所趋,这给国产算力中心的系统化方案带来了契机。然而,要挑战英伟达的行业地位,还需要国内企业在研发投入、技术以及专利上取得领先。